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蝙蝠!埃博拉姊妹病毒,致死率可達90%的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終於被發現了,還有人養它當寵物
大家還記得某個“美女主持人吃蝙蝠”的視頻吧,後來這位美女主持人說她吃的是果蝠,是大補是的,一種用水果養出來的蝙蝠,給人感覺很高大上,很安全的樣子。看來美女吃的東西就是不一樣。不說了,上照片:
後來主持人也道歉了!但是給網友的錯覺是野生蝙蝠不安全,那種果蝠還是很美味的吧,應該可以吃吧。到底能不能吃呢?請看完下麵文章:
以下為正文:
科學家已在近200種蝙蝠身上發現超過4100種病毒,其中冠狀病毒超過500多種。
蝙蝠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病毒庫之一,由於其自身的生理特性和特殊的免疫係統,蝙蝠對大多數病毒表現出較強的耐受力,因此是許多病毒的天然宿主。
2003年爆發的SARS,以及現在正在我國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相關研究表明,這兩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均為中華菊頭蝠。
果蝠,以水果為食,是最大的蝙蝠,有些種類翼幅長達2米,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我國南方地區也有分布。由於體型較大,缺乏食物的非洲人也經常吃果蝠,也有人養果蝠當寵物。
馬爾堡病毒(MARV)可引起馬爾堡出血熱(MVD),最先在德國馬爾堡發現,因此而得名,它又被稱為埃博拉病毒的姊妹,同屬絲狀病毒。
絲狀病毒,包括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等,具有極高的傳染性,對人類危害極大,由於特有的生物學性質和致病力,這類病毒有可能用作生物戰劑,世界衛生組織也將其列為潛在的生物戰劑之一。
馬爾堡病毒與埃博拉病毒都是源自非洲,通過動物傳播給人類,但病毒的最終來源仍然不明。
馬爾堡病毒、埃博拉病毒感染後,會在體內迅速擴散、大量繁殖,襲擊多個器官,使之發生變形、壞死,並慢慢被分解。病人先是內出血,繼而七竅流血不止,並不斷將體內器官的壞死組織從口中嘔出,最後因廣泛內出血、腦部受損等原因而死亡。
近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雜誌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刊發了一篇有關馬爾堡病毒天然宿主的論文:
Isolation of Angola-like Marburg virus from Egyptian rousette bats from West Africa。
此項研究表明埃及果蝠是馬爾堡病毒的天然宿主。
已知馬爾堡病毒有12次爆發,最近一次是在2017年在非洲烏幹達。2005年,有記錄以來最大的馬爾堡病毒疫情發生在非洲安哥拉,252個已知病例中有227人死亡,這是包括2013-2016年西非埃博拉病毒暴發在內的所有大型病毒暴發的最高病死率,病死率高達90%。
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感染實驗中,馬爾堡病毒安哥拉病毒株似乎比所有其他馬爾堡病毒毒株具有更強的毒性。值得注意的是,安哥拉疫情是目前唯一一次東非地區以外的馬爾堡出血熱爆發,以前所有馬爾堡出血熱爆發都發生在烏幹達、肯尼亞或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地。
之前在烏幹達、肯尼亞、南非和加蓬等地進行了廣泛的實地研究,並在美國和南部非洲進行了圈養蝙蝠的實驗室感染研究均表明:
居住在洞穴中的埃及果蝠是馬爾堡病毒的主要天然病毒庫。研究推測埃及埃及果蝠通過排泄物或唾液等將馬爾堡病毒傳遞給非洲當地礦工,馬爾堡病毒由此進入人類社會,最終導致馬爾堡出血熱爆發。
馬爾堡病毒檢測與分離
研究團隊在西非塞拉利昂的4個地區采樣,捕獲了42種蝙蝠,共1755隻。所有蝙蝠樣本均測試5種絲狀病毒(EBOV、TAFV、BDBV、MARV和RAVV),其中435隻蝙蝠被鑒定為埃及果蝠。
通過real-time RT-PCR或consensus RT-PCR,435隻埃及果蝠中有11隻蝙蝠(2.5%)被檢測為活性馬爾堡病毒(MARV)感染陽性,陽性樣本包括6個肝髒/脾、5個淋巴結、2個口腔拭子、1個唾液腺和1個全血樣本。此外,研究人員還從陽性樣本以及活體埃及果蝠中共分離出4株馬爾堡病毒病毒株。
序列和係統發育分析
研究人員通過一係列測序方法,從10隻PCR陽性埃及蝙蝠中獲得了馬爾堡病毒的NP和VP35基因片段的序列,並將其與之前研究獲得的128個馬爾堡病毒的NP/VP35序列進行最大似然法的係統發育分析。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從塞拉利昂獲得的馬爾堡病毒序列與加蓬和安哥拉獲得的序列關係最密切。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從不同埃及果蝠中獲得的序列是完全相同的。
馬爾堡病毒感染埃及果蝠的統計學和血清學結果
研究人員統計發現,捕獲的435埃及果蝠中,227隻為幼體,208隻為成體,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MARV-PCR陽性的埃及果蝠均為幼體,即馬爾堡病毒陽性埃及果蝠存在明顯的年齡偏差
(χ2=10.341,p=0.001),但無明顯的性別偏差(χ2=0.003,p=0.954)。檢測埃及蝙蝠體內MARV特異性IgG抗體,也表現出明顯的年齡偏差,而無性別偏差。
本研究通過實地采樣、係統發育分析和血清學檢測等技術手段證實了埃及果蝠是馬爾堡病毒的天然宿主,並且這些研究結果提供了西非馬爾堡病毒流行(此前大部分為東非地區)的證據,具有病原學監測和防範潛在馬爾堡病毒威脅的價值。
蝙蝠是許多人類致死性病毒的天然宿主,包括當年的SARS,以及如今正在流行的2019-nCoV。
此次證實馬爾堡病毒的自然宿主為埃及果蝠,那麼馬爾堡病毒的近親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也極可能是埃及果蝠。2019年在剛果金爆發的埃博拉疫情的第一位患者就曾接觸過埃及果蝠。
蝙蝠仿佛是一個裝滿了各種病毒的潘多拉魔盒,有些人認為,既然如此,
那麼消滅蝙蝠不就好了?最近的一個例子是,非洲烏幹達消滅了一個金礦中的十萬隻蝙蝠,幾年後,蝙蝠又回來了,新來的蝙蝠攜帶馬爾堡病毒的比例提升了一倍以上,緊接著,這裏爆發了烏幹達曆史上最大規模的馬爾堡出血熱。
然而,事實證明,消滅蝙蝠的這種簡單粗暴的辦法,不但沒用,反而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病毒疫情。更何況蝙蝠在生態環境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消滅蝙蝠隻能增加人類的健康風險,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蝙蝠等野生動物。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4327-8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