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牽頭主持的2012年度衛生行業科研專項項目《我國耳鼻重大疾病的早期發現、規範診治和防控體係研究及推廣應用》在此日正式啟動。此項公益性科研項目由新華醫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耳科學研究所所長吳皓教授負責,獲批國家資助金額達2500萬元,有全國43家大型醫療機構和研究單位、多學科多專業100餘位專家共同參與。
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牽頭主持的2012年度衛生行業科研專項項目《我國耳鼻重大疾病的早期發現、規範診治和防控體係研究及推廣應用》正式啟動。此項公益性科研項目由新華醫院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耳科學研究所所長吳皓教授負責,獲批國家資助金額達2500萬元,有全國43家大型醫療機構和研究單位、多學科多專業100餘位專家共同參與。
該項目是在由新華醫院牽頭的全國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推廣十多年經驗的基礎之上,新申報的重大公益課題。希望通過長期的努力實現三個預期目標:首先是出台規範診療指南,通過聾殘人聽力測試、診斷、綜合幹預和康複評估相關技術的規範化、推廣應用以及相關技術的研發,研究擬定適合我國國情的重度極重度聾臨床診療規範、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從而建立重度極重度聾患者的“聽力康複路線圖”;其次是製定技術準入標準,通過整合我國現有耳科學、聽力學等多學科的優勢資源,聯合國內不同區域大型耳科和聽力中心,建立3-5個聽力障礙診斷和幹預示範基地,培養技術骨幹以推廣人工耳蝸植入等項目,並幫助醫療欠發達地區提升篩查及診斷水平;最後是搭建共享信息平台,計劃初步建立人才隊伍建設、基地建設、學科建設、項目研究四位一體的聾殘人聽覺康複訓練“信息高速公路網”,形成新型耳鼻重大疾病診斷和防控預警網絡體係,真正意義上實現全國範圍內優勢醫療資源的共享與整合。
另外,該項目首次將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等鼻科疾病的防治納入研究。計劃通過建立適合國情的臨床診療規範、診斷與療效評定標準、單病種藥物治療規範和臨床路、手術適應症選擇標準,從整體上提高全國鼻科疾病的診療水平。並在全國建立數個鼻內鏡手術技術培訓基地及多家鼻部疾病外科和藥物綜合治療中心,將規範化綜合治療新理念和新方法在全國推廣應用,通過合理有效的藥物治療降低手術治療的病例數比例,使得到規範藥物治療的患者比率達到50%以上。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新生兒死亡率的不斷下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感染性疾病、營養不良性疾病為代表的兒童疾病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生兒出生缺陷、環境因素疾病、小兒腫瘤等占據了現在兒童疾病譜的前位,成為現代公共衛生醫學必須麵對的課題。
聽力障礙是新生兒出生最常見的功能缺陷之一,是導致語言交流障礙的常見疾病,也是人類最主要的致殘原因之一。國內外很多學者對新生兒進行了聽力篩查的相關研究,結果提示正常新生兒中,雙側聽力障礙的發生率約在1-3‰,在目前法定必須篩查的出生缺陷中(例如苯丙酮尿症、甲狀腺機能低下)聽力障礙發病率最高,而其中至少一半與遺傳因素有關。同時,還有大約等量發病率的遲發性聽力障礙存在。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聽力言語殘疾居五類殘疾的第二位,我國現有聽力言語殘疾人2057萬,0-7歲的聾啞兒童約74萬,且以每年約2-4萬新發生的聾兒遞增。由於2-3歲是語言發育最重要和關鍵的時期,而嚴重聽力障礙兒童由於缺乏語言刺激和環境,不能建立正常的語言學習,將嚴重影響患兒的言語、認知和情感的發育,如此高的發生率和巨大的發病群體不但影響個人和家庭,還將給社會帶來巨大壓力。而早期發現聽力障礙後早期給予適當的幹預措施(例如配助聽器,人工耳蝸植入),可以有效減少上述情況發生。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