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MJ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20個國家超過400個城市的數據研究發現,每天暴露於地麵的抽樣或與人群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各國實施最嚴格的空氣質量標準,那麼每年就能夠避免6000名人死亡。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BMJ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20個國家超過400個城市的數據研究發現,每天暴露於地麵的抽樣或與人群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如果各國實施最嚴格的空氣質量標準,那麼每年就能夠避免6000名人死亡。
地麵臭氧(Ground level ozone)是一種常見於城市和郊區環境的高活性氣體,當汙染物在陽光下產生反應時就會形成臭氧;當前的空氣質量閾值(以每立方米環境空氣微克為單位)為100ug/m3(WHO)、120ug/m3(歐盟標準)、140ug/m3(美國國家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和160 ug/m3(中國空氣質量標準)。
最近研究結果表明,全球城市地區80%的人口所暴露的空氣汙染水平均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閾值,此前研究結果揭示了地麵臭氧和人群死亡率之間的正向關聯,但由於設計和質量的差異,研究人員很難在不同地區得出一致性的結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分析了1985年至2015年間20個國家406個城市的死亡人數和環境措施,比如天氣和空氣汙染物等;利用來自多個城市多個國家合作研究網絡的數據,研究人員得出了每天的平均臭氧水平(最高背景水平為70 ug/m3)、每個位置的顆粒物、溫度和相對濕度,從而來評估每天因臭氧暴露額外的死亡人數。
研究人員共對406個城市共計45,165,171死亡人數進行分析,平均而言,當天和前一天臭氧濃度增加10 ug/m3,人群的死亡風險就會增加0.18%,這就揭示了二者之間潛在的直接因果關係。這相當於,如果406個城市都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實施的最嚴格的空氣質量標準,則有可能避免406個城市每年增加6262例死亡病例,其占到了總死亡率的0.2%。
研究者表示,即使臭氧濃度低於世界衛生組織準則的水平,則對人群死亡的影響也相對較小,但仍然值得注意,這就支持了世界衛生組織鼓勵各國重新審視當前空氣質量的準則並加強排放限製從而滿足這些建議。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目前研究人員並不能確定其二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同時研究人員提出了一些限製,比如南美、非洲和中東等地區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評估,而且不同國家之間在監測和數據收集上的差異或許也會影響其評估的準確性。
盡管如此,本文研究結果表明,根據更加嚴格的空氣質量標準,與臭氧相關的人群死亡率可能也會發生下降;此外,進一步減少臭氧汙染的幹預措施或許也會給人群帶來額外的健康益處,即使在符合當前監管標準和準則的地區也是如此。最後研究者表示,本文研究結果對於未來公共衛生行動的設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實施相關的緩解戰略以減少氣候改變所產生的影響。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