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

CT發展回顧

作者:楊力實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1-09-30
導讀

         1971年9月,第一台CT被安裝於英國阿特金森-莫利醫院,成功完成首例腦腫瘤患者診斷,自此醫學影像診斷步入了CT時代。目前CT已發展成為全世界正規醫院必備的診斷儀器,並正向“分子影像學”和“功能影像學”邁進。在我國,北京醫院放射科李果珍教授等人於1979年率先引入CT,並於1985年編纂了我國最早的兩部CT專著之一《臨床體部CT診斷學》,推動了我國開展和應用醫學影像診斷的發展。在CT發明40周年之際,本報記者有幸采訪李果珍教授,以及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院放射科主任周誠教授和中日友好醫院馬

關鍵字:  CT | 功能影像 | 影像診斷 

inserted image
 

  1971年9月,第一台CT被安裝於英國阿特金森-莫利醫院,成功完成首例腦腫瘤患者診斷,自此醫學影像診斷步入了CT時代。目前CT已發展成為全世界正規醫院必備的診斷儀器,並正向“分子影像學”和“功能影像學”邁進。在我國,北京醫院放射科李果珍教授等人於1979年率先引入CT,並於1985年編纂了我國最早的兩部CT專著之一《臨床體部CT診斷學》,推動了我國開展和應用醫學影像診斷的發展。

  在CT發明40周年之際,本報記者有幸采訪李果珍教授,以及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院放射科主任周誠教授和中日友好醫院馬國林教授,請他們為我們介紹CT帶給臨床診療的進步、CT發展方向以及特殊人群CT輻射劑量降低策略,特別是無創性血管成像(CTA)展示的在血管病變診斷上的美好前景。

  CT首次解決占位性病變的診斷

  1971年,英國倫敦阿特金森-莫利醫院,工程技術專家豪森菲爾德(Hounsfield)與神經放射學家阿姆勃勞斯合作,首次成功獲得了第1張腦腫瘤CT照片,為1名英國女性診斷腦腫瘤,自此醫學影像診斷步入了CT時代。

  李果珍教授回憶,該發明在當時受到了醫學界高度重視,其突破了X線成像的局限性(即僅可分辨人體4種組織:氣體、脂肪、軟組織和骨質),解決了占位性病變(即腫瘤性病變)的診斷難題。臨床醫師可通過CT檢出X線檢查無法發現的占位性病變。正是由於CT對全人類的貢獻,1979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破例地授予豪斯菲爾德和科馬克這兩位沒有醫學專業經曆的科學家。

  CTA或為血管病變診斷金標準

  周誠教授指出,從第1代頭顱CT到第3代全身CT,從傳統CT(第1代至第4代)到多排螺旋CT,CT的每一步技術革新都推動了臨床影像診斷的進展。尤其是1990年螺旋CT的問世,這是CT發展過程中的又一個巨大革命,使連續血管造影檢查成為可能。例如,螺旋CT可用於肺動脈栓塞診斷,連續體層掃描的圖像結果經過後處理拚接技術可以直觀地顯示血管栓塞。

  周教授特別強調,CT應用的最大進展應屬可用於心髒冠狀動脈的檢查。據報道,Hounsfield在1979年榮獲諾貝爾獎時,曾被問及CT發展到何種程度是其一生最大願望,他的回答是,最大夢想是希望我的CT能看到心髒冠狀動脈血管。也許,正是由於科學家大膽提出的假想,推動了多層螺旋CT的問世。

  1998年,多層螺旋CT(4排、8排、16排、64排、雙源CT、320排等)的出現再次擴展臨床應用範圍(特別是心血管病檢查)和有效降低患者接受的X射線劑量。其臨床應用包括動態增強掃描(如肝細胞癌等)、心髒檢查、血管成像、組織灌注和圖像後處理等。由於多層螺旋CT一周次可同時獲得多個層麵的圖像,可清晰捕捉心髒運動時的冠狀動脈圖像,已得到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的認可。今後十年,CT將能夠更細微地看到冠脈斑塊。

  在血管成像應用上,無創性血管成像(CTA、MRA)發展迅速,其已作為大部分血管病變的篩查方法,取代診斷性的有創血管造影。有研究報告,無創性血管成像可能成為血管病變的診斷金標準。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