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

柳葉刀:關於新冠肺炎的兩種潛在治療方案

作者:醫學論壇網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20-02-14
導讀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表示,中國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尚未構成大流行,截止至目前,中國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已有超過20000例確診病例,死亡病例超過500例,其中大多患者均在中國武漢。世衛組織全球傳染病風險防範司司長西爾維布萊恩德(Sylvie Briand)承認,湖北省的傳播迅速擴散,但他說,目前的情況並非大流行。英國NSH與美國CDC也分別對各國境內的疫情情況進行了相關統計,並

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表示,中國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尚未構成“大流行”,截止至目前,中國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已有超過20000例確診病例,死亡病例超過500例,其中大多患者均在中國武漢。世衛組織全球傳染病風險防範司司長西爾維·布萊恩德(Sylvie Briand)承認,湖北省的傳播迅速擴散,但他說,“目前”的情況並非大流行。英國NSH與美國CDC也分別對各國境內的疫情情況進行了相關統計,並製定了相應的預防與診療方案。

1月3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名為《First Cas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的文章,詳細描述了以為美國境內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治愈過程。這名患者接受了remdesivir靜脈輸注,無明顯副作用。在住院第7日晚上,得到連續陰性的降鈣素原水平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PCR陰性結果後,停用萬古黴素,第8日停用頭孢吡肟。在住院第8日(發病第12日),患者臨床症狀得到改善。停止了吸氧治療,患者呼吸環境空氣時的氧飽和度也提高到94~96%。之前雙下肺的水泡音也消失。患者食欲也出現好轉,除了間歇性幹咳和流涕外,無其他臨床症狀。截止2020年1月30日,患者還在住院治療。但無發熱,除咳嗽改善比較緩慢外,所有其他臨床症狀均消退。

而就在前日和昨日,《柳葉刀》雜誌分別發表了兩篇文章,討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潛在治療方案。一篇名為《Baricitinib as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另一篇名為《Reducing mortality from 2019-nCoV: host-directed therapies should be an option》。

2020年2月4日Peter Richardson在《柳葉刀》發表了一篇名為《Baricitinib as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的文章,文章指出根據新型冠狀病毒的快速測序結果,以及相關基於病毒蛋白基因組的分子建模,已經有專家提出了一些可能有效的聯合治療用組合,例如抗HIV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的組合。我們使用BenevolentAI搜索並結合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信息,我們鑒定了巴瑞替尼,預計可降低病毒感染肺細胞的能力。

大多數病毒通過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進入細胞。新型冠狀病毒用於感染肺細胞的受體可能是ACE2,這是腎髒,血管,心髒以及重要的是肺AT2肺泡上皮細胞上的細胞表麵蛋白。這些AT2細胞特別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內吞作用的已知調節劑之一是與AP2相關的蛋白激酶1(AAK1)。反過來,破壞AAK1可能會中斷病毒向細胞的傳遞以及病毒顆粒的細胞內組裝。

在知識圖譜中的378種AAK1抑製劑中,有47種已被批準用於醫療用途,並且有6種具有高親和力的抑製性AAK1。這些藥物包括許多抗腫瘤藥物,如舒尼替尼和厄洛替尼,這兩種藥物均已顯示可通過抑製AAK1來抑製細胞的病毒感染。然而,這些藥物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我們的數據推斷大劑量使用上述藥物可有效抑製AAK1。但我們認為這些藥物治療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而言不是安全的療法。

相比之下,六種AAK1高親和力結合藥物之一的janus激酶抑製劑baricitinib,也可與細胞周期蛋白G相關的激酶(內吞的另一種調節劑)結合。因為治療性給藥時Baricitinib的血漿濃度(2 mg/d或 4 mg/d,1次/d)足以抑製AAK1,所以我們建議可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人群進行試驗,並使用MuLBSTA評分(這是一種預測病毒性肺炎死亡率的預警模型)進行評估。

而在2020年2月5日,Alimuddin Zumla在《柳葉刀》上發表了一篇名為《Reducing mortality from 2019-nCoV: host-directed therapies should be an option》,該文章指出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病毒 和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一樣,都是可致患者死亡的的病毒,且目前不存在明顯的特效抗病毒治療方法。臨床管理的主要內容是對症治療,並在重症患者的重症監護中提供器官支持。世衛組織和其他全球公共衛生機構的相關討論及會議主旨主要是探討防止傳播,控製感染的措施和武漢相關旅客觀察上。雖然目前相關疫苗的研發已在進行當中,但是,與SARS病毒和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一樣,目前尚未開發出可有效降低死亡率特效藥物或疫苗。目前迫切需要集中資金和相關科學資源,以推進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新型治療性幹預措施。

這三種冠狀病毒均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的肺部疾病,進而導致患者死亡。SARS病毒和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患者相似,一些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會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影像學上特征性的肺毛玻璃改變。在大多數瀕死的患者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還與細胞因子風暴有關,其特征是血漿白細胞介素2、7和10,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幹擾素γ誘導蛋白10,單核細胞趨化蛋白的血漿濃度升高。而即便在重症監護病房中幸存下來的患者,也會因這些異常和過度的免疫反應導致長期的肺損傷和纖維化,進而導致患者出現功能障礙和生活質量下降。

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的特定藥物將需要數年的時間進行開發和評估。但是,目前一係列現有的以宿主為導向的療法被證明是安全的,可能會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幾種市售的具有出色安全性的藥物,如二甲雙胍,格列酮,貝特類藥物,沙特坦和阿托伐汀,以及營養補品和生物製劑,可降低免疫病理學,增強免疫反應並預防或抑製ARDS。

這些製劑可作為單藥治療的輔助藥物,或與環孢菌素,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幹擾素β-1b,利巴韋林,雷姆昔韋,單克隆抗體和靶向2019-nCoV的抗病毒肽聯合治療。靶向白介素6受體的單克隆抗體Tocilizumab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開發2019-nCoV的單克隆和多克隆抗體來進行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預防。

正在進行的用於治療ARDS的細胞療法試驗可以擴展到治療2019-nCoV感染的重症患者。細胞療法使用來自異體供體的間充質基質細胞可減少非生產性炎症並影響組織再生,並且在ARDS患者的1/2期臨床試驗中進行了評估2019-nCoV感染似乎最初與Th2反應增強有關,這可能反映了抑製明顯炎症反應的生理反應,這種臨床現象指導敗血症患者幹擾素治療的最佳時機,從而提高了生存率。白介素17阻斷劑可能有益於那些患有2019-nCoV感染並增加白介素17血漿濃度的患者。

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並感染巨細胞病毒後,抗病毒定向T細胞的分離和短期擴增是一種可以挽救患者生命的方法,這種療法已經得到了證明。作為細胞藥物的抗2019-nCoV特異性T細胞的擴增藥物可以幫助製備T細胞分泌物,以輔助治療嚴重的2019-nCoV感染的患者。

由於錯過了在SARS病毒和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爆發高峰時評估一係列治療幹預措施的機會,使有關冠狀病毒發病機製的許多問題仍未得到解答。針對中東呼吸綜合症冠狀病毒注冊的治療試驗仍未完成。而2019-nCoV的傳播、發展以及死亡人數目前呈指數級增長,所以推進新的治療方法的發展對於最大限度地減少2019-nCoV感染的死亡人數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Coronavirus outbreak not yet pandemic,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ays

2. CDC: New cases of novel coronavirus reported in US

3. Coronavirus: NHS orders 'assessment pods' in England hospitals

4. First Case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the United States DOI:10.1056 / NEJMoa2001191

5. Baricitinib as potential treatment for 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 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04-4

6. Reducing mortality from 2019-nCoV: host-directed therapies should be an option 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05-6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