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

麻醉醫生的三十歲之殤

作者:王愷凝 來源:現代健康報 日期:2015-03-27
導讀

和麻醉醫生緊缺相對應的是這個群體因過勞頻頻有人倒下。”應該重新製定麻醉醫生的編製標準“.嚴虹說,目前全國麻醉醫師協會正在積極推動按手術醫生來製定麻醉醫生配備比例,以期改變現狀。

  和麻醉醫生緊缺相對應的是這個群體因過勞頻頻有人倒下。3月4日,浙江一名年僅26歲的女麻醉醫生下夜班後猝死家中,連夜搶救無效身亡;半年前,解放軍304醫院麻醉科醫生嶽琦、江蘇省江陰市人民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李連峰接連猝死在崗位上。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全國約有15名麻醉醫生猝死,一半以上是三四十歲的青壯年。業內將這一現象稱為麻醉醫生的“三十歲之殤。”

  現場

  沒有麻醉醫生就沒有手術

  “你好,我是你的麻醉醫生。將保證你手術中安全無痛,請放心。”上周五上午10點,武漢市中心醫院第十二手術間,32歲的麻醉醫生馬璞準備麻醉前,對手術台上的患者說了這兩句話。前一句是消除陌生感,後一句是給患者信心。患者60歲,要做的是縱膈腫瘤切除手術,由於心髒不好,他有些緊張,不時問馬璞:“我怎麼還沒睡著?”馬璞輕聲安撫著他的情緒,並開始麻醉誘導。給與靜脈麻醉藥後,患者很快睡著了。

  接著,馬璞給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固定、動脈和深靜脈穿刺確保對動靜脈壓力進行實時監測。手術醫生完成調整手術體位、消毒工作後,馬璞在監測儀前坐下,觀察血壓、心跳、呼吸等數值向主刀醫生、胸外科主任陳寶鈞報告一切情況良好。

  手術開始了,在此期間,馬璞並不能閑著,他得時刻盯著監測儀,隨時觀察病人的各種情況。“血壓、心率、血糖、呼吸等生命體征都要保持正常水平,隻要出現異常,麻醉醫生就要用藥物調整。”該院麻醉科主任嚴虹說,麻醉醫生要不停巡視自己這片領地,保證它不出任何錯誤,精神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沒有麻醉醫生就沒有手術。”陳寶鈞告訴記者,如果麻醉不到位,外科醫生哪能為病人切割縫合,“他們相當於半個手術醫生,是幕後英雄。”

  現象

  穿梭於手術室間進行“車輪戰”

  上周四,武大人民醫院的麻醉醫生董全玲一天做了7台手術麻醉,直到晚上12點才下班,第二天她依然得準時出現在手術室。“這不算什麼,最多的一天我做了21台手術,兩個手術室間來回跑,計步器顯示走了十萬步。”董全玲把這叫“車輪戰”.

  “車輪戰”,這是武漢市大部分三甲醫院麻醉醫生的工作常態,他們除了要負責手術室的手術,還要負責門診手術、無痛胃腸鏡以及雜交手術等手術室外門診。去年一年,中心醫院僅南院區就做了將近4萬例手術麻醉,全部由這個院區的28名麻醉醫生負責,平均每人每年要處理近千台手術麻醉。相對正常工作,更難以忍受的是長時間夜班,在同濟、協和、武大人民醫院等醫院,連續24小時、48小時上班的麻醉醫生屢見不鮮,一個夜班常有連續十幾台的急診手術。

  不過,和超負荷工作量相比,精神高度緊張是麻醉醫生更大的“敵人”.董全玲曾經做過一個高敏體質患者的麻醉,一針下去,病人的血壓直線下降,心髒驟停,她和另外6名麻醉醫生搶救了十分鍾,總算將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來。工作量大、壓力大、見不到陽光、麻醉廢氣等統統都在侵蝕麻醉醫生們的健康,讓他們過早地患上心髒早搏、高血壓、頸椎病、骨質疏鬆等疾病。近兩年來,全國有15名麻醉醫生因長期過勞猝死,一半以上是三四十歲的青壯年。

  誤區

  麻醉絕不是打一針就完事

  可是,麻醉醫生的社會認同感卻和他們在手術中的重要地位嚴重不符。對於麻醉醫生頻頻猝死的現象,不少市民不解:“打一針就完事,麻醉醫生怎麼這麼累?”

  即使是在醫學高度發達的美國,也曾對麻醉醫生有這樣的誤解。在一場電視辯論中,絕大多數嘉賓一邊倒地支持給麻醉醫生降薪。出席這次辯論會的麻醉醫生說了一句麻醉界廣為流傳的名言:“其實我打這一針是免費的。”嚴虹解釋,“他的意思是麻醉醫生的薪水來自於打完針後觀察病人。每台手術,麻醉醫生需要監測的指標高達20餘項,包括呼吸監測循環監測、失血量監測、氧飽和度監測、凝血功能監測等生命體征。手術結束後,麻醉醫生也不能休息,得忙著調整藥物讓患者恢複生命體征,患者蘇醒後,麻醉醫生還要繼續監測半小時左右再把患者送回病房。

  而且”免費“的那一針本身也是個技術活。嚴虹說解釋道,什麼情況的病人用哪種麻醉方法,用多少量,手術過程中該用什麼藥物,會不會有影響等等問題,都有一套嚴格的操作程序。尤其是一些高敏體質的病人,藥物過量或者搶救不及時,很容易讓病人雪上加霜,甚至有生命危險。

  呼籲

  麻醉醫生亟須擴大人才隊伍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武漢常住人口為1100萬人,即每百萬人才配備1.1名麻醉醫生,遠遠低於歐美每萬人即配備2.4名麻醉醫生的標準。

  ”我國麻醉醫生的配備標準不是按人口來算,而是按手術台,1:1.5,即兩個麻醉醫生對應3個手術台。“嚴虹告訴記者,這個標準是建國初設立的,隨著手術量越來越大,麻醉量也越來越高,這個比例已經不科學了。另外,麻醉學人才青黃不接也是麻醉醫生短缺的一大原因。由於麻醉醫生首先得是”全科醫生“,因此我國僅有中國醫科大、山西醫科大、徐州醫學院等少數醫學院開設了麻醉係,其他院校都是先通過五年本科學習,讀研時再選擇是否從事麻醉方向。不過,願意選擇麻醉方向的學生寥寥無幾。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醫學院去年的本科畢業生,都分別隻有十餘位學生選擇了麻醉方向。多位麻醉醫生表示,社會地位上,病人隻記得外科醫生;收入上,麻醉醫生的待遇在所有臨床科室之下。

  ”應該重新製定麻醉醫生的編製標準“.嚴虹說,目前全國麻醉醫師協會正在積極推動按手術醫生來製定麻醉醫生配備比例,以期改變現狀。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