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存在著許多生物共生的例子,人的身上也有許多小生物和我們住在一起。最近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則特別針對住在人臉上的小夥伴提出了3項有趣的發現:
地球上存在著許多生物共生的例子,人的身上也有許多小生物和我們住在一起。我們的身體就像是一座移動城堡,為微生物、蕈類以及其他動物提供生活的空間。事實上,你並非唯一在使用你的臉的生物,這話聽起來有些詭異,不過就在看文章的當下,你鼻子附近至少就有兩種以上的蟎生活著!
對這些小生物,目前科學家的了解仍十分有限。像是哺乳類身上常可以發現蠕形蟎(Demodex),這類小型的蛛形綱生物普遍存在於除鴨嘴獸外的所有哺乳動物身上。一隻哺乳動物身上會有超過一種以上的生物,例如一些老鼠的臉部就住著四種蟎。這些蟎與老鼠維持著良好的共生關係,一旦這種共生的平衡被打破,蟎就有可能讓老鼠患上疥癬或其他皮膚疾病。
最近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則特別針對住在人臉上的小夥伴提出了3項有趣的發現:
每個人身上都有蟎
第一項重要的發現,就是每個人身上都住著蟎!這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有點意外,畢竟我們並不常親眼“看”到這些小家夥在我們臉上跑來跑去。過去傳統的采樣方法(用顯微鏡找)認為隻有12~25%的成人臉上有蟎;而在這次研究中,科學家們拋棄了顯微鏡,直接在臉上試圖搜集蟎的DNA。結果顯示,每位參與實驗的成人臉上,都可以檢驗出蟎的DNA,表示蟎確實出現在每個人的臉上。
蟎,你從哪裏來
當知道了人臉上有蟎,第一個會想到的問題就是:它們從哪裏來?研究發現,人臉上普遍存在的兩種蟎:毛囊蠕形蟎(Demodex f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蟎(Demodex brevis)。然而,它們在基因上的關係並不是很接近,這說明這兩種蟎應該是從不同的途徑接觸人體的。其中,皮脂蠕形蟎的基因與狗身上的蟎較接近,這或許意味著,人類有可能是從最好的動物朋友身上意外得到了這些小生物。
毛囊蠕形蟎,上圖為雄性,下圖為雌性。圖片來源:delusionalinsects.com
皮脂蠕形蟎。圖片來源:aramel.free.fr
聽蟎給你講,那過去的故事
由於蟎類與人類共生的曆史十分久遠,所以它們甚至可能幫助我們了解人類走出非洲之後的遷移路線。這個想法的可行性目前已得到初步驗證——科學家們分析了全球不同地區人臉上的皮脂蠕形蟎的DNA,結果發現來自中國的蟎確實與美國的蟎有普遍的不同。由於東亞和歐美的人類遷移分歧大約可以追溯到4萬年前,所以這個結果意味著人臉上的蟎也隨著人類遷移的分歧而有所改變。未來,我們有可能透過調查人身上的蟎,來對人類遷移的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皮脂蠕形蟎,美國人與中國人臉上的毛囊蠕形蟎的DNA則沒有顯著差異。這是因為在居住環境上,皮脂蠕形蟎生活在毛孔深處,不容易與其他人臉上的同類互相串門兒;而毛囊蠕形蟎則生活在毛孔較淺的地方,容易透過人與人的交流而互相交換,足跡遍布世界各地。
這個研究提出了許多對於人臉上蟎類的觀察,同時更丟出了更多未來可以研究的題目,畢竟過去,我們太缺少對這些與我們共處小生物的認識了。不論從生活上或是演化上來說,它們或許都可以說是人類最忠誠的夥伴呢!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