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項目對運動員心理和情緒控製的要求很高。在賽場上,巔峰表現通常是電光火石一樣的事,但心理素質則是隱藏在背後的另外一場“競技”。不同的競技項目對興奮程度的要求不同。比如舉重、短跑等項目,需要的是臨場興奮和極強爆發力,但是射擊、射箭等項目則需要冷靜的大腦。
56公斤級舉重運動員吳景彪在回顧倫敦奧運會奪金失利時坦言,“不管怎麼調整,就是興奮不起來”;女子10米氣手槍金牌獲得者郭文珺則受益於“不興奮”,在不利情況下以超乎尋常的冷靜用最後一槍定勝負。
一場該興奮的比賽,不興奮可能會丟金牌;一場不該興奮的比賽,冷靜下來就可能取得好成績。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李娟教授說,奧運會比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心理的博弈和情緒的調整。
“不興奮”背後有啥說道
隱藏在背後的較量
“運動員在比賽前會有強迫性的‘不興奮’或強迫性的‘興奮’。”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汪衛東教授曾為北京奧運比賽選手提供專業心理診療服務,他說,體育項目對運動員心理和情緒控製的要求很高。在賽場上,巔峰表現通常是電光火石一樣的事,但心理素質則是隱藏在背後的另外一場“競技”。
“一名能贏得內心戰鬥的選手知道該怎麼去贏。”武警總醫院心理科主任許建陽撰文說,運動選手在比賽中會受到生理條件和體能狀況、技術及戰術、外在環境(如天候、場地、器材等)等因素的影響。其中,運動員最容易受臨場心理狀況的影響。過大的心理壓力不僅會影響運動員的成績,而且容易導致運動員受傷。
專家指出,不同的競技項目對興奮程度的要求不同。比如舉重、短跑等項目,需要的是臨場興奮和極強爆發力,但是射擊、射箭等項目則需要冷靜的大腦。
李娟說,賽場上的興奮與不興奮,涉及一個名詞叫運動心理學。體育項目離不開運動心理學的幫助,每個運動項目都與運動員的性格、能力和氣質等個性特征相關,所以競技體育離不開專業心理人員的參與。
“在所有體育項目中,可能射擊運動對心理素質要求最高。”中國科協新聞學會副會長趙致真說,射擊運動的隨機幹擾因素很多,運動員最寶貴的品格是氣定神閑和心無旁騖。射擊中,運動員舉槍瞄準時可以屏住呼吸,卻不能屏住心跳和血液循環,身材越高的運動員重心越高,越要隨時通過小腦來綜合視覺、內耳前庭和半規管傳來的信息,指揮肌肉骨骼係統確保身體的“靜力平衡”。足底壓力中心測試表明,運動員的重心軌跡始終處於晃動狀態,而訓練有素的選手能減少晃動麵積。因此,體育界一致認定,射擊比賽主要是“心理大賽”。其中心理、技能和體力負荷所占的份額為721。
賽場上的“克拉克現象”
曾19次打破世界紀錄的澳大利亞長跑名將克拉克從未登上奧運會冠軍寶座,這位“偉大的失敗者”臨陣忐忑的精神狀態被稱為“克拉克現象”。
類似的情況在體育賽場上並不罕見,15年來屢破世界紀錄的保加利亞女子氣步槍選手萊切娃連續4屆在奧運會上與金牌無緣。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美國名將埃蒙斯在男子50米步槍決賽的最後時刻,竟把子彈打到別人的靶位上。專家指出,許多著名神槍手飲恨靶場,並非因為技不如人,而是由於“心理疙瘩”。
專家指出,“克拉克現象”是不少頂尖運動員的魔咒,也是心理學家非常好的研究選題。這一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見到,比如一些平時學習成績很不錯的學生,一旦考試就發揮失常。
吳景彪在得知朝鮮運動員的出色發揮後,就沒能發揮出正常的水平。專家指出,適當的期望值增加,會提升興奮感,但一定要控製在合適範圍內。國內一些運動員承受的奪金壓力,已使得賽場上的一些意外和變化,成為壓垮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汪衛東說,很多運動員害怕比賽時緊張,在賽前很長一段時間就開始不斷強迫自己放鬆,這可能導致在比賽時無法達到應有的競技狀態;一些運動員則不斷要求自己達到比賽狀態從而易造成過度興奮,這種興奮如果能維持到比賽,就可能促進自己的發揮,若興奮無法維持到比賽時,或者在比賽時突遇挫折而將興奮打斷,則很可能造成比賽失敗。
美國著名精神醫學家哈裏·斯塔克·沙利文一直研究緊張和應激問題,他發現,心理素質多半是鍛煉出來的,而並非是天生的。
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克拉克現象”可以得到更多的啟示。賽場上的氣氛、比賽激烈的程度、比賽規模的大小等都會影響運動員的心理。趙致真說,任何緊張慌亂、畏怯焦慮等應激反應都會導致體內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傾瀉而出”,從而改變心跳頻率、呼吸幅度和神經肌肉狀態,影響身體的穩定平衡,甚至引起情緒失控和大腦“空白”。
打贏“對自己的戰爭”
連續10多年壟斷手槍速射金牌的德國運動員舒曼,被譽為射擊場上的“機器人”。與郭文珺一樣,舒曼能獲得這一美譽的原因,在於他在賽場上具有極強的心理穩定性。在激烈的賽場上如何能做到像舒曼這樣,打贏對自己情緒的戰爭呢?
李娟說,人作為有血有肉的“活體”,隻能在“動態”中維持平衡,因此,“穩定”是相對的,不穩定是絕對的。在賽場上,很多運動員選擇各種調節方式,幫助恢複到比賽最需要的心理境界。比如,常見的呼吸調節法,是運動員臨場處理情緒波動的一種心理調節方法,通過深呼吸可以使運動員情緒穩定下來。還有肌肉漸進放鬆法,是通過讓特定肌群收縮、放鬆,來降低肌肉的緊張。
汪衛東介紹,除了技術因素外,體育比賽的不確定性是運動焦慮產生的主要原因。動機強度與行為成功成倒“U”形關係,適度的心理壓力並不一定是壞事,反而能激勵運動表現。所以,幫助運動員樹立自信心,建立適當的期望值,是提高其賽場心理穩定性的有效途徑。
汪衛東說,運動員的心理狀態與運動員的個性、比賽經驗與期望、平時訓練與環境等因素關係密切。保持放鬆狀態下的適度興奮,而不追求所謂的“緊張”或者尋找某種故意的“放鬆”,才真正有利於比賽。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