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育

“醫學新東方”的崛起與折射

作者:桂克全 劉玉華 來源:健康界 日期:2015-10-20
導讀

         “相較國內,美國的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培訓要規範許多。無論是大醫院還是小醫院,他們培養出來的醫生80%是一樣的。這就好比麥當勞快餐店,不管處在什麼位置,其供應的產品和質量不會有太大差異。在李嘉華看來,建立規範化的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培訓體係乃中國醫療的當務之急。”

        六七年前,赴美行醫對於絕大多數的中國醫學生而言仍是遙不可及的事,相關信息的匱乏及高高的考試門檻把眾多有誌者拒之門外。現在全國各地卻有不少醫學生和年輕的醫生正在躍躍欲試。這種轉變的背後,有一支不可忽視的推動力量--百歌醫學。它被業內人士戲稱為“醫學新東方”。當然,批量醫學生赴美行醫的背後,也折射諸多亟待我們思考的問題。

        金湖聚義

        說起百歌醫學,不得不提及美國執業醫師考試(USMLE)。取得USMLE考試的好成績,是獲取在美行醫資格的前提。這是曾被中國醫學生譽為“世界最難”的考試:試題靈活,內容廣泛,常以病例形式出現,貫穿入院到出院的整個診療過程。

        USMLE分三個階段進行,其中第一階段的考試長達7小時,共322道題,每道題至少考察2個知識點,且題幹之長對英文閱讀速度要求極高,可謂是USMLE一個令人頭疼的攔路虎。。“這對出題水平要求非常高,不再是劃書、劃重點,而是來自出題者的臨床實踐和思考,然後將其轉化成考題”,很多人總結道。但是,隨著百歌醫學的誕生,更多中國醫學生看到了通過USMLE的希望。

        百歌醫學創立於2007年,是專業麵向國內外華人醫學生/醫生提供USMLE輔導的培訓機構。目前已培訓過1000餘名醫學生/醫生,並協助在十多個城市創建USMLE討論組。事實上,百歌醫學是由幾名年輕醫學生和醫生“忙裏偷閑”而創建。它起源於北京USMLE討論組(BUG)。

        2007年暑假,一場在北大醫學部舉行的USMLE講座吸引了李暘、李嘉華在內的眾多醫學生和醫生。這場講座向中國醫學生描繪了一幅在美行醫的美好藍圖,使不少人怦然心動。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他們卻沒有頭緒。

        李暘,百歌醫學創始人,北京必優記教育谘詢有限公司法人,北京和睦家醫院外科醫生(新浪微博:@和睦家李暘_百歌醫學)

        李嘉華,百歌醫學創始人,先後畢業於北大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和美國南加州大學係統生物學博士,現為美國內科住院醫師(新浪微博:@大內科李嘉華_百歌醫學)

        會後,當時為北京和睦家醫院的年輕外科醫生李暘生出個主意:何不成立一個USMLE討論組,大家互幫互助,借此改變以往各自孤軍奮戰、信息溝通不暢的局麵?經過幾次預備會議,7名年輕的醫學生/醫生相約在一家名為“金湖茶餐廳”的地方見麵。李暘毛遂自薦擔任組長,當時還在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專業讀書的李嘉華被推選為學術總監,作為學習上的開路先鋒。

        該茶餐廳後來成為討論組的據點。自成立之日起的一年多時間內,每周六或周日下午一點至晚上八點,他們都會雷打不動地聚集於此,就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展開激烈討論,共同摸索一條準備USMLE的有效學習方式。後來他們戲稱此為“金湖聚義”。

        每次討論的氛圍異常活躍。李暘將此場景喻作“自由搏擊”,沒有招數套路。“在這種充滿學術氛圍的討論中,大家沒有年資差別,沒有畢業院校的區別,不分門派,都抱著求知、求真的態度討論,禁止說‘這是臨床常規’、‘這是臨床常見表現’等夾雜以上壓下味道的字眼。”與李暘一樣,創始人之一的李嘉華也是自由討論的倡行者。

        由少數人自發建立的討論組到規模化發展的轉折始於2008年5月。當時,百歌醫學開路先鋒之一的李嘉華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參加了USMLE考試(Step1),取得當時少見的高分──258分。得知這個成績當天,全小組的人都由衷地興奮,心想他們終於找到了適合中國學生準備USMLE的學習方法。此後,小組的同學接二連三的取得了USMLEstep1的高分。此時,李嘉華開始思考如何將個人經驗轉化為標準的學習模式。後來,李暘做了一個開創性的研究--回顧李嘉華和其他高分獲得者的考試經驗,譬如:他們在某個階段看了什麼書,做過什麼試題,最終取得了怎樣的成績……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總結,形成了第一版《USMLEStep1學習考試路標係統》。他們將這套方法用到其他考生身上,他們同樣取得了高分。由此證明,他們研發出的這套係統不僅適應於“學霸”,同樣適應於大多數考生。

        找到“複製”USMLE高分的秘訣後,如何將這種模式傳遞開來成為新的問題。公益、高質、可持續發展三者難以兼得:公益又高質量的學習小組往往隨著考取USMLE高分的“牛人”離開而麵臨解散;公益而兼顧可持續發展的小組常常因難以留住人才而難以保持質量。最後,李暘、李嘉華和其他百歌醫學創始人決定離開BUG,創辦百歌醫學,走高質、可持續發展的商業化道路,並用商業價值反哺公益性質的全國各地討論組。

        愚公移山

        李暘和李嘉華將百歌醫學初期開拓中國市場的過程,比喻為“愚公移山”。

        2009年5月,一直處於地下活動狀態的百歌醫學在北京大學醫學部做了第一場公開講座。他們試圖說服這群醫學生:在中國參加USMLE考試,取得好成績後,就可實現赴美行醫夢。但當時相信他們的人寥寥無幾。因為眾多赴美行醫的先例均是先在美國做基礎研究、取得綠卡後再開始準備USMLE。再加之考試難度之大,以及之前曾有學生被“皮包公司”騙過的慘痛經曆,導致當時隻有極少數人覺得此方法可行。且他們中的大多數覺得自己可以自學,並不需要培訓和小組討論。

        後來,百歌醫學又派代表去首都醫科大學做宣講,但他們發現此路照樣難以走通--許多學生連USMLE都沒聽說過。

        “山窮水盡”之時的一次意外思考,讓百歌醫學“柳暗花明”。

        國內醫學生為何如此“頑固不化”?李暘、李嘉華等人開始思索其中緣由。他們發現,在國內個別網站上,經常有人給抱有赴美行醫想法的人“潑冷水”。這群人隻對USMLE淺嚐輒止,甚至根本沒有嚐試過,便以一種權威的方式告訴讀者:這條路不可行!

        為了引導一種積極、樂觀的輿論,百歌醫學自然想到要建立自己的網站。當時他們缺乏專業人員和資金,於是想到了免費社交平台──博客。

        2009年6月,李嘉華,李暘在搜狐網站開通博客,從此百歌醫學啟動了開拓中國市場的過程。

        當時,他們采取了兩種策略:一方麵,向想要參加USMLE的人強調個人自學的時代已經過去,要在美國取得成功,建立人脈很重要;另一方麵,則通過博客廣聚人才,並鼓勵參加USMLE的人加入到他們的博客中學習和分享經驗。

        那時,李嘉華、李暘的個人博客以及BUG的官方博客文章量和點擊量最多。不少人從他們充滿真情實感的文章中獲得了動力,並在上麵分享自己的感受。就這樣,百歌醫學逐步培養了第一批追隨者,並嗬護了這一批人的成長。

        冰雪融化,春天來臨。隨著百歌醫學第一批人成功Match美國住院醫消息的傳開,市場開始蘇醒,醫學生的想法開始變得激昂。多年來,麵對醫學生們的陣陣質疑,百歌醫學終於交出了滿意答卷。多年的磨礪,也讓百歌醫學從一株“幼苗”長成了一棵“大樹”。

        回顧百歌醫學6年多來走過的曆程,李嘉華感慨萬千。2007年10月7日,百歌醫學討論小組BUG成立。也正是那一天,李嘉華遇到他一生中重要的合夥人李暘。他們一起走過了一段艱難的創業歲月。2008年5月,作為開路先鋒,李嘉華率先參加USMLE並取得了258分的好成績。隨後他們開發了USMLE路標係統,找到中國考生取得USMLE高分的秘訣。2009年初,百歌醫學經過組內兩派人激烈辯論最終確定商業化運營之路。2009年7月,李嘉華去了美國洛杉磯攻讀博士,百歌醫學開始了中美兩線運轉。中美時差十幾小時,每次開會總有一方人是在半夜兩三點“挑燈夜戰”。

        在百歌醫學商業化運營的頭兩年,每期參加他們培訓班的學生可謂“鳳毛麟角”。那時,他們一分錢掰成兩半花,能自己幹的事都親手幹,能動用的關係會想盡辦法動用。李暘事後對於百歌醫學最引以為自豪的一點便是:創業至此,沒有一個人是全職的,沒有一個人投入過一分錢的創業啟動基金。百歌醫學是真正的白手起家。

        還有一件事情令李嘉華印象深刻--第一次分紅。當時,李暘把每一位股東的分紅換成一張張精確到分的鈔票攤在桌麵上,拍了一張照片發給每一位股東。看著這張有意思的“鈔票圖”,李嘉華非常興奮,因為這是與他之前所看到的賬目上的數字截然不同的視覺衝擊。盡管錢的數額不及每個股東們自己本職工資的零頭,但能贏利證明:這種商業模式是成功的。

        迄今為止,他們共舉辦了五年的USMLE考試培訓班,,每期參加的人數在穩步上升。目前百歌醫學培養出的成功Match美國住院醫的人數已有10餘人。這個數字並不高,這是因為參加完整的USMLE考試最快需要3年多時間,而目前絕大部分考生還處於中間階段。據李暘介紹,與十多年前的中國USMLE考生相比,現在參加USMLE的人群要年輕15歲左右。

        2013年11月20日,百歌醫學在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舉行的有關USMLE的講座

        遠走高飛的背後

        在百歌醫學助力中國醫學生實現“美國夢”的同時,難免有人質疑其造成中國醫療人才流失。對此,李嘉華予以否定,理由在於:中國醫療人才流失的渠道有很多。每年畢業的中國醫學生有大量找不到工作或選擇改行,而通過USMLE培訓並在美國行醫的人屈指可數。

        這一觀點從媒體既往報道也可以得到驗證。據2012年《中國青年報》報道,中國每年60萬醫學專業畢業生中就有50萬轉行。醫學教育這種“廣種薄收”的嚴峻形勢令人堪憂。

        在李嘉華看來,幫助中國醫學生走出國門是為中國醫療儲備一隻新力量。一方麵可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明確今後的學習方向,幫助他們成長;另一方麵,隨著中國人健康需求的增加及老一代醫生的退休,中國醫療市場對醫生有著更高的要求。接受過國際標準醫學訓練的中國醫生會成為中國醫療市場的新生力量。

        實際上,在每一個“美國醫療夢”的背後,既反映了年輕醫生對成才和實現自我價值的追求,也折射出他們對中國現有醫生培養體係的諸多不滿、失落與無奈。

        作為新一批赴美行醫的典型代表,李嘉華很早就產生了赴美行醫的想法。李嘉華最初是被國外直白、明了的英文醫學教材所吸引。後來他了解到美國的住院醫師培訓非常規範,於是產生了想獲得更好培訓的願望。進入臨床實習後,許多現實問題擺在他麵前:醫生待遇低、缺乏職業尊嚴,醫患關係緊張導致醫生培訓機會越來越少……所有這些因素加起來,“赴美行醫”強烈地吸引了他。

        “那麼,最終的解決方法是通過USMLE考試。”李嘉華告訴健康界,“標準的培訓、合理的報酬、有成就感的工作,廣闊的職業空間是美國住院醫培訓的吸引力。除了待遇、地位等因素,成才是醫學生的最基本需求,但目前中國的醫生培養體係卻難以滿足他們這一基本願望。比如,很多人感到在中國要5~10年才能學會的東西,在美國僅需3~5年就能掌握。”

        廣東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綜合病區主任謝汝石表示,目前他的大學同學中約有1/3在國外,絕大部分做了醫生。當初他們選擇去國外的最大動力是為了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盡管他們當時在中國做醫生的待遇、地位等各方麵條件都已經頗為不錯。

        在謝汝石看來,懸殊的收入差異也是中國醫學生/醫生赴美行醫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美國教學醫院的專科醫生年收入約20~30萬美元。以這一收入買一棟房可謂輕而易舉。相較之下,以中國專科醫生現有工資,短期內買一套房仍非常艱難。

        據謝汝石介紹,他出國的同學大多留在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當初他們是通過留學、考證等方式去的國外。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是已經在國內做了一段時間醫生後選擇離開。

        他們在國外主要從事幾下三種工作:1.大醫院裏某一行業的專家;2.自己開診所或與他人開診所;3.科研工作。其中,第一種人活得輕鬆自由,第二種人掙錢最多,但也最辛苦。他有一同學開了三四家診所,年收入三四百萬美元,但由於擔心病人流失,手機24小時都得開機。第三種人則大多是因為沒有取得美國執業醫師證書。這部人相對較少。

        目前在美行醫的華人醫生狀況如何?美國醫學會-國際醫學畢業生(AMA-IMG)部理事會於2010年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醫學畢業生在美國行醫的人數為5375人,在美國的整個國際醫學畢業生中占2.4%。另據華人醫生數據庫顯示,北京大學醫學部、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是國內向美國輸送最多醫學畢業生的學校。這些在美行醫的華人大多在醫療團體、大學、醫院任職,自己開業的較少。

        被業內不少人士熟知的美國馬裏蘭州立大學附屬上切薩匹克醫療係統(UCSH)急診醫生肖鋒,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那-香檳分校醫學院臨床副教授、神經內科副主任王明濤就是在美行醫華人的典型代表。

        肖鋒(新浪微博名:Dr_XiaoUS)

        肖鋒,北京協和醫院急診醫學碩士學位畢業,1991年前往美國,在美國匹茲堡大學從事了3年研究工作,隨後通過USMLE考試Match上美國的住院醫生。如今,身兼美國馬裏蘭州立大學附屬上切薩匹克醫療係統急診醫生和北京和睦家醫院特聘急診醫生的肖鋒,時常往返於中美之間,並與國內同行就急診醫學發展等問題展開深入交流與合作。

        王明濤(圖片來自@美國王明濤醫生)

        王明濤,於1989年取得美國心血管病學會的獎學金和新澤西醫學和牙科大學的邀請信後飛往美國。由於簽證問題,他隻得一邊在實驗室工作,一邊準備USMLE考試。最終,他花了約4年的時間考完USMLE,Match上美國住院醫師。如今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那-香檳分校醫學院擔任臨床副教授、神經內科副主任的王明濤,創立了自己的診所,實現了按自己意願行醫的夢想。

        亟待中國改變

        在李嘉華看來,建立規範化的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培訓體係乃中國醫療的當務之急。正是因為這種培訓的不規範,導致中國醫生水平參次不齊,拉大了醫院之間的差距,加劇了中國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均衡,阻礙了中國醫療體係的優化和發展。

        這種不規範表現在:1.醫生水平受限於受訓醫院及其科室的水平,醫院好、科室強則培養的醫生水平高,反之則低;2.醫生水平與帶教老師關聯甚密,且其受訓質量還與“運氣”有關,若帶教老師是科主任的“對頭”,受訓醫生的成長很可能大打折扣。因此,中國的醫院科室能培養出一些非常優秀的人,卻也有很多不夠理想;3.政府投入醫生培訓的費用較少,大多由醫院自行承擔,好醫院經費充足,資源豐富,因此渴望進入好醫院培訓的人特別多,背後甚至頻頻出現“走後門”的現象,進入培訓階段,有的醫院在培訓方麵“不夠用力”,讓受訓醫師產生“被剝削”的感覺。

        “相比之下,美國的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培訓要規範許多。無論是大醫院還是小醫院,他們培養出來的醫生80%是一樣的。這就好比麥當勞快餐店,不管處在什麼位置,其供應的產品和質量不會有太大差異。”李嘉華感歎。

        那麼,在美國的住院醫師培訓過程中,其規範化有哪些體現?

        李嘉華解釋道,首先,大醫院和小醫院的培養目標、培養模式、教學方案,以及教學內容都一樣。從培養目標而言,無論醫生最初水平如何,培訓後需達到什麼樣的要求每個醫院均有明確規定,並嚴格照此執行。從培訓內容而言,每個科的培訓課程均按照當前最通用的標準進行。這保證美國的住院醫師水平較穩定和均衡。

        其次,自大學教育至畢業後的整個培訓過程,美國疾病的診療均以指南為準則。比如,某一疾病的診療,第一步該怎麼做,第二步該怎麼做,指南均有明確要求。這保證受訓醫生從一開始學習時,其根據指南做出的臨床決策與主任或教授說的基本一致。同時,也保證他們操作時約有70%的概率不會把病人治壞,從而既保障了病人的安全,也使住院醫生能夠拋開年資等方麵的因素,獨立思考,診療病人。至培訓結束後,他們對某一疾病的國際規範診療流程了然於胸。

        在貫穿醫療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畢業前的教育同樣不容小覬。在謝汝石看來,對於醫學這一經驗學科,注重科研論文,忽視臨床技能培養的評價體係無異於本末倒置。

        每年到見習或實習的時候,都有不少學生因忙於考研考博,或畢業做科研、寫論文,而無暇見習或實習。然而,就是在這種醫療教育體係下,博士一畢業卻可獲得中級以上職稱。“如果醫學生連見習、實習的機會都沒有,這樣培養出來的醫生能看病嗎?”謝汝石說。

        他還帶著些許無奈地評價,現在國內的醫學生培訓走的都是八股的東西,活的東西很少。可醫學非常依賴經驗的積累,每個人的病情與書本上所說的均存在差異,醫學生隻有親眼看過、親手做過才能明白其中的緣由,懂得如何去處理,否則麵對一個活生生的病人,隻憑著書本知識,叫他如何下刀?

        有著多年創業經驗的李嘉華,卻從中國現有醫生培養過程中所存在的諸多問題中看到了商機。堅定百歌醫學要做中國醫學教育“引領者”的他,並沒有把目標僅僅鎖定在醫學生出國上,而是希望未來這一批出國行醫的學生能夠致力於中國醫學教育領域的改良,幫助建立中國醫生的培養標準。在他看來,這相較於教育中國的醫學生如何赴美行醫要更有社會價值。

        注:原文發表於2013年12月11日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