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癲癇學會(AES)年會上報告的一項對抗癲癇藥物的新服用者進行的大型隊列研究,與拉莫三嗪相比,三種常用的抗癲癇藥物——加巴噴丁、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與無菌性腦膜炎風險較高有關聯。
據美國癲癇學會(AES)年會上報告的一項對抗癲癇藥物的新服用者進行的大型隊列研究,與拉莫三嗪相比,三種常用的抗癲癇藥物——加巴噴丁、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與無菌性腦膜炎風險較高有關聯。
華盛頓Inovalon的Alexis Parente報告指出,盡管在2010年拉莫三嗪增加了一個有關無菌性腦膜炎風險的黑框警告,但這三種抗癲癇藥物(AEDs)的說明書中並沒有包括這樣的警告;這項回顧性研究的結果對權衡癲癇發作患者的治療選擇有著重要意義。
該研究隊列納入了來自一個大型全國代表性醫保報銷數據庫中年齡≥2歲的患者,其均於2006~2011年間開始服用AED,並在憑指定AED單藥治療處方抓藥前至少1年以獲得醫療和用藥好處為目的被連續募集到研究中且參加了Medicaid、Medicare及私人保險。他們在開始指定處方用藥前90天內未使用其他任何AED。在719,749名服用者中,其中包括60,011名兒童,加巴噴丁、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與拉莫三嗪相比,無菌性腦膜炎的危險比分別為1.80、10.22和2.65。在長達12個月的隨訪期間,兒童發生無菌性腦膜炎的中位時間短於成人(44天 vs.77天),服用左乙拉西坦的患者的中位發生時間短於服用拉莫三嗪治療者(分別為29.5天vs. 83天)。與拉莫三嗪相比,加巴噴丁與托吡酯之間在距發生無菌性腦膜炎的時間上無差異。
這些研究結果很重要,因為長期堅持依從AED治療是癲癇、精神障礙和疼痛治療成功的關鍵要素,理想的AED應該兼具高效性和長期耐受性兩大特質。盡管一些小型研究表明某些二代AED可能比拉莫三嗪更安全,但其相對風險仍不甚明了。
不良反應為治療失敗的首要原因,導致其中25%的患者治療終止,繼而引起生活質量下降,醫療費用增加。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