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已達267億元,醫藥谘詢機構沙利文分析預測,2026年有望增長至1978億元。
2019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已達267億元,醫藥谘詢機構沙利文分析預測,2026年有望增長至1978億元。
3月2日,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健委下發《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文件重點涉及將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鼓勵定點醫藥機構提供“不見麵”購藥服務;完善經辦服務等6條指導意見。
該意見印發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疫情防控統一部署,積極打通互聯網醫療的醫保支付通道,有利於減少群眾就醫購藥時的交叉感染風險,享受在線醫保結算的便捷服務。分析人士指出,此次6條指導意見的出台,有望推動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在全國範圍內的“遍地開花”。
大突破!互聯網醫療接入醫保
早在去年9月份,國家醫保局明確對部分互聯網醫療服務實施收費,以及納入醫保支付,不過各地方進展不一,整體速度較慢。據統計,僅山西、山東、吉林、四川、廣東等地區出台了相應的價格政策。
而受疫情影響,浙江、江蘇、上海等相繼於2月12日、19日、23日發布政策,將常見病和慢性病複診患者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2月29日,國家醫保局調研武漢,對武漢利用互聯網方式為慢性病患者就醫購藥提供便利給予充分肯定。
在這之前,行業人士普遍認為,互聯網醫療領域最值得期待、最重要的政策突破就是將其費用納入醫保。長久以來,隻有少數省市將互聯網+醫療健康納入醫保,且以問診費為主,藥費都未納入。此次意見有望解決線上診療支付端問題,形成閉環,互聯網醫療行業將迎來加速發展。
公立醫院建設互聯網醫院成“熱潮”
此次指導意見中提到,可以將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支付範圍的醫院是“經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批準設置互聯網醫院或批準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的醫療保障定點醫療機構。”
隨著互聯網+醫療政策頻頻利好,近期一大批互聯網醫院陸續開始上線。如近日上海首家公立醫院獲批互聯網醫院牌照。另據澎湃新聞報道,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上海市兒童醫院、上海市第九人民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均已著手申請互聯網醫院牌照。
值得關注的是,過去互聯網醫療的活躍參與者多是互聯網企業,采取的模式也多是線上問診等服務,用戶覆蓋麵廣但是深度有限。
這次疫情導致線下門診受限,更多的醫院也開始逐步參與到互聯網+服務中。未來一旦用戶習慣養成,醫院傳統的服務開始延伸到線上,提供谘詢、慢病複診、慢病續方等,醫院憑借權威、安全的形象,預計以公立醫院為主的互聯網醫院會成為互聯網醫療產業的核心。
線上購藥納入醫保:加速處方外流,利好醫藥O2O
此次意見還鼓勵定點醫藥機構提供“不見麵”購藥服務,重點提到落實“長處方”的醫保報銷政策。積極推進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製落地。
慢病用藥領域此前被業內認為是互聯網醫療實現飛躍發展的突破口,可以看到,政策將線上處方購藥納入醫保報銷,參保人線上複診後可在實體醫療機構或定點藥店配藥,藥品通過快遞配送給參保人或參保人去附近定點藥店自取,定點零售藥店配藥將實現與醫保直接結算...
這些舉措不僅打通了之前購藥中的閉環,還加速了醫院處方外流,對醫藥O2O及處方共享平台模式的發展是重大利好。
如何細化線上醫療服務、購藥納入醫保等同樣備受人們關注。值得一提的是,3月2日,微醫互聯網總醫院火速上線國家醫保電子憑證,參保人員信息將無需人工校驗。武漢每個參保人擁有自己的“電子身份”後,不出門、不拿卡即可享受線上複診購藥、醫保結算的便捷服務。
在相關解讀文件中,國家醫保局表示,將會同國家衛健委密切關注指導、及時總結各地的做法,將更多符合條件的“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範圍,支持定點醫藥機構提供“不見麵”就醫購藥服務。在非常時期,互聯網+醫療服務的作用會被進一步放大,各地經驗無疑會加速這個產業向縱深發展。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