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者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糖有“毒”且成癮,過量攝入糖類如同慢性自殺,建議人們應該像控製煙草一樣控製糖。這是對糖的“宣戰”嗎?那先讓我們“戰”前分析一番吧。
今年2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者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稱:糖有“毒”且成癮,過量攝入糖類如同慢性自殺,建議人們應該像控製煙草一樣控製糖。這是對糖的“宣戰”嗎?那先讓我們“戰”前分析一番吧。
誰攪亂了我們的甜蜜?
糖,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份量,想想那些好吃的糕點、菜品中,糖當然是扮演著重要且“正麵”的角色。然而,目前中國人逐漸攝入糖過量恐怕也正與此有關,可謂“萬物皆有毒,隻要劑量足”。
糖與充斥在目前中國人生活中的各種被曝光的有毒物質不同,它本身沒有毒,不引起中毒反應,且過多攝入糖分所導致的健康危害往往是慢性的,例如攝入過多糖分可導致肥胖症,還可能導致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相關疾病(表)。
好吧好吧,營養過剩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難道不已是婦孺皆知的事情了麼?這算得上是“毒”麼?算!在當代社會,非傳染性疾病已經成為大多數發達國家或地區的主要死亡病因,而吸煙、飲酒、不良飲食正是非傳染性疾病的三大罪魁禍首,不良飲食當然包括了過量攝入糖分。
當一些原始部落的族人仍需冒著被蜂群蟄咬中毒的危險攀爬高樹才得以尋獲點滴蜂蜜的時候,在世界的許多地方,人們似乎已經被糖的“毒性”給淹沒了。美國每年因代謝綜合征相關疾病損失的生產力高達650億美元,同時消耗醫保資源1500億美元——這真是令人憂傷的“甜蜜”的代價。
《自然》雜誌的文章中列舉了糖的“四宗罪”:不可避免性、有毒性、潛在成癮性以及對社會負麵影響。最終文章作者下結論為:應該將糖和酒精、煙草歸為一類損害人類健康的物質,並呼籲加強對糖的控製。
寫到此,筆者忽然心生雜念,小時候寫作文時經常用到的“心裏像吃了蜜糖一樣高興”之類的話,竟然與 “心裏像抽了煙一樣高興”相似,如此這般,我們斷斷不能再讓這樣甜美的話語出現在小學生作文裏了……
誰打翻了我們的糖罐?
以前吃糕點或水果時如果特別甜,我們總會喊:哎呀,簡直就是掉到糖罐裏了!但直到我來歐洲留學,才知道什麼叫做“甜到哀傷”。在西方的食譜中,糖確實占據了太大太多的內容。含糖的碳酸飲料對很多西方人而言就是日常飲用水;很多西方人在吃完正餐之後還能吃下幾根高糖含量的巧克力棒;他們在家裏做蘋果派、多納圈時,放糖跟放麵粉一般“肆無忌憚”……
雖然大多數西方國家都將食品熱量清楚標明在商品包裝袋上,但在這些國家飲食稍不注意就會能量過剩,這與食物含糖量過高有關,這也導致在這些國家,肥胖及其他代謝綜合征相關疾病到處可見。在北美,幾乎四分之三的人體重超重[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數據]。
中國目前的情況看似尚沒西方發達國家那麼糟糕,根據統計數據,從人均糖攝入量來看,中國還遠低於歐美國家(<100 g/d),但這也並不容樂觀。以中國人的傳統飲食觀念,許多菜係中糖不可缺少,同時隨著西式飲食的“入侵”,越來越多人逐漸開始被泡在糖罐子裏了。
特別應該引起注意的是,在中國經濟發達地區,肥胖、代謝綜合征等正在一步步地吞噬中國人的健康。目前我國成年人中已經有超過三成的人體重超重,而肥胖者也超過一成;在2004年,全國高血壓患病人數已達1.6億;而大中型城市的糖尿病患病率已接近10%。如此進行比較,我們得出非常“遺憾”的結論:我國在人均GDP尚離發達國家有一定距離的情況下,代謝綜合征相關疾病卻似乎有趕英超美的勢頭。
敢問“控糖”出路在哪裏?
既然我們已經明確了煙草、酒精和飲食是非傳染性疾病的關鍵原因,那麼當政府已經對酒精、煙草加強控製之後,似乎預示著:是時候向飲食(包括糖)宣戰了。
丹麥已經開始行動了。他們自2011年10月對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品征稅,並考慮將糖類食品也列入征稅範圍內。美國紐約也在最近推出了限製大杯含糖碳酸飲料銷售的政策。根據禁令,超過450毫升的大瓶或大杯含糖碳酸飲料應該從全紐約快餐連鎖店、食品車、體育場、電影院的貨架上消失。雖然,“食品高稅”遭到質疑,限製大杯含糖碳酸飲料銷售的策略看起來似乎也未必高明。但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問題:我們能夠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嗎?似乎不能。看著人類控製煙草和酒精走過的老路,我們也許確實很難對“控糖”感到樂觀。
盡管我們對於怎樣的飲食才是健康的,怎樣的生活方式對身體最有利已經有了很多科學的、係統的認識,但僅靠健康宣教的效果似乎並不顯著。就在正在進行的奧運會上,麥當勞、可口可樂依然是重要讚助商,他們依然淡定自若地通過體育競技向全世界兜售著巨無霸與含糖碳酸飲料。
此時,政策杠杆或許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產品消費。例如歐美國家對於飲酒以及吸煙的年齡限製,英國對吸煙場所有幾近苛刻的限定,我國在大眾媒體上對於吸煙影像的控製等等,這確實起到了切實的正麵作用。
由此看來,無論是經濟杠杆,還是政策杠杆,主動嚐試的態度總要比坐以待斃更切實際。
[北京大學醫學部 吳舟橋 供稿,感謝八爪網(www.bazhua.org)的支持]
■ 觀點
在亞洲,盡管每人每天糖的供能量少於837千焦耳,仍有高達10% 的人口是肥胖症和/或糖尿病患者,可能由於該地區飲食以高澱粉類食物為主。
——新加坡臨床科學研究所臨床營養研究中心 克裏斯蒂·亨利(Christiani Henry)
不應該把糖妖魔化,而應該提出均衡的飲食與運動管理方案,更好地為公眾健康服務。
——美國伯靈頓佛蒙特大學 薩利姆·阿裏(Saleem Ali)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