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

ASCO-GU 2018 | 寡轉移性前列腺癌的臨床處理

作者:佚名 來源:MedSci梅斯 日期:2018-02-14
導讀

          當地時間2月8~10日,2018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泌尿腫瘤研討會(ASCOGU)將於美國舊金山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將科研證據轉化為多學科照護(Translating Evidence to Multidisciplinary Care)”。

關鍵字:  前列腺癌 

        當地時間2月8~10日,2018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泌尿腫瘤研討會(ASCOGU)將於美國舊金山召開。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將科研證據轉化為多學科照護(Translating Evidence to Multidisciplinary Care)”。

        2018年ASCOGU研討會於當地時間2月8日在舊金山拉開帷幕,吸引了超過43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泌尿生殖腫瘤專家和基礎研究學者參與。與規模龐大的美國泌尿外科學會(AUA)年會和歐洲泌尿外科學會(EAU)年會不同,ASCOGU的所有主要議題均在同一個主會場完成,主題鮮明,緊張有序。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腎癌三大泌尿係統腫瘤幾乎占滿了本次論壇的全部日程。

        論壇首日的內容是關於前列腺癌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進展,寡轉移性前列腺癌(Oligo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的診療是本次論壇的討論熱點之一。所謂“寡轉移”是指腫瘤介於器官局限性疾病和廣泛轉移之間的一個特殊階段,對於前列腺癌來說通常指轉移灶的個數不多於5個(圖1)。

        PSMA PET/CT顯像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前列腺癌盆腔外轉移灶的檢出率明顯升高,這也使得我們更多地麵對寡轉移性前列腺癌的臨床處理問題(圖2)。針對轉移性腫瘤的治療通常包括對原發灶和轉移灶的處理。然而近年來關於腫瘤轉移機製的研究表明,除了早期來自原發灶的轉移外,轉移灶本身也可能成為進一步轉移的來源,因此單純針對原發灶的處理並不一定能達到減瘤的目的(圖3)。基於這一理論,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Felix Y.Feng教授提出寡轉移性前列腺癌處理的三個原則:①針對前列腺癌原發灶的局部治療;②基於淋巴結和轉移灶的治療;③係統性全身治療(圖4)。

        關於寡轉移性前列腺癌原發灶局部治療有5項臨床研究正在進行中,包括TRoMbone、g-RAMPP、SWOG 1982、HORRAD和STAMPEDE研究,主要治療方法為前列腺根治性切除術和根治性放療,現有資料表明針對原發灶的局部治療可使這類患者生存獲益。

        基於轉移灶的治療主要為立體定向放療(SBRT)和遠距離治療(EBRT)。包括STOMP、ORIOLE、CORE和GICOR在內的多項臨床研究表明,針對淋巴結或轉移灶的放療可以改善無生化複發生存(BRFS)和無進展生存(PFS)。係統性全身治療是在雄激素剝奪治療(ADT)的基礎上加用化療、阿比特龍等藥物,GETUG、RTOG和STAMPEDE等多項臨床研究表明係統性治療可能使寡轉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受益。然而腫瘤的異質性使得臨床表現相近的患者,即便接受相同的治療,其進展速度卻相去甚遠(圖5)。為避免治療延誤或過度治療,未來研究需要尋求更好的指標來判斷腫瘤及轉移灶的侵襲性。

        ASCOGU的特色之一是就每個爭議性問題請正反雙方專家分別進行論證。

        同樣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Mack Roach教授通過病例報告肯定了轉移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療的作用,他認為通過回顧性分析、隨機對照研究推論和借鑒其他腫瘤(如腎癌、乳腺癌)治療經驗可以肯定轉移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療的積極作用,並提出“沒有證據並不能證明沒有作用(Absence of proof is not proof of absence)”。

        而來自托馬斯傑斐遜大學的Adam Dicker教授則旗幟鮮明的地提出,在目前沒有一類證據的前提下,我們需要警惕各種治療帶來的毒副反應,前列腺癌轉移灶的生物學特性和轉移方式遠比我們所知的複雜,原發灶和轉移灶均可成為新的轉移來源。他隨後提出“We don’t know what we don’t know”,任何治療的出發點都應該是無損於患者為先。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