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並不可怕,關鍵是早檢查、早幹預、早治療。我們關注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常見慢性疾病的篩查問題,提醒人們重視篩查,防止大病突發,把好疾病預防的第一關。編者
疾病並不可怕,關鍵是早檢查、早幹預、早治療。我們關注癌症、高血壓、糖尿病等重大疾病、常見慢性疾病的篩查問題,提醒人們重視篩查,防止大病突發,把好疾病預防的第一關。編者
前幾天,《北京中年抗擊晚期結腸癌手記》一文在朋友圈廣為傳播,一個丈夫在文中記錄了妻子抗癌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文章有1.4萬字,其中一段文字被東大夫單獨拎出來發在了微博上。
這段話強調,腫瘤篩查非常重要。“尤其是有消化道、乳腺腫瘤家族史的朋友,40歲以後一定要有主動體檢的意識,早發現都好治。”
東大夫是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道腫瘤內科專家、主任醫師張曉東。工作之餘,她一直在科普腫瘤的相關知識。她不斷呼籲:主動篩查,關愛自己和家人。
為什麼要做腫瘤篩查?哪些人需要做腫瘤篩查?在腫瘤篩查過程中遇到漏診、誤診情況怎麼辦?
篩查高發癌種更有意義
據資料顯示,人們在公元3000年前的木乃伊骨頭上發現了腫瘤存在的證據,甲骨文首次對“瘤”作了記載。
腫瘤篩查的曆史也並不短。“腫瘤篩查的曆史與腫瘤發生的曆史一樣久遠。隻是這些年,腫瘤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逐漸成為死亡的第一大因素,腫瘤篩查的重要性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首都醫科大學腫瘤學西係主任、北京世紀壇醫院胃腸外科主任、臨床營養科主任石漢平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腫瘤篩查最大的意義在於能夠早發現腫瘤、盡早治療,從而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石漢平說。據悉,腫瘤臨床期早期的平均治愈率在80%以上。
張曉東對此表示讚同。不久前,張曉東接觸過一個43歲男性患者,疑似早期肺癌,有吸煙史。“在他做完腫瘤篩查並確診後,我們立即啟動專家會診流程,然後決定進一步治療。幸好主動篩查,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大家對腫瘤的治療方法都比較熟悉,常用的方法有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腫瘤篩查也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各項血液檢查、B超、X光、肛門直腸指檢,以及婦科體檢中的巴氏塗片、乳腺鉬鈀攝片等都是常用的篩查腫瘤的方法。”張曉東說,不同的癌種對應著不同的篩查項目。比如胃癌就做胃鏡,腸癌就做腸鏡。
“需要明確的是,腫瘤篩查並非人人都需要做。”張曉東說,腫瘤篩查分為自然人群的篩查和高危人群的篩查。早篩的自然人群應集中在發病率高的年齡段人群,一般是指50歲以後。而高危人群是指有腫瘤家族史、之前得過腫瘤或存在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
“有家族史的人群尤其要重視腫瘤篩查,特別是家族中有人在50歲以前患有腫瘤、一人以上患有腫瘤或遺傳性疾病的,如家族性遺傳性息肉病。”石漢平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編碼,目前腫瘤的編碼從C00一直到D48。考慮到腫瘤的亞型,癌種的種類總數在200種以上。由於不同的腫瘤對應著不同的篩查方法,腫瘤篩查的項目因而十分繁雜。
專家建議,挑選發病率高、危害大的腫瘤進行早篩。“並不是所有腫瘤都要篩查。少見癌、惡性度太高或太低的腫瘤,篩查意義不大。通常,患者隻要篩查發病率排名前10位的癌種就行,如肺癌、乳腺癌、食管/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婦科腫瘤、膀胱癌、胰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張曉東說。
篩查是為了早發現早治療
不過,對普通家庭來講,腫瘤篩查或許有些“奢侈”。
張曉東說:“普通人群想要到正規部門去做腫瘤篩查,做單一的項目恐怕不夠全麵;做全套的體檢項目,如果沒有醫保,就意味著需要自費,花費不菲。而以體檢為盈利的機構當然希望大家篩查的項目越多越好。因而,大家可能不太願意做腫瘤篩查。”
除了價格考慮,還有一些人對腫瘤篩查的理解存在誤區。“有些人並不重視腫瘤篩查,寧願把1萬多塊錢花在名牌包包上而不是用來體檢。”張曉東說。
石漢平說,認為腫瘤篩查沒有用的人不在少數。“如果腫瘤篩查結果顯示身體沒毛病,不代表腫瘤篩查沒有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本身沒有腫瘤,也有可能是選擇腫瘤篩查的項目不對。選擇做什麼類型的腫瘤篩查,與性別、家族史等因素都有關係,需要針對性檢查。”
“還有人存在這樣的心理——花錢了必須篩出點兒毛病,要不然這錢就白花了……”張曉東強調,這樣的觀念十分不可取。腫瘤篩查是為了早發現腫瘤、早治療,或是發現風險因素,通過提前幹預避免腫瘤發生。
也有患者反映,眼花繚亂的腫瘤篩查項目,實際效果並不理想,甚至在腫瘤篩查過程中出現漏診、誤診、誇大或無病生癌的情況。
“醫療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漏診率,一般三甲醫院低級漏診率極低,有很多環節,層層把關。”張曉東說。
對此,石漢平建議,在腫瘤篩查之前,可以和醫生溝通,了解家族史、個人生活習慣、癌發的高危因素等,讓醫生推介具有針對性的篩查項目,避免誤診或漏診。
靠譜的篩查國內就能做
如何找到靠譜的腫瘤篩查呢?
據報道,近年來,湖南省公安部門查處了多起利用海外就醫虛構病情實施詐騙案件,其中有機構和中介公司聯合哄騙老年人去國外體檢,查出假腫瘤,給予假治療,騙取老年人錢財。
對此,張曉東十分無奈。“腫瘤篩查本身沒什麼高大上的,國內完全可以做。遇到做基因檢測篩查腫瘤,或者通過一滴血、一口痰就知道腫瘤的篩查項目,要保持警惕。”
張曉東直言,一些查體機構聘用的人員並不是專業的。加上為了經濟利益,他們就設計了一些看起來高大上的項目。
專家建議要找專業機構和專業醫生,去正規醫院做腫瘤體檢。比如做結腸癌的篩查。如果癌篩後看到息肉就會出現一係列需要醫生判斷的問題:息肉有多高風險?是否需要切除?什麼時候幹預?是否有遺傳傾向?跟患者有血親關係的人是否也要做篩查?再比如,體檢發現肺部結節,這個結節是良性還是惡性的?應該現在幹預還是先觀察?以後幹預會有什麼影響?
“這些都是專業的問題,需要查體醫生具備較為全麵的知識。”張曉東說,全科醫生的培養需要較長的周期。針對這個問題,石漢平表示,家庭醫生和基層醫生可以在提高腫瘤篩查覆蓋率和有效性方麵發揮作用。
張曉東希望國家能夠適當增加投入,增加高發癌種的篩查覆蓋率。“當然,最重要的是大家要關注自己的健康。”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