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醫學

Stroke: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選擇全身麻醉還是清醒鎮靜?

作者:楊中華 來源:腦血管病及重症文獻導讀 日期:2017-07-17
導讀

         血管內治療(EVT)聯合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已經被優於單獨靜脈溶栓治療。在EVT期間要求患者不能移動,通常需要一定的麻醉或鎮靜。全身麻醉聯合氣管插管能夠保護氣道,提供機械通氣,防止患者移動;清醒鎮靜能夠讓患者保持自主呼吸,可交流,血流動力學更加穩定。

        血管內治療(EVT)聯合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已經被優於單獨靜脈溶栓治療。在EVT期間要求患者不能移動,通常需要一定的麻醉或鎮靜。全身麻醉聯合氣管插管能夠保護氣道,提供機械通氣,防止患者移動;清醒鎮靜能夠讓患者保持自主呼吸,可交流,血流動力學更加穩定。

        麻醉技術是否影響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內治療的預後存在爭議。十七項回顧性研究都顯示清醒鎮靜的神經功能預後好於全身麻醉。不過,這些回顧性研究存在經驗性選擇偏倚,全身麻醉的患者往往NIHSS更高,後循環患者更多。

        為此,來自瑞典哥德堡大學的Pia Löwhagen Hendén等發起了單中心隨機對照的AnStroke試驗,他們嚴格把控圍手術期間血壓,采取正常通氣(normoventilation,譯者注:不理解這個詞什麼意思,自主呼吸?)。他們假設隻要能夠避免手術期間嚴重低血壓,麻醉技術就不會影響患者的神經功能預後。

        該研究共納入了90例接受血管內治療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隨機采用全身麻醉或清醒鎮靜。全身麻醉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誘導,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維持,以保證患者的正常通氣(normoventilation,譯者注:不理解這個詞什麼意思,自主呼吸?)。清醒鎮靜采用瑞芬太尼輸注。再通前所有患者的血壓目標皆為140 - 180 mmHg。

        結果發現,3個月時全麻組和清醒鎮靜組mRS<=2的比例分別為42.2%和40%(P = 1.0)。兩組以下情況皆沒有差異:手術中血壓降低、血糖、PaCO2、時間間隔,成功再通的程度(degree of successful recanalization),24h NIHSS,梗死體積和院內死亡。全麻組和清醒鎮靜組從到達神經介入手術室到動脈穿刺的時間分別為34和25min,從動脈穿刺到再通/手術結束的時間分別為55和74min;平均MAP分別91和95mmHg,最低MAP分別為68和77mmHg。

        最終作者認為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內治療期間采用全身麻醉和清醒鎮靜對卒中後3個月的預後沒有影響。

        文獻出處:

        Stroke. 2017 Jun;48(6):1601-1607. doi: 10.1161/STROKEAHA.117.016554.

        General Anesthesia Versus Conscious Sedation fo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e AnStroke Trial (Anesthesia During Stroke).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