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心外科

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的外科治療

作者:耿一博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2-11-21
導讀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北京市大血管中心心外科孫立忠、趙海鵬、朱俊明等共同發表論文,旨在總結外科治療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的初步效果和臨床經驗,分析影響再次手術的危險因素。研究指出,外科治療StanfordB型主動脈夾層早期效果滿意,中、遠期結果需進一步隨訪.馬方綜合征是需要再次手術幹預的危險因素。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第28卷第6期《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上。

  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 北京市大血管中心心外科孫立忠、趙海鵬、朱俊明等共同發表論文,旨在總結外科治療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的初步效果和臨床經驗,分析影響再次手術的危險因素。研究指出,外科治療StanfordB型主動脈夾層早期效果滿意,中、遠期結果需進一步隨訪.馬方綜合征是需要再次手術幹預的危險因素。該文章發表在2012年第28卷第6期《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誌》上。

  2009年2月至2011年12月,81例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患者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其中男54例,女27例;年齡19~77歲,平均(41.6±11.7)歲。合並高血壓48例,馬方綜合征15例,主動脈根部瘤7例,主動脈竇部擴張、升主動脈擴張、主動脈縮窄各1例。其中二次手術18例,三次手術4例。對再次手術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

  結果顯示,主動脈弓部替換加支架象鼻手術(孫氏手術)16例,同期Bentall手術7例,升主動脈替換2例,David手術1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1例;胸腹主動脈替換31例;支架象鼻術24例,同期左鎖骨下動脈左頸總動脈轉流5例,主動脈瓣置換+升主動脈成形3例,左鎖骨下動脈重建2例,雙瓣置換1例,升主動脈降主動脈人工血管轉流1例;胸降主動脈替換9例;內漏修補1例。術後2例死於出血致多髒器功能衰竭,均為全胸腹主動脈替換患者,住院病死率2.5%(2/81例)。術後並發症發生率7.4%(6/81例),其中二次開胸止血3例,呼吸功能不全氣管切開1例,術後食管瘺開胸探查+空腸造瘺1例,聲音嘶啞1例。全組無截癱及卒中。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馬方綜合征是再次手術的危險因素。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