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是青少年男性的常見疾病,然而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時期的痤瘡病史可能會增加前列腺癌發生的風險。那麼這個研究是如何做的,其中機理又是怎樣的呢?
痤瘡是青少年男性的常見疾病,然而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時期的痤瘡病史可能會增加前列腺癌發生的風險。那麼這個研究是如何做的,其中機理又是怎樣的呢?
最近,一篇文獻指出炎症可能促進前列腺癌的發生。然而,對於目前導致前列腺炎症的致病機理尚不清楚。盡管研究者們發現,性傳播疾病與前列腺癌的發生有關,但我們並不認為前列腺癌發生大部分是由這些疾病所導致,因為在男性患病人群當中,前列腺癌合並有性傳播疾病的發生比例並不高。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對導致前列腺炎症的病因進行統計調查。
鑒於此,研究者科恩和其同事最近培養了痤瘡丙酸杆菌,這是一種緩慢生長的革蘭氏陽性菌,與痤瘡的發生有關,這些杆菌有三分之一來自一些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術的樣本中。研究者進一步發現,在痤瘡丙酸杆菌陽性的腫瘤標本之中,相比陰性的腫瘤標本更容易發現急慢性的炎症病灶,這使得研究者猜測痤瘡丙酸杆菌所導致的炎症可能有助於前列腺癌的發生。
為了證實這一猜想,Alexeyev 和其同事最近發現經過尿道前列腺切除術(TURP)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患者中,痤瘡丙酸杆菌患者的DNA和前列腺癌患者非顯著相關。在最近的一項前瞻性的關於痤瘡史和前列腺癌死亡率相關性研究中,也提示了陽性的結果,但在兩項的病例對照研究中並無該發現。因此,為了進一步研究痤瘡丙酸杆菌和前列腺癌關係的研究,研究者在嚴重痤瘡的人群中發起了前瞻隊列研究,評判標準為對使用四環素四年及以上的人群,通過隨訪發現其與前列腺癌發生之前的關係。
自從1948年四環素問市以來,早在1950年起就廣泛應用於嚴重痤瘡的治療。在接下來的數十年中,嚴重痤瘡的患者不斷使用四環素進行治療,其用藥的時間長度跨越了前瞻隊列研究中患者的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在四環素治療嚴重痤瘡的同時,其它的治療手段包括其它全身性的抗生素、含硫的局部製劑、間苯二酚或抗生素、飲食控製、X光或紫外光療法、冷凍治療、使用己烯雌酚、甲狀腺提取維生素,對於不太嚴重的痤瘡患者,則使用局部製劑、自然光療法、以及維生素A。
研究方法與結果
在1992年的隨訪問卷中,受訪者會被問及“是否因痤瘡或其它原因曾經至少2個月使用四環素進行治療?”以及“使用四環素治療的持續時間是多久?” 受試者前列腺癌的診斷信息,則是通過接下來每兩年一次的問卷和醫學診斷記錄獲知。
在1992年-2002年間,在34629名合格的受訪者中,一共有2147名診斷出了前列腺癌,使用四環素進行痤瘡治療4個月及以上的患者,比未使用的患者,其發生前列腺癌的幾率更高。當然,我們應該謹慎的看待這一結果,因為病例數相對較少,未對嚴重痤瘡的患者進行直接評估,且痤瘡的病因相對複雜,並非隻有痤瘡丙酸杆菌感染才會導致痤瘡發生。因此,接下來,還需增加生物學和流行病學的研究以證實,並闡明痤瘡丙酸杆菌在前列腺癌發生中發揮的作用。
研究結論
在這項針對美國男性的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中,通過調查問卷,研究者發現使用四環素進行痤瘡治療4年及以上的患者,其前列腺癌發生率較高。在調整了痤瘡和前列腺癌的相關因素以及與長期使用四環素的相關因素後,這種趨勢仍存在。
這一研究的發現和之前的兩項前瞻性研究的結果相似,其中一項研究,受訪者自訴的痤瘡病史和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呈正相關;另一項研究的研究者發現,受訪者樣本裏痤瘡丙酸杆菌DNA和前列腺癌發生呈非顯著正相關。然而,研究者的研究和兩項病例對照研究不同,第一點是這兩項病例對照研究發現痤瘡病史和前列腺癌發生呈現非顯著負相關,另外一個發現是前列腺癌發生和受訪者青少年中期的痤瘡病史無關。
對於本研究的陽性結果,一個可能的解釋是有嚴重痤瘡病史的男性對痤瘡丙酸杆菌存在普遍的免疫敏感性。盡管,大部分男孩都會被痤瘡丙酸杆菌感染,但隻有少部分會發展為嚴重的痤瘡。此外,這些有嚴重痤瘡病史人群的前列腺內,對痤瘡丙酸杆菌可能有更強的炎性免疫應答。持續低度的痤瘡丙酸杆菌介導的炎症,可能導致增生性炎性萎縮病變,而這些病變被認為是前列腺癌的前體病變,其所形成的微環境有助於前列腺癌的發展。雖然本研究中所有的受訪者都使用過抗炎和抗痤瘡丙酸杆菌的四環素,但因為之前尚未看到四環素用於其它非急性內髒感染的報道,比如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所以目前尚不清楚該藥物對前列腺內的低度痤瘡丙酸杆菌感染有何影響。
原始出處:
Siobhan Sutcliffe, et al.ACNE AND RISK OF PROSTATE CANCER.Int J Cancer. 2007 Dec 15; 121(12): 2688–2692.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