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乳腺癌診療技術的發展,乳腺癌的療效越來越好,實現治愈的患者數量越來越多,許多患者都能獲得長期生存。乳腺癌已經不是人們眼中的絕症,而是更像一種類似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慢性病,對於這種身份逐漸轉變的腫瘤來說,診療過程更需引入“全程管理”理念,醫療需覆蓋疾病診斷、治療、康複全過程,同時通過先進的診療技術,解決患者疾病以外的心理創傷修複,實現對於患者全程、全人、全方位的身心治療。
隨著乳腺癌診療技術的發展,乳腺癌的療效越來越好,實現治愈的患者數量越來越多,許多患者都能獲得長期生存。乳腺癌已經不是人們眼中的絕症,而是更像一種類似於心腦血管疾病的慢性病,對於這種身份逐漸轉變的腫瘤來說,診療過程更需引入“全程管理”理念,醫療需覆蓋疾病診斷、治療、康複全過程,同時通過先進的診療技術,解決患者疾病以外的心理創傷修複,實現對於患者全程、全人、全方位的身心治療。
早跑“一公裏” 跑出一線生機
早期乳腺癌患者手術後5年生存率超過90%以上,絕大部分患者可以說是實現了腫瘤治愈。那些被大家視為“不幸中萬幸”的乳腺癌患者,正是通過自己早跑“一公裏”的方式,“跑”出了生機,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乳腺癌的發病年齡有著兩個高峰,第一個出現在45-55歲之間,另一個出現在70-74歲之間。這兩個高峰就提示我們女性,到了這些年齡“關口”,自己要繃緊一根“健康弦”,40歲以上女性每年需定期做一次鉬靶檢查。有家族史和高危致病因素的女性可以提早5年進行早期篩查。臨床上,由於年輕女性乳腺腺體組織較為致密,用乳腺B超更能發現早期病變的信號。
隨著人們對於乳腺癌研究和認識的不斷深入,乳腺癌的發生既和雌激素暴露時間的長短和水平高低有關,也和某些基因諸如BRCA1和BRCA2的陽性與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人們在進行常規影像早期篩查中,也可以通過醫院乳腺癌遺傳谘詢門診,根據家族史的患病情況繪製家係圖,外加基因檢測等手段,來解釋和評估疾病的發生或再發風險率,提出個體化的乳腺癌早期篩查方案及合理化的幹預措施。
俗話說,“要想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乳腺癌要有好療效,全靠醫生治”,這句話可能就不十分準確了。發現早期乳腺癌,既要社會層麵的科普宣傳,也離不開每位女性健康意識的不斷增強。
做對“選擇題”減少心理創傷
乳腺癌作為一種常見病、多發病,醫療技術早已不是僅僅局限於“切除”這麼簡單。相反,保乳手術、乳房重建手術,都讓女性標誌獲得“保留”變成一種可能。在腫瘤醫院,依托乳腺癌多學科綜合診治團隊的平台,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已為數千名乳腺癌患者成功進行了保乳手術。這些患者無需切除乳房,通過保乳手術加上術後輔助放療,也能獲得與根治性手術相同的治療效果。臨床實踐證明,對於尚處於早期且符合相應條件的乳腺癌患者來說,保乳手術能取得與根治手術相同的效果。而不同的是,患者在術後的自信心和生活質量卻得以大大提高。
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也希望患者能夠理性認識保乳手術。並非切除有病變的乳房就是明智的選擇。這好比一個蘋果,它可能隻有一小部分變質了,我們隻需拿刀切除腐爛部分即可,其餘部分能夠被用來食用的。如果把這個蘋果直接扔了,同樣會讓人感到萬分可惜。
事實上,保乳手術也有其局限之處。諸如一些腫塊長在乳頭位置的乳腺癌患者就很難保乳,但乳房重建手術將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通常情況下,對於I、II、III期乳癌,患者全身狀況好,有乳房再造的要求,都可以進行乳房重建手術。手術並沒有特別大的年齡限製,隻要沒有特別嚴重的合並疾病,各種年齡段的病人都可以做乳房再造。目前,乳房重建技術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使用乳房假體,即矽膠、鹽水乳房假體及擴張器等,另一種則是用自體組織進行乳房重建。
乳腺癌的診療新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基於腫瘤根治及患者療效基礎上的一種技術革命。患者在醫師的指導下,應該勇於接受那些乳腺外科新技術,做對手術方式抉擇這道“選擇題”,切勿走入“根治了疾病,創傷了心理”的誤區,畢竟乳腺癌是一種可以獲得長期生存的腫瘤,我們在關注療效的同時更應關注患者作為一個全人在心理上的需求和滿足。
走好“康複一公裏”身心需要同治
乳腺癌中有一批患者需要接受內分泌治療,她們麵臨著多年服藥的問題。治療過程並非隻是停留在醫院層麵,患者康複和後續治療過程往往需要在家中度過。
治療康複“一公裏”更需要得到專家和醫護團隊的專業指導和心理舒緩。在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乳腺癌全程管理APP上,將傳統的乳腺癌防治的各個主體效能融合在一個手機平台上,通過為每位患者打造量身定製的健康護照,培養自我康複管理意識,具有積極作用。患者隻需通過一個拇指便能完成與醫院專家的“零距離”溝通,打破“康複一公裏”醫院與患者的空間距離。
同時,依托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妍康沙龍的病友互助團隊,患者在康複期不再是一個窩在家裏的“鴕鳥”,而是積極融入社會,逐漸完成從患者到康複者的身份轉變,以一種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麵對疾病,麵對生活,用一種“慢病管控”的理念,做好身體恢複的同時,建設好良好的心理狀態,在乳腺癌全程管理過程中,走好“康複一公裏”,以期獲得更長的生存期和更佳的生活質量。
邵誌敏(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