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中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意味著什麼?我們日常的預防和防控措施又應該做怎樣的調整呢?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近日報道了美國首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診治經過。其中,除了一種可能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效的抗病毒藥物Remdesivir引起廣泛關注外,還有一條重要信息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在這位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到了新型冠狀病毒。無獨有偶,2月1日晚深圳三院的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在某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糞便中檢測到了病毒核酸,很有可能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的存在。
那麼,糞便中檢測到新型冠狀病毒意味著什麼?我們日常的預防和防控措施又應該做怎樣的調整呢?
作者介紹:曹瑋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主要擅長不明原因發熱及各種感染性疾病的診治。
審核專家:李太生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擅長發熱待查和各種感染性疾病的診治。
審核專家:範洪偉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擅長診治複雜、疑難的感染性疾病和發熱的鑒別診斷。
一、糞便存在病毒≠“糞-口”傳播
糞便中存在病毒或其他病原,是發生糞口傳播的必要條件,但並不意味著疾病一定能通過“糞-口”即消化道途徑傳播。病毒通過糞便甚至是尿液排泄,是病毒入血後長時間待在血裏可能存在的表現;尤其當病毒血症持續的時間越長,糞便或尿液能夠排泄病原的時間可能就越長。目前為止的觀察,新型冠狀病毒長久而症狀輕微的潛伏期、起病後的種種表現,均提示在其感染過程中可能存在顯著的病毒血症期。尤其當病人合並腹瀉等消化道症狀時,糞便中完全可以排出病毒。這一特點,在2003年SARS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中是非常明顯的特征。
不過,糞便中存在病毒還不能完全等同於疾病就可以通過“糞-口”傳播。就好比今天我們談起SARS,並不會把“糞-口”傳播作為它的主要傳播方式。
這是為什麼呢?
“糞-口”傳播是許多消化道傳染病的經典傳播方式,包括傷寒、霍亂、痢疾、甲型肝炎、戊型肝炎等。指的是被病人排泄物中的病原汙染的食物或飲水,沒有經過合適的消毒處理而被其他人攝入致病的方式。
所以“糞-口”傳播的病原一定是吃進去的
。比如,大家經常聽說的諾如病毒,這就是一種非常明確“糞-口”傳播的病毒。
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可以通過攝入被汙染的食物或水導致發病的。
所以傾向於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冠狀病毒類似,可以通過糞便排毒,但並不是以“糞-口”作為主要傳播形式的。糞便排泄後進一步的傳播方式依然是通過一定條件下形成氣溶膠或接觸傳播的形式進行的。
當然,由於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認識還在早期,隨著診治中患者特點和病情發展規律的進一步揭示,還有可能會不斷發現新型冠狀病毒的更多傳播特點。
二、自我防護有什麼調整?
手衛生!手衛生!手衛生!
重要的事情再說三遍!
個人防護的總體原則並沒有改變,但排泄物中可能存在病毒,要求我們每個人都更加關注手衛生。因為很多帶著風險的病原,都是由我們自己的雙手在不知不覺中送到我們的口鼻麵前的。
除了飯前便後要洗手等基礎的手衛生要求外,在接觸了所有的公共物品後都需要洗手或使用免洗消毒液(使用免洗的前提是沒有可見汙物)。
嚴格地遵循洗手步驟,每次洗夠兩首“生日快樂歌”的長度,是疫情期間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對自己的起碼要求。
飲食方麵與日常生活相比並沒有更多需要調整的地方,喝開水,食物充分加工,備餐前做好手衛生。
對於使用公共衛生間不需要有太多顧慮。糞便中即使有病毒,也主要是通過接觸實現傳播的。通風和排水良好的公共衛生間內幾乎沒有可能形成空氣傳播的條件。目前情況下,絕大部分人進出公共衛生間都佩戴著口罩,風險可以忽略不計。
三、家中有病人時,居家隔離有什麼環境要求?
對於有症狀需要居家隔離的人群,或者是已經明確診斷的人群,戴口罩,勤洗手,開窗通風依然是最重要的三條原則。但如果家中已有病人,需要更加認真細致的環境管理。
病人的各種排泄物或分泌物都有可能會傳播病毒,除了大家普遍知道的飛沫、痰液等,還需要注意糞便、尿液和嘔吐物。
有條件時最好能使用消毒片劑(如市場可以買到的84消毒片劑)混合作用2小時後再排入下水道。使用抽水馬桶衝水時需蓋上馬桶蓋,同時盡量避免倒水衝洗馬桶的行為。不論何時,處理完病人的排泄物或嘔吐物,需要立即洗手。
衛生間需要保持通風,檢查並盡量保證下水道為貯水、防臭、防反流的排水口。
洗澡後及時通風,避免在洗澡時使用排風扇,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衛生間裏抽吸形成氣溶膠。
此外,病人居住的房間更應該保證通風,避免使用加濕器進行空氣濕化。如果房間裏使用分體空調需要定期進行清潔和消毒。現在這個季節裏,沒有供暖的地區,推薦使用沒有排風送風的電暖器進行取暖。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