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駐地記者徐平鴿 通訊員盧凱)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博士和梁小玲教授在臨床工作中,發現了1例眼睛內有活蟲生長的病例。研究人員對該病例進行了追蹤研究,收集到完整的結膜吸吮線蟲病臨床資料。2012年1月13日《柳葉刀》(Lancet)以特殊病例圖文報告形式發表了他們的病例報告。
本報訊(駐地記者徐平鴿 通訊員盧凱)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博士和梁小玲教授在臨床工作中,發現了1例眼睛內有活蟲生長的病例。研究人員對該病例進行了追蹤研究,收集到完整的結膜吸吮線蟲病臨床資料。2012年1月13日《柳葉刀》(Lancet)以特殊病例圖文報告形式發表了他們的病例報告。
據林浩添介紹,2010年10月,1例38歲的女性患者,因為感覺右眼有蟲子蠕動,到中山眼科中心就診。接診後,林浩添經過詳細詢問病史得知,患者眼睛出現不適症狀前3個月,在做農活時,曾有昆蟲飛進其右眼。醫生沒有發現該患者有其他全身或視覺症狀,也沒有其他疾病史。在裂隙燈檢查時,醫生發現,有1條活蟲正從患者右眼鼻側上瞼處的結膜向外爬行(圖A)。通過眼前段光學相幹斷層掃描進一步證實了其眼睛裏麵活蟲的存在(圖B)。
醫生對患者進行手術探查。當給患者右眼滴用丙美卡因局麻藥水時,醫生發現了患者眼睛裏麵生長有2條以上的活蟲(圖C,D)。醫生通過手術將患者鼻上方結膜下組織中的蠕蟲巢穴徹底清除。被清理出來的蠕蟲經過鑒定為結膜吸吮線蟲,且1條為雌性,2條為雄性。
手術後該患者的右眼蠕動感覺很快完全消失。經過半年隨診,沒有發現新的活蟲或蠕動感等不適症狀出現。
■研究者說
雖然結膜吸吮線蟲病病例不斷被發現,在我國已有數百例報道,但正規醫學文獻記載中卻幾乎為空白。在臨床發現該病例後,我們馬上拍攝了相關照片,在進行診治和隨訪的同時,記錄和保留了結膜吸吮線蟲病完整的臨床資料,包括臨床症狀、診治過程、圖片等。這些詳細、完整的臨床資料,使《柳葉刀》接受了該研究成果並予以發表。
■編後
臨床醫生要做一個有心人
相比動輒數年的大規模、大樣本研究,林浩添等的這一研究,看似微不足道,但作為單一病例的研究成果,在《柳葉刀》發表,也給眾多臨床醫生提了個醒:醫生要做個有心人。
這次發現的結膜吸吮線蟲,其實並不是首次被發現,100年前就已發現了。國內也已積累了數百例,但遺憾的是,這些病例資料,都沒有被完整保留,甚至沒有被完整地記錄。
林浩添卻做了一個有心人,身為白內障科年輕醫生,在門診偶然遇到這一病例後,立刻拍攝照片,留下第一手寶貴影像資料,之後對患者進行隨訪,並不斷將資料進行充實、總結。恰恰是這些完整的第一手資料,才是比較珍貴的。結膜吸允線蟲病的研究對臨床醫生的啟示是:有心的“小研究”也能出“大成果”。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