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

寨卡病毒有了克星

作者:孫國根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7-07-26
導讀

         複旦大學基礎醫學院陸路、薑世勃研究團隊與複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團隊合作,經兩年(較短時間)艱辛攻關,終在抗寨卡病毒藥物研究中獲重要進展,他們設計的“多肽類病毒滅活劑”可有效殺滅寨卡病毒,阻止其感染孕鼠及其胎兒,該成果對研發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藥物有重大意義。

關鍵字:  寨卡病毒 | 克星 

        醫學論壇網訊(駐地記著 孫國根) 在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生物安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資助下,複旦大學基礎醫學院陸路、薑世勃研究團隊與複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團隊合作,經兩年(較短時間)艱辛攻關,終在抗寨卡病毒藥物研究中獲重要進展,他們設計的“多肽類病毒滅活劑”可有效殺滅寨卡病毒,阻止其感染孕鼠及其胎兒,該成果對研發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藥物有重大意義。7月26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引起世界醫學界關注。

        據悉,寨卡病毒是一種有包膜、蚊媒傳播的病毒, 1947年首次在烏幹達的恒河猴體內分離得到。2007年以前,該病毒隻零星感染人類,但2007年後人類出現爆發感染。 截止2017年3月,全球約80多個國家或部落報道了該病毒的感染。為此,世界衛生組織將南美地區發生的寨卡病毒“暴發式傳播”宣布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據薑世勃教授介紹,該病毒感染人類,通常隻引起低熱、斑丘疹、關節疼痛、結膜炎等症狀,但如感染孕婦,可能導致胎兒腦部先天性發育畸形,產生小頭症等;同時該病毒也是導致低熱、斑丘疹、關節疼的古蘭-巴雷綜合征誘發原因之一;已有實驗證明,該病毒如感染雄性小鼠,會導致其睾丸受損,甚至不育。然目前沒有可有效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疫苗或藥物,且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寨卡病毒的小分子藥物和抗體藥物,而比小分子藥物更安全,比抗體藥物成本更低的多肽類藥物是目前新興藥物的研究方向之一。

        兩年前,陸路、薑世勃研究團隊首先對寨卡病毒E蛋白的序列進行分析和研究,先成功地研發出了一種能夠滅活寨卡病毒的多肽候選藥物(Z2)。結果發現該多肽可與寨卡病毒的表麵蛋白結合,擾亂病毒表麵穩態,導致病毒表麵穿孔,病毒基因組釋放,最終使病毒失去感染活性;體外細胞模型及體內動物模型上的實驗結果顯示Z2多肽可較好地抑製寨卡病毒的感染。進一步研究發現,Z2多肽具有穿透胎盤屏障的能力,不僅能夠降低寨卡病毒感染孕鼠血清中的病毒滴度,還能顯著降低胎盤和胎兒寨卡病毒的感染率,阻止寨卡病毒的垂直傳播。此外,該多肽滅活劑對孕鼠及胎鼠均表現出較好的安全性,有望發展為可防治寨卡病毒感染的新型藥物,尤其適用於孕婦等寨卡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據悉,複旦大學基礎醫學院於玉鳳、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鄧永強和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鄒鵬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複旦大學陸路研究員、薑世勃教授及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秦成峰研究員是共同通訊作者。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