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工作與文獻閱讀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流行病學、統計學上的概念疑點。例如,怎麼區分發病率與患病率?這兩者又如何計算?一項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各代表什麼含義?這些問題著實讓人撓頭。其實,無論是流行病學還是臨床醫學,兩者共同點都是對現實真相的認識和應用。然而,現實真相撲朔迷離,唯有抽絲剝繭、去偽存真,方能一一辨明。在其中,掌握幾件利器,實為必須。
在臨床工作與文獻閱讀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流行病學、統計學上的概念疑點。例如,怎麼區分發病率與患病率?這兩者又如何計算?一項檢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各代表什麼含義?這些問題著實讓人撓頭。其實,無論是流行病學還是臨床醫學,兩者共同點都是對現實真相的認識和應用。然而,現實真相撲朔迷離,唯有抽絲剝繭、去偽存真,方能一一辨明。在其中,掌握幾件利器,實為必須。
與臨床醫學迥異的流行病學
在通過醫學院校的流行病學考試後,醫生們通常就把“流行病學”這四個字拋到腦後。醫生們不熟悉流行病學的概念這是真的,也難怪,醫生在臨床工作中接觸的都是一位位患者,思考的都是症狀、體征、診斷和治療等問題。而流行病學專家則具有完全不同的思維,其關注的不再是患者個體的屬性,而是尋求由個體組成的群體特征。
如果將臨床醫學看成“向內看”透患者的科學,那麼流行病學可以說是一門具有“向外看”到整個人群的視野廣闊的學科。流行病學是經由個體發現群體規律的學科,由於其聚焦於群體,因此我們的必備工具是——數字。
說到數字,這可能又會令一些讀者頭疼了。不過我們這裏就當是跟平時買菜算賬一樣拿數字話話家常,並不討論那種高深的數學問題。
在流行病學中,數字常常是成雙成對出現,而流行病學家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到兩個成對的數字,對這兩個數字進行簡單的相除,即得出流行病學中最重要的概念——比率。例如,我們來分析患病率,即實際的患者數/有潛在患病風險的人數,這是用流行病學語言對疾病進行描述。通常“實際患病人數”這個數字比較好確定,但由此帶來的問題是,如何確定有潛在患病風險的人數。
舉例說明,臨床醫生在調查北京地區乳腺癌患病率時,分子(患者數)可以從實際調查中獲得,但是分母究竟是北京地區所有人口還是北京地區所有女性數量,或者其他群體,這就需要仔細分析。
如果要回答上述問題並正確計算乳腺癌患病率,那麼我們需要明確哪些人群是具有潛在患病風險。我們知道,乳腺癌基本是專屬於女性的煩惱,男性盡管也可能發生該病,但是其患病率相當低,並且發病機製與女性不同,在統計時應另當別論,故我們在確定潛在的有患病風險的人群時,應首先將男性這個群體剔除。另外,並非所有年齡的女性均為乳腺癌好發人群,僅年齡大於30歲的女性才容易罹患該病。根據上述方法,我們刻意鎖定潛在的有患病風險的人群,即北京地區年齡大於30歲的女性,這也就確定了分母的範圍。
因此,我們今後在解讀有關比率的問題時,可要留個心,根據分母人群的選取,就能夠判斷該比率是否為一個有“水分”的數字。
患病率與發病率,一對糾纏不清的“主兒”
患病率與發病率[患病率是特定時間內總人口中,患有某種疾病(包括新患者和舊患者)所占的比例;發病率是在一定期間內,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現的比例],這對在上學考試時就糾纏不清的一對“主兒”,在臨床工作中依然時不時地跳出來“混淆視聽”。其實,經過下麵的講述,了解患病率與發病率的真麵目後,你也許就會更好地理解兩者之間的關係。
患病率與發病率可被比作“一對兄弟”,兩者描述的問題都是疾病在好發人群中的分布情況,之所以用兩個不同的名詞,主要是區分描述兩種不同類型疾病,即慢性疾病與急性疾病。其中,患病率用於描述慢性疾病患病情況,而發病率常用來描述的則是急性疾病的患病情況。
發病率與患病率的計算依然會用到比率的計算公式(即比率=患者數/有潛在患病風險的人數),在用這個公式計算患病率和發病率時,兩者的差異體現在分子上。
患病率的分子是所有患病的人數,這更適於描述慢性病發病情況。例如,在統計糖尿病患者在好發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時,我們隻需要知道患有糖尿病的人數,而新發病例人數和既往患者數目,對於糖尿病這種慢性疾病的粗略統計並無太大意義。
相比之下,發病率的分子則是新發病例的數量,這更適於描述急性病的發病情況。例如,流行性感冒,由於其屬於急性病,患者病情通常變化較快,可能等到統計分析時已有患者痊愈或死亡,因此在計算患病情況時,以新發病例代表此病流行情況。
打個比方來說,以進入一個新容器裏代表患病,在這個新容器裏原來有5例患者,又新進來了3例患者,那麼在計算患病率時分子為8(房間裏的所有患者),而在計算發病率時是用3(新發疾病患者)作為分子(圖)。
發病率與患病率僅有一字之差,醫生們很容易將兩者混淆,有沒有什麼幫助記憶的方法呢?發病率中的“發”字,有發生之意,更強調一種正在發生中的動態,使人聯想到急性病的新發人群;而患病率中的“患”,有結果之意,其側重點是所有的患者群。若用英文助記,則兩者更易區分。發病率譯自“incidence”,這個單詞以“in”開頭,有剛剛進入的意思;患病率譯自“prevalence” ,這個單詞中有“al”這兩個字母,容易聯想到“all”(意為全部),因此“prevalence”是指慢性病中所有患病的人數。臨床醫生們有了上述協助記憶的方法,下次在中文或英文文獻中遇到這兩個詞,就不會再混淆不清了。
敏感性與特異性,判斷檢驗的兩隻砝碼
醫生不是造物主,無法憑肉眼判斷就診者是否患有疾病,因此臨床醫生常會為患者開具檢查單,目的是為了協助確診或排除疾病。然而,各類檢查手段並非盡善盡美,各有優劣,因此部分評判工具可以幫助我們選擇最佳的檢查手段,敏感性和特異性就是其中重要的兩隻砝碼。
舉個常見的例子,1位65歲的男性患者在體檢時被發現大便潛血陽性,患者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結直腸癌。CT檢查顯示,降結腸處有一個腫物,最終經病理檢查證實為結腸腺癌。
這位不幸的患者在體檢時接受的大便潛血試驗屬於篩查試驗,其特點是敏感性較高,也就是說陽性結果不一定證明患者有病,而陰性結果則一定證明患者沒病。這就像警察通過一些線索鎖定了多名犯罪嫌疑人一樣,沒被懷疑的人肯定不是罪犯,而被懷疑的人卻不一定犯罪。這個篩查試驗也同樣,寧可錯抓一千,不能漏掉一個。這種敏感性高的篩查試驗常用於體檢篩查,除上麵所說的大便潛血試驗用於胃腸道腫瘤篩查之外,還有用於宮頸癌篩查的宮頸巴氏塗片等均可以用於除外一種疾病,但不能判斷是否真正患有此病。
因此,為了明確這位患者是否患有結直腸癌,臨床醫生還需要進行確證試驗,病理檢查是一種特異性很高的檢查手段。一項檢查的特異性越高,確診的把握就越大。檢查結果為陽性的患者被確診患有此病。
有了以上的例子,我們能看出,敏感性和特異性是評判一項檢查手段是否有效的兩個重要砝碼,即便並不是每項試驗都有令人滿意的高敏感性與高特異性,我們依然能將每種檢驗方法各自的優勢為我所用。總而言之,高敏感性的試驗(如癌症的篩查試驗)可用於排除疾病,特異性高的試驗(如病理等確證檢查)可用於確診疾病。[北京大學醫學部 金巍娜撰文,感謝八爪網(www.bazhua.org)推薦]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