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

殘餘聽力是怎樣被人工耳蝸充分利用的

作者:伊文 來源:中國聽力在線 日期:2017-10-23
導讀

做不做耳蝸,很糾結 我們遇到過許多這樣的孩子,高頻很差,但低頻卻相對較好,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相信很多家長在看聽力圖時都會發現,聽力圖上連線時呈現出了一道滑坡,低頻可能隻有40或60分貝的聽力損失,而高頻卻已經超過100分貝了。 這樣的情況其實對家長來說是很糾結的,因為從聽力科技設備角度來說,助聽器補償低頻聽力比較好,耳蝸補償高頻聽力比較好。從低頻來說,助聽器可以補償,而高頻,卻可能是望塵莫及

關鍵字: 殘餘聽力

做不做耳蝸,很糾結

我們遇到過許多這樣的孩子,高頻很差,但低頻卻相對較好,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相信很多家長在看聽力圖時都會發現,聽力圖上連線時呈現出了一道滑坡,低頻可能隻有40或60分貝的聽力損失,而高頻卻已經超過100分貝了。

這樣的情況其實對家長來說是很糾結的,因為從聽力科技設備角度來說,助聽器補償低頻聽力比較好,耳蝸補償高頻聽力比較好。從低頻來說,助聽器可以補償,而高頻,卻可能是望塵莫及的了。

這種低頻好高頻差的聽力如果隻是單純戴助聽器,那麼高頻的聲音就會聽不完全;而如果單純地做了人工耳蝸,低頻的殘餘聽力就等於是放棄,無論哪種選擇,對孩子來說,都是不完整的聽力世界。

因為戴助聽器也能聽得到一些聲音,但是聽不完全,即使是這樣,一些家長也不願放棄殘餘聽力,在助聽器中,當高頻無法很好補償時,往往會采用移頻技術,將高頻聲音移頻至低頻,這種技術雖然讓使用者獲得了壓縮或調整過的高頻聲音信號,但卻始終無法獲得“完整、真實”的聲音。特別是有些孩子無法很好的從助聽器的移頻中獲益時,他們的言語發育就會受到影響。

家長們糾結的地方在於,孩子低頻有殘餘聽力,在低頻範圍可以被助聽器補償到,做耳蝸是不是等於放棄了低頻的殘餘聽力?

隨著人工耳蝸科學技術的發展,這一問題在聲電聯合刺激上得到了解決。早在20多年前,西方就發現人工耳蝸在低頻補償上的效果不如傳統助聽器。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在人工耳蝸電信號傳輸的同時接受傳統助聽器的氣導傳輸幹預。這一理念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熟。

那麼什麼是聲電聯合刺激EAS呢?

EAS是聲電聯合刺激的英文縮寫(ElectricAcausticcombinedStimulation,EAS)。簡單來說,就是在人工耳蝸的基礎上增加助聽器模塊,在耳蝸植入手術中保留殘餘低頻聽力,植入人工耳蝸後,讓耳蝸同時實現助聽器功能,高頻聲區域采用電刺激,低頻區仍用聲刺激,提高術後言語識別率及真實感。所以大家在圖上看到的聲電聯合刺激耳蝸除了擁有耳蝸的導線頭件外,還擁有助聽器的導聲管和耳模。這種功能具有可選擇性,可以根據不同聽力情況的人決定是否添加。

有些人可能覺得這不是太簡單了麼,不就是耳蝸外頭再加上一個助聽器麼。其實,在這種簡單的結構背後,是科研人員數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才換來的。我們知道,助聽器和耳蝸的刺激原理不同,一個靠聲信號傳輸,一個靠電信號傳輸,人的耳蝸同時感知兩種方式的傳輸能否適應是一個大問題。經過科研人員不懈的努力調試,將兩種設備結合,經過成百上千次試驗才形成了我們看到的那個樣子。人體的大腦極具可塑性,能夠通過訓練學習同時兩種信號的輸入與結合,而且年齡越小,效果越佳。近年來大量的國際文獻數據均已證明,聲電聯合技術是殘餘低頻聽力並伴有嚴重高頻聽損的聽障者理想的幹預方式。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