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打哈欠,周圍的人看到了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一起打。由於人們還沒有找到打哈欠為何具有感染力的確切原因,因此,這個問題至今仍然是個謎。哈欠還有其它一些作用,如可以鬆弛緊張、消除疲勞,放鬆肌肉等,飛機降落時打哈欠能幫助平衡中耳內的壓力。
一個人打哈欠,周圍的人看到了也會不由自主地跟著一起打。打哈欠真的會傳染嗎?
打哈欠為什麼會傳染(圖片來源:東方IC)
打哈欠會傳染的說法是正確的。光是看到、聽到或想到打哈欠,就可以讓人真的打起哈欠來。有趣的是,打哈欠不僅能通過視覺傳染,有時候就連聽到打哈欠的聲音,看到打哈欠的字眼,或者想到打哈欠的情景,都會不自覺地跟著打哈欠。說到這,你打哈欠了沒?
打哈欠是給大腦降溫
美國科學家近日公布了打哈欠的最新研究成果,打哈欠是人體用來自動調節大腦溫度的一種手段,當人的大腦開始過熱時,通過上頜竇的擴張和收縮讓清涼的空氣進入大腦,使大腦降溫。美國科學家哈克與蓋洛普提出的打哈欠“大腦降溫說”指出,人類的大腦和電腦有點相似,對溫度相當敏感,溫度一高就沒法高效運轉了,打哈欠相當於大腦的一個散熱器。由於疲勞和睡眠不足會導致大腦溫度上升,因此必須要通過打哈欠來降低大腦的溫度。
打哈欠是因為身體感到疲倦
也有人這樣說,打哈欠是因為身體感到疲倦,需要補充氧氣,所以直接以口鼻大量的吸入空氣,以獲得氧氣補充, 至於為什麼看見別人打哈欠,自己也會想打哈欠,有一種說法,據說那是人類下意識的生存競爭本能,因為當一個地方有人開始打哈欠,可能就向人暗示這個地方空氣〈氧氣〉快不夠用了,基於生存本能,人類下意識會提醒自己趕緊也吸上一大口空氣,以免當空氣〈氧氣〉不足的時候,自己無法呼吸到新鮮空氣, 因為求生是本能,是屬於下意識反應,所以即使是看到圖片也是會有反應,就像男生看到報章雜誌的清涼圖片,生理也是有反應,腦部受刺激暗示,物假亦真。還有這樣的說法:打哈欠似乎不隻表示人累了,它還有更為普遍的意義,那就是體內狀況的改變。研究顯示,當人累了、醒來,或其他時候當警覺狀態有所改變時,都會打哈欠。
頻繁打哈欠或為中風前兆
河南中醫學院一附院腦病科王新誌教授表示,打哈欠是人人都會有的生理現象,但老年人頻頻打哈欠就要重視了。特別是那些平常血壓高、動脈硬化的老年人,一旦出現頻頻打哈欠的現象,常常是中風的前兆。因此,當老年人頻頻打哈欠時應引起自己或家人的重視,及時就醫。
打哈欠為什麼會傳染(圖片來源:東方IC)
打哈欠為什麼會傳染呢?
許多種動物都會打打哈欠,幾乎所有的動物包括魚類、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在缺氧、疲倦或饑餓時都會打嗬欠,但是研究表明,打哈欠隻有人類和大猩猩這樣的高級靈長類動物之間才會相互傳染。神經生物學家們發現,隻有大腦皮層發達的脊椎動物,才有能力辨識哈欠,並且彼此傳染,這是“大腦高級意識和智力”負責的事情,是很複雜的社會行為,因為他們能夠了解同伴的想法,而且會在“移情作用”的影響下把同伴打哈欠的行為反映到自己身上,從而產生“連鎖反應”,跟著同伴重複同樣的動作。想到這,我們是不是應該為流口水、淌鼻血等不具傳染性而心懷感激呢?
打哈欠的特征是嘴巴張開深深吸一口氣,而下巴與全身的肌肉也跟著伸展開來。多年來人們以為,當肺髒周邊組織偵測到肺裏的氧濃度變低時,就會讓人打哈欠以吸入更多的空氣。但我們現在知道,肺髒不一定會偵測到氧氣的不足。而且,子宮內胎兒的肺髒雖還不能換氣,但胎兒已經會打哈欠了。此外,呼吸與打哈欠的動作受控於不同的腦區域;當位於大腦下視丘的旁室核氧濃度變低時,就會讓人打哈欠。
打哈欠為什麼會傳染(圖片來源:東方IC)
心地善良的人容易被打哈欠傳染
美國德雷克塞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史蒂文認為,所謂的打哈欠更容易發生在“移情”人群中,即那些喜歡將自己假想成他人的那些人。
為了驗證這一觀點,研究人員找來了一批誌願者觀看打哈欠的錄像。經觀察發現,接受此項實驗的40%至60%的人會受錄像的影響頻頻打起哈欠來,而有些人則絲毫不受錄像的影響。接著,專家對他們進行了心理測試,結果表明:不打哈欠的人屬於比較冷酷、堅定的人,他們不善於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相反,受到打哈欠錄像影響的人則屬於善良、敏感、容易博得別人好感的人。該結果正好解釋了為什麼精神病患者很少會被別人打哈欠所傳染,因為他們很難進行移情活動。因此現在又有了這樣一個結論:心地善良的人更容易打哈欠。
不過也有科學家做實驗證明,這種行為不會發生在5歲或6歲之前,美國康涅狄格大學的研究者則統計了120名6歲以下的幼兒,發現大部分孩子要到4歲以後才會被別人的嗬欠“傳染”。另外還他們還研究了30多名6至15歲的自閉症患兒,發現與同齡的正常兒童相比,自閉症患兒對別人的嗬欠也更加無動於衷。所以,在溝通與社交上能力不足的人,很可能不太受到嗬欠的傳染,而這些人也往往不善於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打哈欠為什麼會傳染(圖片來源:東方IC)
打哈欠傳染是種簡單的“情緒傳染”
按照“大腦降溫說”,打哈欠是一種大腦缺氧的自我保護方式,那麼,為什麼它又會傳染給別人呢?
南京腦科醫院老年神經科副主任、醫學博士張麗說,傳染性打哈欠和自主打哈欠的原因完全不同。她認為,看到別人打哈欠而跟著打哈欠,是一種簡單的“情緒傳染”,“每個人都會受周圍環境影響的,這就像看著別人笑也會情緒高興,看見別人哭也會悲傷一樣。而打哈欠會立刻表現出來,是因為這種舉動非常簡單,並且正常人不會用意念去阻止,所以很容易被傳染。”外國的神經學家對此也有過發現,他們說在“傳染性打哈欠”的時候,大腦的顳上溝會活躍起來,在眼睛和嘴部活動的感知過程中起作用。
關係越密切越容易被打嗬欠傳染
科學家們發現關係密切的人之間,越容易受被打嗬欠傳染。意大利比薩大學以及意大利認知科學和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用一年的時間收集了超過100名不同國籍的成年人,在意大利或馬達加斯加島的真實場景中打嗬欠的情況,然後他們開發了一個統計模型,來分析了被試者與其他人的關係、原屬國籍、性別以及打哈欠的情況。結果發現,打哈欠傳染在親人之間發生率最高,其次是朋友,然後是熟人和陌生人。這也再次印證了打哈欠被傳染是移情的一種形式,越是關係密切,人們越容易體會到其他人在壓力、焦慮、無聊或疲勞時的感受。
打哈欠為什麼會傳染(圖片來源:東方IC)
打嗬欠是一種從眾心理
還有人說這是心理學中的馬納姆效應,也就是人們的一種從眾心理。 其實人類一直都在尋找自己,但卻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一個人張大嘴打了一個哈欠,他周圍那些不打哈欠的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那些不打哈欠的人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如果讓一個人伸出雙手,掌心向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係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右手綁了石頭,向下墜。三分鍾以後,看他雙手的差距,距離越大,則此人受暗示性越強。
打哈欠為什麼會傳染(圖片來源:東方IC)
有三種理論認為打哈欠有感染力
這三種理論是:生理理論,厭倦理論,進化理論。
生理理論認為,打哈欠是大腦意識到需要補充氧氣的一種反應。打哈欠之所以有感染力,是因為在某個房間裏的每一個人很可能同時都覺得需要補充氧氣。打哈欠可能還會受外界因素的刺激,在很大程度上如同看見別人吃飯會感到饑餓一樣。
厭倦理論依據的假設是:如果每個人都覺得某件事情令人感到厭倦,就會打哈欠。但是這種理論無法解釋人為何在感到厭倦的時候打哈欠,除非人把打哈欠作為一種本能方式,用形體語言表達對某件事情不感興趣。
進化理論認為,人打哈欠是為了露出牙齒,這個行為是我們的原始祖先傳下來的。打哈欠可能是向別人發出警告的一種行為。鑒於人類的發展已經進入文明社會,用打哈欠的方式向別人發出警告已經過時了。
由於人們還沒有找到打哈欠為何具有感染力的確切原因,因此,這個問題至今仍然是個謎。
打哈欠為什麼會傳染(圖片來源:資料圖)
在搜索打哈欠圖片的時候找到了央視主播文靜的圖片,也許她當時是累,但誰知道當時是不是導播或攝像之類的人在下麵打哈欠的時候感染她的呢。
打哈欠有什麼作用?
哈欠還有其它一些作用,如可以鬆弛緊張、消除疲勞,放鬆肌肉等,飛機降落時打哈欠能幫助平衡中耳內的壓力。
另外,打哈欠還有利於養護眼睛,德國保健協會建議,長時間麵對電腦的人,如果想讓眼睛休息一下,打個哈欠當是最為方便和有益的。最佳的打哈欠方法是伸一伸懶腰,張開嘴巴,下巴左右移動,就像駱駝吃東西的樣子。
打哈欠,是人類身體的一種有益的生理性反應,不要認為在公眾場合下打哈欠有傷大雅,因而拚命予以抑製,也不要誤認為打哈欠是一種疾病信號,從而憂心忡忡,如果你不斷地想打哈欠,說明你疲勞了,應該適當地活動一下或休息。
如果大家累了,不妨打幾個哈欠來調節一下吧,順便看看旁邊有沒有被傳染的人!
打哈欠為什麼會傳染(圖片來源:東方IC)
為什麼人打哈欠時會流淚呢?
困倦的時候總會打哈欠連天。哈欠一打,眼睛裏總會淚水汪汪的,為什麼人打哈欠時會流淚呢?
人的眼淚時時刻刻都在分泌,在眼球表麵流動。可是平時分泌的淚液很少,而且是緊沿著眼球表麵和眼皮裏麵微細空隙中流動,所以,你不會覺得淚水在流動。
然而,在你眨眼的一刹那間,這些眼球表麵的淚水就被吸到眼淚的下水道——鼻淚管裏去了。別小看這條不太長的細管子,它卻是眼淚通到鼻腔的唯一要道。淚腺不斷分泌淚水,鼻淚管不斷排泄淚水,所以平時人是不會流淚的。
人在打哈欠的時候嘴巴張得很大,盡可能多地讓氣呼出體外,為的是呼出二氧化碳,吸進氧氣。隨著打哈欠的動作一股氣體有力地從嘴巴呼出。麵頰部、舌和咽喉部肌肉緊張收縮,這時口腔及鼻腔的壓力增大。鼻腔壓力增高的結果就會一時性地阻擋鼻淚管排泄淚水的工作,“下水道”不通,淚水流不下去,積在眼睛裏的淚水就越來越多。就會兩眼淚汪汪的,最後奪眶而出,流到臉上來了。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