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

抗癲癇藥可加劇癲癇患兒的維生素D缺乏

作者:佚名 來源:醫脈通 日期:2015-03-09
導讀

         2015年2月,《Pediatric neurology》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旨在評估那些服用抗癲癇藥物的癲癇患兒,其維生素D缺乏的發生率、相關的危險因素,及其血清維生素D水平的縱向變化。患兒在治療開始時的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水平平均值為31.1毫微克/毫升;而在研究的最後一次隨訪時,其這一平均值已顯著下降到20.2毫微克/毫升。

  2015年2月,《Pediatric neurology》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旨在評估那些服用抗癲癇藥物的癲癇患兒,其維生素D缺乏的發生率、相關的危險因素,及其血清維生素D水平的縱向變化。

  關鍵信息

   最近的一項研究,評估了143例服用抗癲癇藥物的癲癇患兒(平均年齡,7.4歲)血液中維生素D狀態的改變。研究者在抗癲癇藥治療開始、治療6個月和12個月時,分別為受試者進行了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水平的測定。結果發現,在治療開始和研究結束時,分別有56.6%和79%的受試患兒存在血清維生素D水平的不足或缺乏。患兒在治療開始和研究結束時的血清25-羥基維生素D的平均水平,分別為31.1和20.2毫微克/毫升。而以下變量似乎與患兒維生素D缺乏程度的相關性最大,即:多藥治療、治療時間較長(≥2年)、管飼,以及體重指數(BMI)≥第85位百分位數的超重等。

   研究者認為,維生素D缺乏在這些患兒中很常見。因而,及時識別其上述四種存在極顯著統計學差異的相關因素,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研究詳情

  該研究的受試者是在韓國釜山國立大學兒童醫院就診,並開始服用抗癲癇藥物治療的癲癇患兒。研究者在治療開始、治療6個月和12個月時,分別為受試者進行了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水平的測定。研究所使用的維生素D缺乏,和維生素D不足的定義分別為,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水平小於20毫微克/毫升,和血清25-羥基維生素D介於21~29毫微克/毫升之間。

  該研究的主要結果為,共有143例患兒納入了該研究,其中,103例為男性,40例為女性。這些患兒的平均年齡為7.4歲,平均隨訪時間為0.8年。在抗癲癇藥物治療開始、和最後一次隨訪時,患兒被認定為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比例,分別是56.6%(81/143例)和79%(113/143例)。

  患兒在治療開始時的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水平平均值為31.1毫微克/毫升;而在研究的最後一次隨訪時,其這一平均值已顯著下降到20.2毫微克/毫升。

  多藥治療(16±13.6毫微克/毫升)、≥2年的較長療程(23.5≥±9.1毫微克/毫升)、管飼(18.2±14.5毫微克/毫升),以及體重指數(BMI)≥第85位百分位數的超重(17±12.1毫微克/毫升)等,對於受試者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水平的縱向變化,有顯著的負麵影響。而患兒的年齡、發病原因、癲癇的轉歸,及其所用抗癲癇藥物的類型(酶誘導型vs非酶誘導型抗癲癇藥物)等因素,對於其25-羥維生素D水平的縱向下降,則沒有影響。

  該研究結果顯示,服用抗癲癇藥物的癲癇患兒,存在維生素D缺乏者的比例較高;這些患兒的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水平,在其治療開始與最後一次隨訪之間會有顯著的下降。而多藥治療、使用抗癲癇藥物的療程較長、管飼,以及超重等,與患兒血清25-羥基維生素D水平的縱向顯著下降獨立相關。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