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

邵誌敏教授專訪:以患者為本,探索踐行乳腺癌診療的複旦腫瘤模式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17-11-20
導讀

          中國是乳腺癌大國,乳腺癌長期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一位。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努力,我國的乳腺癌整體診治能力逐步追趕國外先進水平。近期,《腫瘤瞭望》有幸邀請到我國乳腺癌學科領軍人物之一,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誌敏教授接受采訪。采訪當天正值邵教授手術日,在6台乳腺癌手術之後的短暫休息中,他跟我們分享了具有“複旦特色”的乳腺癌治療模式,並闡述了自己對待乳腺癌科研的態度。

關鍵字:  乳腺癌 

        有關乳腺癌的最早文字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時期。從古埃及人對乳腺癌的首次描述算起,幾千年來乳腺癌一直是籠罩女性健康的夢魘。大約在19世紀末,Halsted乳腺癌根治手術開創了乳腺癌現代治療的新局麵,隨後在現代醫學的推動下,乳腺癌治療走向多學科合作,早期篩查和精準治療的理念普及開來,不斷取得新的生存突破。

        中國是乳腺癌大國,乳腺癌長期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一位。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努力,我國的乳腺癌整體診治能力逐步追趕國外先進水平。近期,《腫瘤瞭望》有幸邀請到我國乳腺癌學科領軍人物之一,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邵誌敏教授接受采訪。采訪當天正值邵教授手術日,在6台乳腺癌手術之後的短暫休息中,他跟我們分享了具有“複旦特色”的乳腺癌治療模式,並闡述了自己對待乳腺癌科研的態度。

        《腫瘤瞭望》:非常感謝邵教授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病門診和病房之間的協同配合,在醫療資源配置與患者需求之間有很多探索。您能否為我們介紹一下乳腺中心的診療模式。

        邵誌敏教授:非常高興能與《腫瘤瞭望》進行一些分享。我們都知道,目前中國乳腺癌發病率、死亡率都在持續上升之中,防控形勢嚴峻。另一方麵,我們對乳腺癌的理解也在不斷深化,隨著早期診斷的發展以及診療手段的改進,與其他惡性實體腫瘤相比,乳腺癌的治療效果越來越好,患者的遠期生存率得到顯著提高。但是,乳腺癌作為惡性腫瘤的本質依然沒有變化,複發、轉移的傾向仍然沒有得到根除。雖然近幾十年乳腺癌的整體療效突飛猛進,但還是有約30%~40%的患者將發生複發或轉移。

        大概在10多年以前,乳腺癌患者一旦出現複發或轉移,少有人能達到5年生存。而在新藥和新技術的推動下,這些複發、轉移患者生存時間明顯延長,在得到有效治療後甚至有40%~50%的患者能實現五年生存。因此,不管是早期還是晚期,乳腺癌這樣的特點促使我們將其納入為慢性病範疇。從慢病管理的角度,患者需要長期藥物治療,而醫護人員則要對患者進行長期跟蹤和隨訪。

        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癌多學科團隊很早就開始了乳腺癌全程管理模式的探索,從發現病灶到確診並入院治療,再到出院後的輔助治療(化療、內分泌治療或靶向治療)以及後續隨訪,經過流程再造,我們在整個診療係統中建立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程管理。這種乳腺癌全程管理不僅包含院內的診斷和治療,更重要的是在社會和家庭中形成了用藥監測和長期隨訪的機製。

        這種全程管理並不是簡單地將幾個部門、幾個科室拚湊在一起,而是通過信息技術,改變原來低效的醫療運營模式,最大方便患者就診和治療。比如,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越來越多,2017年僅手術患者數量就可能超過5000例,還有連續每年積累的患者。如何更好地管理龐大的乳腺癌患者群體,優化“門診—病房—隨訪”體係勢在必行。

        我們做了很多摸索,簡化了門診流程,在微信平台搭建專門的配藥門診。對於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術後需要進行長期內分泌治療和隨訪,醫保規定隻能定期配藥,患者每次來來回回特別繁瑣,到院後還要排隊2~3個小時。而在微信平台上,患者預約1~2分鍾就能解決問題,減少了很多抱怨。

        同時,我們還設立了醫患之間的交流平台,患者有什麼問題可以通過平台谘詢,有專人在後台進行回答,比如對檢查結果的疑問,最近有什麼不適等等,需要就診可以立刻預約。在此過程中,我們可以得到患者的病情信息,也為評價臨床療效提供了第一手資料。當然,對於單個中心而言,患者的數量還是遠遠超出承受能力的,有時候為了提高門診效率,必然要在每個患者的就診時間上進行妥協。

        以我個人為例,一上午的門診預約能有170多位,為了醫療資源的公平隻能先關注患者最主要的臨床問題,然後盡量在患者身上多花一點時間。這些不得已而為之,反映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需要努力填補但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在乳腺癌全程管理方麵的探索依然在路上,我們希望通過摸索和創新,以患者為本,推出更多便民、利民、惠民的醫療舉措。

        《腫瘤瞭望》:作為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癌多學科綜合治療組首席專家,由您帶領建立了具有“複旦特色”的乳腺癌MDT團隊,您對組建這樣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有什麼樣的心得和體會?

        邵誌敏教授:如果將每個惡性腫瘤都作為單一的疾病,隻以本學科單一的知識來應對的話,顯示是不夠的,乳腺癌也是如此。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終身教授,我的老師沈鎮宙教授早些年曾做過一個調研,在對比我們醫院和其他綜合醫院乳腺癌患者生存數據的時候發現,我們的5年生存率高了10%。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但不可否認的是,複旦腫瘤外科、放化療、影像、病理等多學科團隊之間的配合功不可沒。

        早些年,綜合醫院中乳腺癌患者一般在普外科進行手術切除,外科醫生可能對內科治療理解不夠,術後化療或放療也不一定能跟上。所以在這種形勢下,我們深刻地意識到乳腺癌的診治需要多學科共同完成。2000年我回國以後,在沈鎮宙教授的支持下組建了乳腺外科,並最早建立了實體瘤多學科合作模式。當初的多學科合作其實很簡單,就是把與乳腺癌有關的學科召集起來,大家一起討論疑難病例,提出診療建議,突破單一學科的局限思維,使患者得到最合理的治療。從那時起,我們堅持這樣的MDT(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診療模式,通過不斷地實踐、拓展和深化,逐漸形成了具有“複旦特色”的乳腺癌MDT診療團隊。

        現在,惡性腫瘤MDT診療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不同醫療單位在模仿、學習、借鑒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自身所處環境的獨特性,不能照搬某一種模式。從全球來看,乳腺癌診治並沒有特定的標準,美國有美國的情況,歐洲有歐洲的特點,發達國家的“套路”並不一定適合中國的土壤。因此我一直強調,中國的醫院要摸索自己的MDT模式,切忌“好高騖遠”,適合自己運營的,對患者最有利的,才是最好的。

        反過來說,即使院內科室體係不完善,也不能輕易放棄MDT。比如某個醫院沒有專門的放療科,怎麼辦?難道MDT就不做嗎?顯然也不行。這時候可能需要現有科室在討論以後,推薦患者到有放療條件的中心去治療。所謂“模式”,就是供大家借鑒的,但如何落地,如何為我所用,還需要不斷實踐,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腫瘤瞭望》:作為複旦大學腫瘤研究所長、乳腺癌研究所所長,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您帶領的科研團隊人才濟濟、碩果累累。請問您所關注的乳腺癌科研領域有哪些?如何看待研究成果從基礎到臨床的轉化?

        邵誌敏教授:也許是因為過去的求學經曆,我比較重視乳腺癌的科研。在長期從事乳腺癌治療的工作當中,我們發現了很多現實的臨床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腫瘤複發轉移導致患者死亡,可能有90%以上的患者死因都是如此。所以從早些年出國一直到現在,我始終把乳腺癌的複發轉移作為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想要破解乳腺癌複發轉移“密碼”談何容易,我們可能發現了很多生物標誌物或生物指標,但推進臨床驗證工作真的非常困難,隻能一步一步來。另外,大家可以看到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取得了很多突破,特別是在HER2分型發現後,伴隨而生的抗HER2治療在過去10多年內迅猛發展,針對HER2靶點的藥物層出不窮。從最初的不幸到幸運,這一型乳腺癌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獲得治愈。

        當然,還有很多臨床難題需要攻克,比如三陰性乳腺癌,我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現太多非常有價值的靶點,治療上的突破很少。而對於Luminal型乳腺癌,遠期複發轉移一直困擾著我們,有些患者術後5年挺好,10年也還可以,但恰恰在第11年發生肺轉移、肝轉移等等問題,這說明乳腺癌領域還有很多的未知需要去探索。

        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癌研究所聚集了很多PI(主要研究者)從事乳腺癌的基礎研究工作,而臨床和基礎是分不開的,我們希望在臨床中發現問題,用基礎研究手段解決問題,最後再回歸到臨床為臨床服務。如果發表一篇文章,能夠將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2%~3%,我覺得這可能比發5篇或10篇文章的價值更大,我們的團隊也正在朝這個方向做更大的努力。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