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保障武漢和湖北的重點醫療物資供應是首要任務。
當前,重點醫療物資供應是否充足?各地糧油蔬菜等生活物資的供應如何?物價會不會大幅波動?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製3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回應社會關切。
醫療物資供應“緊平衡”
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保障武漢和湖北的重點醫療物資供應是首要任務。不少人關心,前線的醫療物資是否存在嚴重不足。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醫療物資供應正在複工複產,目前屬於“緊平衡”的狀態。
截至2月2日24時,總共協調國內生產企業,累計向湖北發送醫用防護服15.45萬件,運抵13.12萬件;N95口罩發貨13.36萬隻,運抵13萬隻;全自動紅外監測儀已經發貨82台,運抵62台。特別是在醫用防護服、護目鏡等醫療物資上,作為國家醫用物資的重要生產基地,湖北的產能已經恢複。
“醫用防護服、N95口罩仍然處於‘緊平衡’的狀態。”田玉龍說,目前核酸檢測試劑產能已經恢複。到1月21日,盡管產能隻恢複了60%—70%,但日產量已經達到了77.3萬人份,相當於疑似患病者的40倍。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表示,這兩天協調到的資源是前一段提供資源的2倍以上。目前各地正全力以赴增產擴能。以醫用N95口罩為例,到2月2日晚,已經按1倍以上的規模組織產能,準備原料,啟動了增產增供。“不少企業擔心將來會不會產能過剩,我們明確,疫情過後富餘的產量,政府將進行收儲。隻要符合標準,企業可以開足馬力組織生產。”
以超常態化需求來組織生活物資供應
“全國絕大多數生活物資,特別是食品供應是有保障的。”連維良說。
局部地區存在的短時間供應緊張問題,主要還是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過程中,給物流增加了一定困難,有些地方存在蔬菜到達終端市場不及時的情況,這些問題正在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
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強調,各地麵對疫情發展,不得隨意叫停、關閉菜市場等經營場所。下一步,首先是進一步增加供給。比如,協調山東、江蘇、安徽、湖南、廣西等蔬菜產地,加強與湖北供需對接,現有蔬菜庫存近6萬噸,可持續向武漢市場每天供應約8000噸。增加米麵油肉鹽的供應,協調重點速凍食品生產企業加大供應力度。
“增供應,就是要超過常態化的需求來組織供應,寧可增加庫存,寧可備而不用或者備而少用,也要堅決防止出現短缺。”連維良說。
為了保障各類支援湖北的物資順利進入,並有效減少交叉感染風險,交通運輸部門利用5個既有的物流園區,建立進鄂應急物資道路運輸中轉服務站,實現運輸車輛快卸快返。對運輸醫療物資、生活必需品,優先保障運力,對相關車輛“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優先通行。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表示,正依法嚴厲打擊涉疫情的市場違法行為。截至2月1日,全係統共立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413件。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取決於防控進展和成效
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餐飲、旅遊等本應火爆的假日消費遇冷。連維良介紹,從目前情況看,疫情對當前經濟特別是對消費的影響在加大,尤其是對交通運輸、文化旅遊、酒店餐飲和影視娛樂等服務消費影響都是比較大的。目前,各種交通方式旅客發送量都明顯下降,電影票房、旅遊收入和餐飲收入同比也明顯下滑。與此同時,網上購物、網上訂餐、網上娛樂等數字經濟新業態十分活躍。
“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取決於防控進展和成效。”連維良強調,這種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現階段,我國的經濟實力、物質基礎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都比2003年非典疫情時明顯增強。“我們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也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
受春節因素影響,一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曆來是單月波動比較大的,外貿企業大多都是在正月十五以後開工出貨,而這次疫情正好和春節撞在一起。王炳南表示,很多外貿企業正在迅速恢複產能,各部門、各地方也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精準施策,幫助企業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為企業減負助力。例如江蘇蘇州出台了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10條政策。
“世衛組織認為中國的疫情防控很出色,反對任何針對中國的旅行、貿易的限製措施,同時也認為來自中國的信件包裹是安全的。我們相信處於全球供應鏈各環節的政府和市場主體,會為來自中國的商品、服務和輸華的商品提供更多的貿易便利。”王炳南說。
連維良表示,當前要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推動保障疫情防控、能源供給、交通物流、城市運行、醫療物資和生活必需品及其他涉及國計民生的企業複工複產,推動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和具備條件的企業複工複產。分情形製定出台對衝疫情影響的政策措施,特別是盡力幫扶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目前相關部門已經出台了不少這方麵的政策措施,後麵還將有序出台這方麵的積極措施。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