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做手術的時候,麻醉醫生‘打一針就走’,病人睡著了就沒事了。很多人甚至不把麻醉醫生當醫生,而是叫‘麻醉師’,認為最多算是一個技師。”
“病人做手術的時候,麻醉醫生‘打一針就走’,病人睡著了就沒事了。很多人甚至不把麻醉醫生當醫生,而是叫‘麻醉師’,認為最多算是一個技師。”
日前,第一屆“中國麻醉周”在解放軍總醫院舉辦義診活動,中國醫師協會麻醉醫師分會侯任會長、解放軍總醫院麻醉手術中心主任米衛東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老百姓對麻醉有著很多誤解。
米衛東認為,麻醉醫生在手術中的作用就像開飛機,從手術前的準備,到術中維持患者正常生命體征,再到病人清醒後的監護,與飛機起飛、飛行、降落的過程非常類似。
“手術期間病人可能什麼感覺都沒有,但其實中間經曆了很多看不到的‘驚濤駭浪’,表麵上是睡著了,但手術造成的創傷人體的五髒六腑都能感知到。”他說,“所以,麻醉醫生最重要的工作遠不止打那一針,而是要讓病人能夠耐受這樣的大創傷,並在手術後能好好地活下去。”
而隨著麻醉學科的發展以及公眾對醫療舒適性安全性要求的提高,麻醉科的工作範圍已經逐漸從外科手術的麻醉拓展到包括胃腸鏡、放射介入手術、超聲介入治療、分娩、膀胱鏡、關節鏡等在內的多種有創檢查、無痛舒適化醫療,以及對各種慢性疼痛的診療上。
然而,目前中國社會對麻醉學的認知程度仍比較低,這也導致了我國高質量麻醉醫學人才嚴重匱乏。
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麻醉醫學從業人員約為八萬人左右,而美國則有十萬人。對比中美兩國巨大的人口差異,使得中國各醫院的麻醉醫生成為勞動強度最大的“工種”之一。
米衛東粗略測算過,即使在解放軍總醫院這樣麻醉科發展比較完備的醫院,麻醉醫生平均每人每天的工作時間也超過了10~12小時,現有麻醉醫生數量難以滿足臨床需求。
但現在,圍術期醫學概念的提出為麻醉學未來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
“因麻醉本身造成的死亡率現在已經不到二十萬分之一,但手術後因各種並發症造成的死亡率卻提高了千倍、萬倍。”米衛東指出,現在手術後對病人的管理主要還是由外科醫生完成,但外科醫生主要專注於局部病變,對整個人體係統的管理則缺乏相應經驗。
在他看來,這一工作的主力可以由麻醉醫生來完成,圍術期醫學是麻醉學未來的發展方向。他呼籲公眾更多地了解麻醉學科的發展,對麻醉醫生在保證圍術期患者安全,改善患者預後方麵做出的貢獻有更深的認識。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