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北京市海澱區體育學科帶頭人兼區體育教研員,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總務主任白雪生是教投擲出身的。CBA名將劉力銘就曾在指點孩子打籃球時表示,籃球的精髓是團隊精神,同樣地,參加集體性的體育鍛煉也能鍛煉這種團隊精神。
獨生子女之憂:越來越多的“不敢練”和孤僻的性格
似乎整個社會都在縱容這一代獨生子女的“宅”。
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與對分數的重視相對的,都是對體育鍛煉的漠視。
教育投入在增加,體育的空間卻在被持續擠壓中。北京市豐台區的一名體育教師向記者抱怨,體育老師既是超人,又是學校最不重要的人。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樣樣都要會,還要現學現教太極拳、跆拳道、民族舞、瑜伽,甚至要幫學校編課間操。課多的體育老師一周要上20多節課,還得帶課間操、冬季長跑和課外活動。
師資有限,場地也有限,體育課的質量尚且不能保證,體育活動也隨之流於形式。一個羽毛球場上,6個學生一起打,有的學生連球都碰不到,老師也分身乏術。
學校對體育缺乏應有的重視,家長則更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北京市昌平區的一名中學體育教師說,周末本來是學校籃球隊訓練的時間,但大多數家長以上輔導班為由,拒絕讓孩子參加訓練。在他看來,中國人普遍太過於急功近利了,對待孩子的教育也不例外。“因為考試分數是眼前利益,而學生體質的問題,要過十年、二十年才能顯現出來。”
正是在家長和學校的博弈中,學生的校內體育鍛煉就打了折扣,遑論課外的自發鍛煉。
身為北京市海澱區體育學科帶頭人兼區體育教研員,北京大學附屬小學總務主任白雪生是教投擲出身的。從教幾十年的他,可以清晰地畫出投擲球類變化的軌跡:最開始是壘球,由於個兒大、質量重,改為投沙包;沙包比較輕,容易砸到別的孩子腦袋上,又改成扔海綿包;最後改成如今扔的實心球。
“越練越輕,孩子的體質能不差嗎?”在白雪生的印象裏,十年前他教的學生,冬季長跑都能跑下來;現在的孩子堅持跑一半就能得到表揚了。十年前每周兩節體育課,課間操15~25分鍾;現在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每周4節體育課,課間操則每天至少25分鍾,“量上去了,質卻沒有提高。”白雪生不止一次地對記者表示擔憂,小時候不敢跳“山羊”,長大了更不敢跳了。
為什麼學校和體育老師都越來越放不開手腳?一個重要的誘因就是家長與學校在校園體育安全隱患方麵的衝突。
白雪生遇到過這樣一個情況,體育老師在學生投擲實心球之前讓學生做準備活動,一名學生並沒有按照老師的指令來熱身,在投擲過程中把腰閃了,且傷勢不輕。這就很難判斷責任是屬校方還是學生自身。白雪生說,如果屬於學校責任的安全事故,做起來已經是“保金錢容易,保名譽難”,而在那些難以判斷責任方的安全事故麵前,校方就更加被動。
因此,即便是有意外傷害校方責任保險這樣一項由學校埋單的公益保險,並未改變體育老師“謹慎”的教學:該撤的鐵餅還是得撤,上課從來不用的雙杠則繼續不用。
一名小學體育教師記得,曾有一個學生受傷,他給學生擦了一點碘酒消毒,沒想到學生家長來學校大鬧,說這樣會給孩子的皮膚留下色素沉澱。從此以後,學校的醫務室再也不敢幫學生處理傷口。
“孩子在體育運動時很容易出現受傷的情況,萬一發生事故,學校真就吃不了兜著走了。”另一位中學教師如是說。他擔心學校因此而幹脆不開展體育活動,從而利用這段時間變相給孩子補習文化課。
因為怕出安全問題,學校的體育課從大球到小球“越練越輕”,課外時間則索性將孩子都關在教室裏,不讓出門,用諱疾忌醫的方式來規避風險。甚至有校長說出了“寧可讓學生坐死,也不讓學生跑死”的驚人言論,對體育的漠視走向極端。
對於獨生子女廣受指摘的“自私”、“不懂事兒”的問題,似乎也能從體育中找到答案。
CBA名將劉力銘就曾在指點孩子打籃球時表示,籃球的精髓是團隊精神,同樣地,參加集體性的體育鍛煉也能鍛煉這種團隊精神。劉力銘說,在絕大多數家庭中,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受到家長的關愛很多,但卻缺乏奉獻精神和團隊精神。通過籃球訓練,孩子能和團隊一起承受輸贏來培養自己的責任感,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
體育培養的不僅是團隊精神,還有克服困難的意誌和探索精神。兩句俗語已經佐證了這一邏輯,一是勝敗乃兵家常事,世上沒有常勝將軍,堅持就是勝利;另一句則是,體育就是沒有硝煙的戰爭。
一位體育老師告訴記者,賽場上勝負難料,一切充滿變數,因此,在他們眼中,體育比賽是最會誕生奇跡的,不到最後關頭,絕不可以輕易放棄。
北京的一位中學生則感覺到,在運動中,自己不僅鍛煉了身體,更鍛煉了心理素質,從而能夠正確地麵對成敗得失。“領先、落後,成功、失敗,是體育的兩對孿生子。我們不必為一時的成敗而論英雄,不能太過專注於結果,過程更加重要。經得起風風雨雨的曆練,經得起成敗得失的考驗,才會有一個穩健的心態。”他說。
在西方國家,家長常常鼓勵孩子去拚搏、去流血、去麵對失敗,體育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大多數學生將體育視為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強健體魄的同時,也在感受快樂,鍛煉意誌。而反觀中國父母,往往是孩子一受傷就心疼得大呼小叫,培養出害怕競爭、畏手畏腳的“食草男”,也就並不奇怪。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