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管理

用科學發展觀凝聚醫改共識

作者:韓璐 孫夢 來源:健康報 日期:2012-11-12
導讀

將科學發展觀列入黨的指導思想,是十八大報告最大的理論亮點和曆史貢獻。“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把黨的指導思想轉化為推動衛生事業發展的精神力量、實踐能力、自覺行動。”衛生部醫管司司長張宗久在談到學習十八大報告的體會時說。
  當前醫改進入“深水區”,改革難度不斷加大。將黨的十八大視為凝聚改革共識的新起點,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通過深化改革破除製約科學發展的體製機製,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成為衛生行業的共同期盼。

  將科學發展觀列入黨的指導思想,是十八大報告最大的理論亮點和曆史貢獻。“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必須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把黨的指導思想轉化為推動衛生事業發展的精神力量、實踐能力、自覺行動。”衛生部醫管司司長張宗久在談到學習十八大報告的體會時說。

  當前醫改進入“深水區”,改革難度不斷加大。將黨的十八大視為凝聚改革共識的新起點,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通過深化改革破除製約科學發展的體製機製,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成為衛生行業的共同期盼。

  ■不動搖:改革仍需延續深化

  “科學發展和改革創新給中國人民帶來了豐衣足食的好日子,改革停頓和倒退是沒有出路的。”十八大代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衛生局副局長劉俊芳說,3年前醫改方案出台時,恰逢國際金融危機,我國不僅沒有減少醫療衛生支出,反而大幅度增加投入,把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係建設、人才培養和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作為擴大投資、振興經濟的重要領域,把降低群眾醫療衛生負擔作為擴大內需、調整結構的戰略性選擇。3年時間裏,醫改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雖然還麵臨各種挑戰,但經過多年實踐,堅持科學發展、勇於變革、勇於創新的信念已深入人心。

  十八大代表、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楊寶峰說,10年時間裏,我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為進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我們為什麼能創造這樣的奇跡?正是因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樣,在深化醫改的道路上,我們也要繼續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考慮到我國醫藥衛生投入相比世界許多國家仍然較低的現實,必須大力發展民族醫藥事業,保證質優價廉的基本藥物充分供應,最大限度地降低群眾就醫成本。同時,應繼續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製”的原則,大力發展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促進大型中心醫院與基層醫院結成姊妹關係,把一些技術過硬、百姓信得過的醫生適時派到基層、社區,使基層有能力分流更多患者,從根本上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緩解。

  張宗久認為,十八大從新的曆史起點出發,針對現階段我國發展麵臨的突出矛盾,圍繞人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從戰略全局上對我國改革發展作出規劃和部署。就公立醫院改革而言,當前改革仍是對既往改革發展的延續和深化,接下來重點要完成三項任務:完善和發展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的宏觀資源配置體係,形成國家和區域性醫療中心,提高縣級醫院服務能力,在服務體係內部建立上下聯動的分工協作機製;完善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微觀分配機製,建立競爭性的人事製度和激勵性的分配製度,提高醫院支出中人員經費支出的比重,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健全基本醫療保障製度,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醫保對公立醫院的激勵約束機製。他認為,改革將推動公立醫院轉變發展方式,從規模擴張型轉向質量效益型;轉變管理模式,從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轉向精細的信息化管理;轉變投資方向,從投資醫院發展建設轉向擴大分配,提高醫務人員收入水平。

  ■不懈怠:無懼“改革深水區”

  “啟動醫改後,國家密集出台了許多改革措施。作為醫改的主力軍,醫務人員承擔了很多改革任務,時間長了,可能會出現疲憊和麻木的心理。十八大報告提出‘不懈怠’,正是提醒大家要保持改革初期的銳氣、信心和熱情,鞏固來之不易的改革成果。”北大人民醫院院長王杉說。

  醫改要順利闖過“改革深水區”,不僅需要科學的頂層設計,更需要先行者選好改革突破口,勇於創新,大膽實踐。近年來,北大人民醫院在推行先診療後付費、誌願者服務進醫院以及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進行資源整合、成立醫療服務共同體等方麵都做了不少“敢為人先”的探索。王杉表示,這些改革一直在堅持,更在不斷深化。“改革的成果還比較脆弱。我們不僅不能鬆勁,還要定期對改革措施進行梳理,及時總結哪些是要堅持的,哪些是不適合的,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鞏固來之不易的成果。”

  在大醫院試水醫藥分開,成為2012年北京公立醫院改革的最大亮點。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家庭醫學學院教授高星說,改革是按照“患者負擔不增加、醫院收入不減少、政府能承受”的原則實施,對醫院收入進行總量平移、結構調整,取消藥品加成、掛號費和診療費,設置醫事服務費,讓80%以上的普通門診患者減輕負擔,同時合理體現技術勞務價值,引導患者分級就診。(下轉第3版)(上接第1版)

  高星表示,在大型公立醫院,如何兼顧自身發展和患者需求已成為最大的課題。北京今年啟動的法人治理運行機製改革,正是為了探索一種管理機製,讓公立醫院花好納稅人的每一分錢。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後,醫院的工作機製會隨之發生改變,醫院理事會要聘用外部理事,特別是要吸收社區居民參加,使醫院在重大決策時不僅要考慮自身的發展,還要突出如何更好地服務社會。通過法人治理結構的變化,使醫院形成決策、執行、監督三權分立的運行新機製,激活醫務人員的勞動熱情,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醫院不再追求創收,而是要求醫務人員增加服務數量、提高質量,並開始研究如何通過精細化管理提高運行效率。

  ■不折騰:不急功近利不倉促上陣

  如果說不動搖是方向問題,不懈怠是態度問題,那麼不折騰則是能力問題。談到學習十八大報告的體會,衛生部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於德誌認為,推進醫改不僅需要勇氣,更需要科學決策的能力。如果不堅持科學發展觀,為凸顯政績而急功近利,那麼隻會造就無法使百姓真正受益的形象工程;如果遇事不做調查研究、不做可行性分析、不計算發展成本,就不顧條件倉促上陣,也隻能成為浪費公共資源的瞎折騰。

  於德誌說,以科學發展的要求來衡量醫改,醫改就必須綜合協調,改革效果必須多方共贏。比如,有的地區在改革中過多關注醫療費用控製,卻沒有把醫療服務質量放在首位,而服務質量和費用控製必須同時推進,沒有質量的控費是毫無意義的,這就需要支付方式改革和臨床路徑管理的同步推進。再如,改革在維護群眾健康利益的同時,也必須保障好醫務人員的合理利益,如果用犧牲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去換取公益性,那麼改革則是不可持久的。雖然單獨看每項政策都不錯,但如果不能很好地配合,改革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相互抵消。

  於德誌說,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支付方式,應該針對不同的醫療服務和醫療機構實行不同的支付方式。傳統的支付方式是按項目付費,容易滋生過度醫療,而患者和醫保則承擔了所有經濟風險;而在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總額預付製等新的付費方式下,經濟風險開始發生轉移,過度醫療成為醫院的成本。其中,總額預付製是將全部經濟風險都壓給醫院承擔,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可能會導致醫院減少服務提供,增加醫療風險,必須慎重使用。

  推進改革不僅需要科學的決策,還需要科學地組織實施。於德誌表示,中國之大,地區差異十分明顯,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尤其涉及民生問題的改革,更要把握好節奏,積極穩妥地推進。各項事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十八大報告提出的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衛生事業也不例外,應時刻牢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精髓。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