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泳時耳朵進水了怎麼辦?
每年到了遊泳季節,耳鼻喉科門診裏耳朵進水的病人也增加了,尤其是小朋友。不少人疑惑,耳朵進了水,要怎麼弄出來?要是水出不來,又該怎麼辦?且聽聽耳鼻喉科醫生細細為你解答。
單足跳躍法,外耳道“排水”的正確姿勢
外耳道進了水後,我們會感覺到耳朵一下子就“蒙住”了,聽別人說話聲音變小了,耳朵像塞著棉花一樣。如果外耳道通暢或者進水量少,通過咀嚼動作或是側頭單腳跳動作,可以將水排除。水流出來時由於溫差的原因,會覺得有溫熱的液體流出,頓時症狀完全緩解,效果立竿見影。
單足跳躍法:將頭歪向耳朵進水的一側,用力拉住耳垂,用同側腿單腳跳。但是有些時候進去的水卻不那麼容易流出來,因為外耳道並不是像真水桶一樣壁都是直的,它有個弧度,前麵向後凸,後麵向前凸,因此,在做上述“排水”動作時,配合將耳朵往後拉的動作,使“水桶”壁盡量直,提高“自主排水”的成功率。
出現以下五種情形,盡快到醫院
“當通過上述辦法無法將外耳道內的水排出,或水排出後耳部的不適症狀緩解不明顯時,需盡快到醫院就診。”李醫生提醒,“一些人可能由於本身結構的特點,或者耳部還有其他問題存在,不建議自行掏耳,容易損傷外耳道或鼓膜,適得其反。”
●外耳道狹窄
一些人天生外耳道狹窄或外耳道口狹小,水易進難出,這時可在耳鼻喉科醫生的幫助下將水吸除。一般不建議自行用棉簽去清理,容易出現挫傷外耳道,甚至戳破鼓膜的情況。
●耵聹栓塞
耵聹,也就是人們平時所說的“耳屎”。“耳屎”一遇水就會發脹膨大,導致耳痛、聽力下降、耳內堵塞感等症狀,自行掏耳可能將耵聹送進外耳道深部,加重不適,這時需要在耳鼻喉科醫生的協助下將耵聹清理。
●外耳道炎
有些人耳道內比較幹淨,但是進水之後還是覺得耳朵不舒服。因為外耳道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結構,隻有一個開口,進水之後,如果不及時清理,容易滋生細菌、黴菌,從而引發外耳道炎。
●有鼓膜穿孔或化膿性中耳炎病史
鼓膜是中耳的屏障,可以有效保護中耳不受外界致病微生物的侵襲。一些人以往得過鼓膜穿孔或化膿性中耳炎,遊泳進水後,容易汙染中耳,造成中耳反複感染,出現流膿等情況。因此,這類人群一般盡量避免遊泳,或者嚐試用專門的防水耳塞來預防進水。
●遊泳時有嗆水
我們的中耳和鼻子在鼻咽部(鼻子的後麵)有條管相連接,叫做“咽鼓管”。小朋友的這根管子比較短、平,遊泳嗆水後,較成人更容易出現進水,水會從鼻子或喉嚨通過這個 管子逆行進入到中耳裏麵,從而造成分泌性中耳炎,這時就要及時去醫院治療。
為什麼遊泳時耳朵會進水?
“耳朵進水,準確來說是指外耳道進水。”廣東省中醫院耳鼻喉科李凱醫師介紹道,“外耳道口就是平時大家看到的‘耳朵眼’,順著外耳道口進去,經過一段長約2.5厘米的外耳道,就到了外耳道的底部,也就是鼓膜。整個外耳道就像橫著放的桶,桶的底朝裏,口朝外,一般來說,由於耳道內有空氣,隻要不是經常側轉身或翻滾,進水量不會太大。但若在水中經常側轉身、翻滾,如同桶側著放入水中一樣,外耳道內就可能會有較多水進入了。”(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宋莉萍)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