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患者女性,70歲。因左肩痛,伴雙手麻木3個月餘就診。影像診斷:第4~5、5~6及6~7頸椎椎間盤病變,雙側椎間孔狹窄,符合神經根型頸椎病。病例2:患者女性,57歲。因頸痛、頭暈半年餘,加重1周就診。影像診斷:第4~5、5~6及6~7頸椎椎間盤突出,第5~6頸椎水平脊髓受壓,符合脊髓型頸椎病。
病例介紹
病例1
病史 患者女性,70歲。因左肩痛,伴雙手麻木3個月餘就診。
影像診斷 第4~5、5~6及6~7頸椎椎間盤病變,雙側椎間孔狹窄,符合神經根型頸椎病。
病例2
病史 患者女性,57歲。因頸痛、頭暈半年餘,加重1周就診。
影像診斷 第4~5、5~6及6~7頸椎椎間盤突出,第5~6頸椎水平脊髓受壓,符合脊髓型頸椎病。
頸椎病的影像學特征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學影像科 許玉峰
點評
分類 根據受累組織和結構不同,頸椎病可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椎動脈型頸椎病,若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則稱為混合型頸椎病。
臨床表現 頸椎病臨床表現複雜,包括頸肩痛、頭枕部或上肢放射痛,上肢及手指麻木,體位性眩暈,甚者出現雙下肢僵硬,行走困難或癱瘓等。
影像學診斷 頸椎退行性病變是頸椎病的主要原因,影像學檢查可用於評估頸椎退變情況。X線平片上可見頸椎生理弧度改變、椎體邊緣骨質增生、椎間隙狹窄及相應椎體後緣增生後翹、鉤椎關節增生引起的椎間孔狹窄等影像學表現。
雖然X線平片不能直接觀察神經根、脊髓或椎動脈等組織結構受壓情況,但其觀察到的鉤椎關節增生及椎間孔狹窄,可提示相應神經根受壓的可能(病例1),而椎間隙狹窄及椎體後緣增生後翹,則提示相應水平脊髓受壓的可能(病例2)。
磁共振成像(MRI)可直接觀察脊髓及神經根等受壓情況,是頸椎病診斷的最佳影像學方法。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