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上班族工作壓力日益增加,許多病也隨之而至,高血壓、心髒病甚至癌症都存在年輕化的趨勢。近日,由馬薩諸塞州總醫院(MGH)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SSMS)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在人類中首次確定了大腦內應激敏感區域的活性與隨後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間的關聯。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The Lancet雜誌上,揭示了應激敏感結構——杏仁核通過提高免疫係統活性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率。
隨著生活節奏日益加快,上班族工作壓力日益增加,許多病也隨之而至,高血壓、心髒病甚至癌症都存在年輕化的趨勢。近日,由馬薩諸塞州總醫院(MGH)和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SSMS)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在人類中首次確定了大腦內應激敏感區域的活性與隨後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之間的關聯。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The Lancet雜誌上,揭示了應激敏感結構——杏仁核通過提高免疫係統活性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率。
本文的主要作者Ahmed Tawakol說,“雖然壓力和心髒病之間的聯係早已確立,但是調節這種風險的機製還尚未理解。動物研究表明,壓力激活骨髓產生白細胞,導致動脈炎症,這項研究表明人類也存在類似的通路,此外,這項研究首次在動物模型和人類中確認了將壓力與心血管疾病風險聯係起來的腦區。
本文還進行了兩項補充性研究。第一項研究分析了約300例有PET / CT腦成像的患者的成像和和醫療記錄數據,主要用於癌症篩查,通過使用一種名為FDG的放射性藥物,既可測量腦內區域活性也能夠反映動脈炎症。該研究中的所有參與者在成像時沒有活躍的癌症或心血管疾病,並且在成像後的兩至五年內其醫療記錄中至少三次額外的臨床訪問信息。第二項研招募了13名具有創傷後應激障礙病史的個體,對他們當前感知的應激水平進行評估,並接受FDG-PET掃描以測量杏仁核活性和動脈炎症。
在較大的縱向研究的參與者中,22例在隨訪期間發生了心血管事件,如心髒病發作,中風或心絞痛發作;並且杏仁核之前的活性水平強烈預測了隨後的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在控製傳統心血管危險因素以及在成像時控製無症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存在之後,該關聯仍然顯著存在。當研究人員使用更嚴格的心血管事件定義——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時,這種關聯變得更加密切。
杏仁體活性也與發病時間相關,其活性越高心血管事件發生越早,同時,更高的杏仁核活性也與骨髓和脾髒中形成血細胞的組織的活性升高及動脈炎症增加密切相關。在規模較小的研究中,參與者的當前壓力水平與杏仁核活性及動脈炎症強烈相關。
共同資深作者Zahi A. Fayad博士說:“這項開創性的研究通過闡明杏仁核靜息代謝活動(應激標誌物)和隨後的心血管事件之間的聯係,提供了更多的心腦連接的證據。同時,我們還發現杏仁核活性與增加相關知覺壓力和血管炎症及造血活性相關。
Tawakol補充說:“這些發現提示了減少由壓力引起的心血管風險的潛在方法。如果心血管高風險人群有較大的心理壓力,那麼建議他們考慮采用減壓方法是十分合理的。但是,目前仍然需要大量試驗來證實應激減少確實能夠改善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杏仁核-骨髓-動脈軸的藥物幹預或許能夠為治療心血管疾病提供新機會。同時,應激增加與其他疾病如癌症和炎症性疾病,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牛皮癬也密切相關。因此評估應激幹預是否能在這些疾病中產生療效也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資料:
Study first to connect stress-associated brain activity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Relation between resting amygdalar activ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longitudinal and cohort study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