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管理

突破信息“壁壘” 醫院間信息資源共享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衛生質量管理雜誌 日期:2017-05-03
導讀

          區域內協同醫療網絡服務體係是以醫療信息以及健康數據為中心,以區域內各級醫療服務機構、醫療服務保障機構、醫療服務監管機構為基礎,突破人力、物力、財力以及網絡信息壁壘,最終實現信息與資源共享。

        區域內協同醫療網絡服務體係是以醫療信息以及健康數據為中心,以區域內各級醫療服務機構、醫療服務保障機構、醫療服務監管機構為基礎,突破人力、物力、財力以及網絡信息壁壘,最終實現信息與資源共享。

        醫療信息以及健康數據主要包括電子病曆、醫學影像資料、圖文視頻資料等;區域內各級醫療服務機構主要涉及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婦幼保健院以及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等,醫療服務保障機構主要涉及醫保機構和健康信息管理服務機構等,醫療服務監管機構主要包括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政府部門等。

        通過政策導向以及行政幹預,協調醫療服務機構與醫療服務保障機構關係,消除信息封閉與資源限定壁壘,成為此體係的有效支持。

        區域內協同醫療網絡服務體係是為區域內醫療服務的協作提供信息的平台,區域協同醫療信息係統是適應醫療衛生事業需求的產物,其內涵和功能決定了該係統必須是一個大規模的計算機網絡,是多個子網絡係統互聯的集成式係統。

        區域協同醫療信息係統的核心技術就是信息集成。區域內協同醫療服務的內容主要包括:(1)醫療服務協同是有效提供醫療服務的關鍵,包括人力、物力等資源的共享,農村與城市之間、社區與醫院之間的雙向轉診,遠程醫療的普及等;(2)醫療保障服務的提供,包括健康信息采集,個人健康檔案管理,網絡預約掛號等;(3)協同醫療網絡服務體係的監督,主要包括信息安全,醫療網絡體係完善,醫療服務質量考核與反饋等。

        醫院集團化經營即各級醫療機構揚長避短,通過鬆散協作、連鎖經營和資產重組等方式進行集團化管理,產生更為廣泛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尤其在物資方麵,集團化經營更有力地加強了醫療設備的共用和藥品的聯合供應,以此降低了醫療成本。

        集團化主要經過3個階段,分別是中心依賴模式、鬆散協作模式以及兼並與加盟模式。中心依賴模式的關鍵在於核心醫院輻射與規範化標準的建立。而鬆散協作模式則通過集團化各方相互協調,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使各方邊際效益達到最大化。由於產權問題阻礙著集團化的深度發展,故醫療服務機構可以采取所有權與經營權適度分離協調的原則,通過共享醫療資源設備,加大醫務人員流動,適當引入社會資本等方式協調分配醫療資源,利用規模效應提升區域內醫療資源的相互吸收與利用效率。

        分級診療與雙向診療模式是指綜合性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之間按照疾病的輕重緩急對病人進行轉診。大型醫院主要承擔疑難雜症、危重病的診療和科研工作,社區醫院則負擔基層醫療應有的預防、保健功能以及對常見病的治療。在進行轉診時,上級醫院的醫師應及時對病人醫囑進行調整,並對承擔轉院治療的社區醫生進行指導,提高社區醫生的診療水平。除實施分級診療外,針對住院醫師的規培製度也應得到進一步深化。

        作為我國全科醫生實踐的重要場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發展建設還需回歸到社區全科醫生核心功能的應有之義,即:賦予社區全科醫生第一線醫療服務功能,重視和強化基層醫療機構在地理上、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可及性服務,在垂直整合與橫向整合中的協調性服務,在醫生與患者之間人際關係上的連續性服務,融醫療、照護和預防保健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通過全科醫生向病人提供功能服務,促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係全麵“轉型升級”。

        患者承擔的醫藥費用包括醫生的技術勞務費用、藥品費用以及檢查服務費用等。透過一定項目的檢查互認,能夠簡化就醫環節,降低患者就診費用,是以病人為中心的一種體現。設立獨立的檢測中心,一定程度上可減少大醫院對先進醫療設備的誘導需求,不失為一種推動檢查互認的好做法。業內專家認為,在我國已經開始實行的醫院間互認檢查製,可視為成立醫療檢查中心的過渡形式。

        健康管理即對個人或群體的健康進行全麵檢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谘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幹預的全過程。我國健康管理起步較晚,且民眾有較高需求,但服務供給單一落後。健康管理分為4步:信息搜集,健康體檢,健康風險評估,健康幹預。

        目前的醫療體係是針對個體的疾病進行診治以及傳染病的防治和知識普及,從恢複公立醫院公益性和分級診療、醫藥分離等手段,提高醫療服務的近便性、可負擔性。由於醫療服務的特殊性,具有專業知識的醫生仍掌握主導權。因此,如何將健康管理的理念在區域內普及,由居民參與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況並逐步主導,由此緩解供不應求的醫療服務狀態,達到良性循環,是醫療衛生行業和健康產業的最終目的。

        綜上,區域內協同醫療網絡服務體係的建立,能夠在有效減少患者“尋診”行為的同時,實現醫療服務的連續性,提高預防保健意識。目前,這種區域性協同體係,已經在個別省市得到試點推行。將地域間特殊的地理信息、人口信息與此結合,形成從預防到治療分工明確的體係,才是對醫療資源最有效的分配。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