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

共價結合生長因子的膠原補片修補大鼠左心室室壁瘤的實驗研究

作者:耿一博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2-11-21
導讀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臨床醫院心血管外科心肌缺血機理與診療技術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臨床醫院兒科、雞西市人民醫院胸心外科共同發表論文,旨在比較采用碳化二亞胺法(EDC法)處理共價結合不同生長因子的膠原補片修補大鼠左心室室壁瘤後的再血管化情況,及其對大鼠左心功能的影響。研究指出,EDC法可有效改善膠原補片的機械性能,共價結合生長因子後可顯著增加補片內血管生成,再血管化有助於左心功能的維持。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第28卷第7期《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上。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臨床醫院心血管外科心肌缺血機理與診療技術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臨床醫院兒科、雞西市人民醫院胸心外科共同發表論文,旨在比較采用碳化二亞胺法(EDC法)處理共價結合不同生長因子膠原補片修補大鼠左心室室壁瘤後的再血管化情況,及其對大鼠左心功能的影響。研究指出,EDC法可有效改善膠原補片的機械性能,共價結合生長因子後可顯著增加補片內血管生成,再血管化有助於左心功能的維持。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第28卷第7期《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上。

  選擇直徑5mm的圓形膠原補片經EDC法處理作對照組,再分別結合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或VEGF+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後作實驗組。成年雄性SD大鼠行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結紮製作透壁心梗模型。4周後,心髒彩超篩選心梗麵積占左心室前壁25%~35%者入選。隨機分成3組,以不同補片行室璧瘤修補,對照組(8隻),VEGF組(10隻),VEGF+bFGF組(10隻)。術後1周、2周、4周分別行心髒彩超監測左心功能,至實驗終點取材,免疫熒光法檢測補片邊緣毛細血管(vWFⅧ染色)及成熟血管(SMA染色)的生成情況。

  結果顯示,全組死亡比例15%(6/40隻)。修補1周後,3組動物心功能均明顯改善;4周後,結合生長因子的兩組心功能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對照組對VEGF組,P<0.05;對照組對VEGF+bFGF組,P<0.01)。組織學檢查顯示,兩組結合有生長因子的毛細血管生成情況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P<0.05);VEGF+bFGF組的再血管化較其他兩組明顯改善(P<0.01)。相關性分析顯示,大鼠心功能參數(FS)與再血管化呈正相關(P=0.0297,r2=0.998)。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