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人體CD4+T淋巴細胞減少為特征的進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繼發各種機會性感染、惡性腫瘤和中樞神經係統病變的綜合性疾患。目前,艾滋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自上世紀80年代首例艾滋病(AIDS)發現以來,很多研究者們就發現幾乎所有AIDS患者均有不同類型和程度的口腔黏膜病變,就此,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口腔設備材料展覽會暨技術交流會(SINO-DENTAL 2012)來臨之際,醫學論壇網記者采訪了首都醫科大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以人體CD4+T淋巴細胞減少為特征的進行性免疫功能缺陷,繼發各種機會性感染、惡性腫瘤和中樞神經係統病變的綜合性疾患。目前,艾滋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自上世紀80年代首例艾滋病(AIDS)發現以來,很多研究者們就發現幾乎所有AIDS患者均有不同類型和程度的口腔黏膜病變,就此,在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口腔設備材料展覽會暨技術交流會(SINO-DENTAL 2012)來臨之際,醫學論壇網記者采訪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院長孫正教授,以下為采訪內容。
醫學論壇網:請您談一下艾滋病在我國的發病情況?
孫正教授:2008年4月——2009年9月,我們進行了全國艾滋病疫情調查,調查對象人口學特點為年輕人(平均年齡28歲),未婚者占70%以上,多為北京市戶籍(占55%以上)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75%以上,約46%常通過互聯網尋找性伴侶。主要結果顯示,全國61城市,18101人,HIV感染者4.9%,其中,西南地區的貴陽、重慶、昆明、成都感染率超過10%;華東感染率在7%左右;華南沿海和東北部分城市感染率4-5%。專題調查表明,異性性傳播中商業性行為占47.6%;50歲及以上年齡組報告病例中異性傳播占84.4%。
醫學論壇網:那麼,艾滋病有如此高的發病率,目前如何更好的診斷艾滋病?應該注意什麼?
孫正教授:我們要首先分辨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定義,前者指感染HIV後尚未發展到艾滋病階段的患者,而艾滋病病人是感染HIV後發展到艾滋病階段的患者。
艾滋病包括以下臨床分期:
原發感染期:初次感染至抗體陽轉期,CD4+ T淋巴細胞一過性降低或正常。
II 亞臨床期:ⅡA:CD4+ ≥350cells/mm3;
ⅡB:CD4+ <350cells/mm3,但≥200 cells/mm3。
III 臨床期(艾滋病期):CD4+ <200/mm3。
HIV/AIDS的診斷原則是以實驗室檢測為依據,結合臨床表現和參考流行病學資料綜合進行。包括流行病學史,患者是否有性病或有性病史,不安全性生活史(包括同性和異性性接觸),共用注射器吸毒史,醫源性感染史,職業暴露史,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配偶或性伴患病情況,以及患者是否為HIV感染母親所生子女等。
HIV感染患者的血清檢查根據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檢測方法:血清陽轉,指在初次感染HIV後,機體血清中的HIV抗體由陰性轉為陽性的過程。
窗口期,指從HIV侵入機體到血清HIV抗體轉為陽性的時間,在窗口期內檢測不出HIV抗體。一般指感染後3個月內的這段時間。
HIV抗體篩查試驗,是一類為初步了解機體血液或體液中有無HIV抗體的檢測方法,檢測得出HIV抗體陽性或陰性的結果。常用的檢測方法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免疫凝集試驗、金標免疫紙條層析或斑點滲濾試驗等方法。
HIV抗體確證試驗:是一種確定患者血液或體液中有無HIV抗體的檢測方法,可做出HIV抗體陽性、陰性或不確定的診斷。常用的試驗有免疫印跡法。
醫學論壇網:與艾滋病相關的口腔黏膜疾病有哪些?
孫正教授:第一類與HIV感染密切相關的口腔病變包括白色念珠菌,毛狀白斑,牙周病:牙齦線形紅斑——壞死性(潰瘍性),牙齦炎——壞死性(潰瘍性),牙周炎-壞死性;卡波濟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第二類與HIV感染有關的口腔病變包括非特異性潰瘍,涎腺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毒感染(EB病毒除外,包括單純皰疹病毒、人類乳頭狀瘤病毒、帶狀皰疹病毒)。
第三類可見於HIV感染的口腔病變包括細菌感染,上皮樣血管瘤病,藥物反應,其他真菌感染,神經病變,其他病毒感染。
1)白色念珠菌感染為HIV感染者中最常見之口腔損害。90%以上HIV感染者在疾病不同階段可出現假膜型或萎縮型白色念珠菌感染或白念菌口角炎。損害最多見於齶部,牙齦部白念菌損害最具特異性,因此部位損害僅見於HIV感染者。
2)約30%HIV感染者在病程中出現口腔毛狀白斑。損害多見於雙側舌側緣黏膜,可延伸至舌背部或舌腹部黏膜。損害呈白色皺紙隆起,不可擦去。
3)卡波濟肉瘤已成為HIV感染者中常見的腫瘤。腫瘤可發生於皮膚及口腔黏膜。口腔中,齶部為最好發部位,次為牙齦。腫瘤呈深紅色或紫紅色的結節或斑塊,指壓不褪色,其周圍可有黃褐色瘀斑。
醫學論壇網:如何治療艾滋病相關口腔黏膜疾病?
孫正教授: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局部治療包括製黴菌素塗抹,一日3次,全身用藥可口服氟康唑50-100mg/d,連用7天。其他真菌感染以伊曲康唑治療為主。
口腔毛狀黏膜白斑感染一般不需要治療,可用無環鳥苷800mg每日5次。14天一個療程。
卡波濟肉瘤:對快速進展和/或播散性黏膜皮膚疾病,或腫瘤已經損害了重要髒器的功能,化療可較快減緩腫瘤生長,挽救生命。口腔或舌部較大範圍的疼痛的潰瘍性損害,影響進食的可進行化療。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