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這病為什麼要隔離?看完這個就懂了
最近,每天被刷屏最多的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消息了,隔離也成了一大“熱詞”。密切接觸過有武漢居住或旅行史的人,直接跟疑似或確診病人接觸過而沒有症狀的人,還有些隻是症狀輕微而達不到收治條件的人,都會被要求自己回家居家隔離觀察。
傳染病隔離的曆史
提及隔離,最早對傳染病一個很大作用的就是隔離!隔離檢疫製度的建立,這個最原始的雛形是在公元736年。是一個修道士創建了一所麻風病院,他來收容照顧麻風病人,這是最早的雛形了,就是說你得了麻風病,他就把他隔離起來。在這個以前,人們的概念是什麼呢?就是逃跑,那麼如果傳染很厲害的時候,一般人是不準逃跑,隻能關在裏邊死掉,但是好像能夠有效的辦法就是逃出去,那麼從這個以後就產生了一種思想,最主要是要把病人隔離在那裏。所以到11世紀麻風病再次流行的時候,那就普遍地用這種模式,把病人隔離起來。
那麼到了14世紀,那時黑死病,非常廣泛流行是很可怕的,流行的時候,人們也在這裏邊總結出辦法來,最早是1377年拉古薩共和國,大概在現在,相當於克羅地亞那個地方,那麼一個國家頒布了對海員的管理規則,規定如果你來自疫區的人員,必須在海港以外一定距離的小島要停留三十天,然後你才能進來。後來在意大利,譬如說威尼斯,它就定出來要十四天,其中有一個船隊它從疫區來,必須叫它在小島上呆十四天,你就是餓死,我也不管,那麼後來就是現在的海港檢疫製度。
那麼隔離起來以後,對裏邊的病人也要照顧,那麼這個照顧的人呢,當時就想起來,怎麼來避免自己得病,這是當時采取的一個措施,跟現在我們防SARS,大家電視上麵看隔離病房差的不太多了,你看,他也穿了一個長袍,隔離服,更有意思的是,他戴個麵具,這個麵具跟我們有點不太一樣,他的鼻子非常長,這個鼻子幹什麼呢?這裏邊放什麼東西呢?放的海綿,海綿把那個丁香、肉桂浸的醋,去泡滿了海綿,然後戴在裏邊,然後你呼吸的時候,就能防止這些不幹淨的東西吸進去,所以來防止它的傳染。
不光是在西方,在我們國家,也很早就有這個隔離的辦法,最早一次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在1910年滿清皇上還沒有消亡,還沒有推翻,這個時候在哈爾濱周圍發生一次大的鼠疫,大批的人員死亡,當時皇帝就發聖旨給一個從英國留學回來的,當時在天津的一位醫學專家叫伍連德,給他聖旨,派他到東北作為醫官去消滅鼠疫,而且授予他非常大的權利,他可以隔斷交通,可以隨便地隔離病人,還可以焚燒屍體,所以在那年大年初一,他就把裝死人的棺材,二十二堆,長一公裏,燒了幾天,把它全燒掉,當時在這種封建的時候,可以把這個屍體全部燒掉,因為當時發生鼠疫時,死了以後就埋,埋在地裏邊,這個老鼠就去鑽著吃,所以傳播更厲害,就必須燒掉,所以居然在這種時候,用四個月時間就全部消滅了,你看那個時候,他就有疑似病院,就是我們的疑似病人,他就可以隔離起來,還有專門臨時的消毒所,所以這個是非常有利的。
那麼由於隔離,一些病治好了,即使不知道它是什麼病原,是怎麼得病的?反正把病人隔離起來,不跟別的人接觸,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隔離是對抗傳染病最有效措施之一
傳染病暴發的核心就在於它的傳染性。如果一個患上傳染病的人不能傳播給超過一個人的話,這種疾病自己就會慢慢消失。因此哪怕不掌握能夠直接殺滅病毒的藥物或者預防病毒的疫苗,隻要能做到這一點——讓已經患病的人不能繼續傳播、讓還未患病的人不會被傳染——就可以有效防控這種疾病。
麵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現在還沒有有效的疫苗,所以要保護易感人群,隻能用切斷傳播路徑,用有效的隔離,來進行防控。
然而醫生最擔心的是病人發病了還遮遮掩掩、隱瞞、掩蓋,或者不及時到醫院救治。如果是從疫區回來,一定要及時彙報給醫生,千萬不要有隱瞞。隱瞞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會傳染給家人、同事和密切接觸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伏期是10—14天,即使是在潛伏期,沒有任何典型症狀的時候,也具備傳染性。如果居家隔離14天以上沒有症狀,還是可以消除隔離自由活動的。
隔離病房醫護人員被感染的很少 隻要做好防護,還是安全的
醫務人員直接接觸患者,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對於醫護人員的安危,大家也很關心。而真正在隔離病房搶救的醫務人員感染的很少,反而是在普通病房裏,沒有鑒別出來這個病人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樣感染的風險更大,可能有一個病人傳染多個人的情況。
普通病房裏的普通病人感染了肺炎,因為他不知道,所以防護沒做好,反而容易感染,所以戴口罩是個很好的防護。當然空氣流通,隔離病房,直接就用負壓病房,這樣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
所以醫護人員奔赴一線,一定要做好隔離防護,還是可以控製的,有的醫務人員的家人會不放心,這一點還是要告訴大家,隻要做好防護,還是安全的。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許多醫護人員主動請命參加戰鬥。TA們穿隔離服,戴著口罩,讓人致敬!而取下口罩的TA們,讓人淚目!
心疼!希望她們平平安安!
加油!一起打贏這場戰“疫”!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