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育

Science聚焦中國高校改革

作者:何 嬙 來源:生物通 日期:2012-08-13
導讀

         8月10日,最新一期的《科學》(Science)雜誌以“With Eye to Innovation, China Revamps Its Universities”為題,探討了中國的高校體製改革的問題。“中國的領導人對嚐試新的本科教育模式,幫助學生發展他們的創造潛能充滿興趣,”紐約大學與華東師範大學共同創辦上海紐約大學的副校長Jeffrey Lehman說。

  8月10日,最新一期的《科學》(Science)雜誌以“With Eye to Innovation, China Revamps Its Universities”為題,探討了中國的高校體製改革的問題。

  近20年來,楊福家院士一直夢想著在中國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學。他的幻想終於有可能觸手可及。楊福家正在天津建立一所私立製文理學院,他希望能在2013年秋天招生入學。在建造他的新機構時,這位曾在1993-1999年擔任複旦大學校長,現已76歲的核物理學家正在收集來自西方頂尖大學的信息。這所尚未命名大學的學生將住進牛津風格的住宅式高校中,參加小班教學,並參與自組織的活動。楊福家還希望能夠糾正他所謂的“中國高等教育最大的問題”:他說大多數的中國高效過於專注於教導學生技能,而不是培養他們的個人發展。

  曾經,這樣的冒險行為在中國這個具有嚴格控製教育體係的國家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楊福家的計劃選在一個合適的時間提了出來。中國政府正在著手改革旨在培養出更有創意的畢業生。盡管天津的項目還未收到教育部發出的綠燈信號,它得到了作為天津人的溫家寶總理的支持。根據新華社的報道,溫家寶在今年春季時宣布政府鼓勵建立文理學院。自那時以來,天津市政府為學院提供了68公頃的土地。

  “中國的領導人對嚐試新的本科教育模式,幫助學生發展他們的創造潛能充滿興趣,”紐約大學與華東師範大學共同創辦上海紐約大學的副校長Jeffrey Lehman說。作為10年全麵大改的一部分,教育部正在重新考慮錄取過程,鼓勵高校塑造獨特的身份,提高基礎研究水平。今年早些時候一係列的部級指令呼籲更多地依靠私營部門和外國夥伴培養更全麵的畢業生,並促進中國的創新能力。

  在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開始改造和擴大高等教育體係。基於世界一流大學是綜合大學的理念,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下令將專業學院和職業學校合並為具有數萬名學生的龐大區域機構。招生如雨後春筍般增長從1999年的400萬大學生增長到了2010年的2200萬。但是高梯隊的外麵,標準卻在下降。“隨著飛快地步伐擴張質量變得深不可測,”香港大學的教育學者Gerard A. Postiglione說。

  與此同時,高中生的數量減少。2008年參與高考的學生數量達到1005萬,而今年下降到了900萬。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出國接受本科教育使問題變得複雜化。根據紐約市國際教育協會統計,在美國2010-2011學年中國大學生數量為5.67萬人,比往年同期增長了43%。

  最新的改革計劃將目標圖表繪製到了2020年,目標是使中國大學更加具有競爭力。這一次,重點在於嚐試新的高校而非鞏固現有的,並鼓勵舊的大學讓自己脫穎而出。公共機構品牌是一個整體的概念,Postiglione說。在北美許多中檔高校通過突出機構的曆史或學術實力領域成功地塑造出了自身的鮮明特色。

  中國希望它的高校同樣也能做到。有一家機構從開始就想要區別自身:新的上海科技大學在4月獲得了教育部的批準,準備在2013年招生,其目標是成為中國的加州理工大學,籌備組負責人Jiang Biao說。

  與施行新的本土機構一起,教育部批準了由國外大學牽頭的一些項目。其中上海紐約大學將在2013年秋季啟動招生,同楊福家的項目一樣,是建造文理學院。另一個是由密歇根大學和交通學院籌建的聯合學院。課程是仿照密歇根大學的,除了核心技術課程,學生將在倫理、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方麵接受培訓。管理者希望聯合學院將會有一天與美國的20歲頂級工程學院媲美,“學術事務副院長Robert Parker說。該學院擁有強有力的支持者。中國最高級別科學和教育官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今年早些時候以該計劃作為個案向其他學校傳播,鼓勵他們嚐試改革。

  最後Science指出目前中國高校改革仍麵臨著幾大難以逾越的障礙,第一是作為體係支柱的高考製度。第二是關於學術自由的問題。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