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

基因組研究發現結腸癌發病機理

作者:佚名 來源:科技日報 日期:2017-12-21
導讀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基因組序列分析項目負責人中川英刀和兵庫縣醫科大學教授池內浩基的聯合研究小組,對炎症性腸疾病轉化結腸癌患者的全基因組進行解析,發現了結腸癌發病機理。該研究成果將於近日發表在美國《Oncotarget》科學雜誌上。

關鍵字:  結腸癌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基因組序列分析項目負責人中川英刀和兵庫縣醫科大學教授池內浩基的聯合研究小組,對炎症性腸疾病轉化結腸癌患者的全基因組進行解析,發現了結腸癌發病機理。該研究成果將於近日發表在美國《Oncotarget》科學雜誌上。

        在日本,潰瘍性大腸炎和克羅恩病等炎症性腸疾病患者近年來數量激增,目前有 20 多萬患者接受長期治療。而長期患有腸道慢性炎症,導致大腸癌發病風險極高。一旦患上大腸癌,就需接受大腸全部切除手術。常見的大腸癌發生機理已被詳細闡明,但結腸癌的發生機理尚未發現,需要對全基因組進行詳細研究。

        研究小組對 90 位炎症性腸疾病轉化為結腸癌患者的全基因組進行了詳細分析。通常在大腸癌中,APC 基因變異最多,60% 至 90% 出現 APC 基因變異。此次全基因組分析發現,結腸癌的 APC 基因變異僅為 15%,TP53 和 RNF43 基因變異分別為 66% 和 11%,這意味著結腸癌有與大腸癌不同的發病機理。特別是 RNF43 基因,其與 APC 基因一樣具有 Wnt 信號通路功能,在通常的大腸癌中變異較為少見,因此研究人員認為,該基因在炎症性腸疾病轉為癌症的發病過程中具有重要功能。研究還發現,RNF43 基因變異與炎症性腸疾病發病和嚴重程度正相關,而 APC 基因變異與炎症腸疾病發病和嚴重程度呈相反關係。結腸癌多呈現黏液癌等非典型病理症狀,在 RNF43 基因變異的結腸癌中,多具有黏液癌和低分化型的病理症狀傾向,而 APC 基因變異的結腸癌多具有典型大腸癌的高分化型病理傾向。

        該研究成果從全基因組視角解讀了結腸癌發病機理。結腸癌有與大腸癌不同的發病類型以及類似的發病類型,可根據變異基因進行分類。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