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醫學

裴端卿發現體細胞變DMSC機製

作者:記者張靜文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2-02-09
導讀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科學院裴端卿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研究發現體細胞“變身”為誘導多能幹細胞(DMSC)的分子機製,闡明了維生素C與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協同作用,對誘導多能幹細胞產生起至關重要作用。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上,並被選為封麵文章。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科學院裴端卿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研究發現體細胞“變身”為誘導多能幹細胞(DMSC)的分子機製闡明了維生素C與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協同作用,對誘導多能幹細胞產生起至關重要作用。該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幹細胞》上,並被選為封麵文章。

  2006年,日本學者山中伸彌在世界上首次從小鼠成體細胞中獲得功能與胚胎幹細胞類似的“誘導多能幹細胞”,即iPS細胞。誘導幹細胞是指在外源因子誘導下,體細胞在體外“變身”為與胚胎幹細胞具有同樣特征的多能幹細胞,這一發現對疾病治療開啟了新的途徑。盡管誘導多能幹細胞應用前景廣泛,但其誘導機理不明、誘導效率低下等問題長期困擾著科學家們。

  2009年,裴端卿等研究人員首次發現維生素C可以大大提高體細胞轉化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效率。但原因是什麼呢?為探索這一現象背後的機理,兩年多來,該研究團隊進行了大量基礎研究,發現了製約體細胞“變身”的分子障礙,維生素C是通過一種特殊酶,來“跨越”這種分子障礙從而提高“變身”效率。

  據悉,研究人員經過大量篩選,發現能顯著提高細胞重編程效率的酶——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維生素C和這種酶都能加速成體細胞生長,具有協同作用。研究結果顯示,未經過任何處理的體細胞——成纖維細胞在體外傳代到第6代時幾乎老化得不能再“變身”為多能幹細胞。但添加維生素C和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後,成纖維細胞在體外傳代到第12代時,還沒有表現出衰老現象,能保持與原細胞一樣的“變身”潛能,維持重編程效率。

  研究人員指出,這一發現有望找到一種產生誘導多能幹細胞更為簡便的方法,對幹細胞研究和再生醫學等領域將起到重要影響。下一步研究,研究人員將希望進一步揭示誘導多能幹細胞的“變身”機製。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