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CDS2015】李小英:體脂分布與糖尿病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陳穎 李小英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5-12-14
導讀

肥胖是糖尿病發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危險因素。近年來,隨著肥胖發病率增加,糖尿病發病率顯著增加。然而,皮下脂肪、內髒脂肪、肝內脂肪與糖尿病的關係十分複雜。通過觀察社區人群我們發現,全身性肥胖患者的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是非全身性肥胖患者的2.11倍。

關鍵字: CDS | 2015 | 李小英 | 體脂分布 | 糖尿病

肥胖是糖尿病發生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危險因素。近年來,隨著肥胖發病率增加,糖尿病發病率顯著增加。然而,皮下脂肪、內髒脂肪、肝內脂肪與糖尿病的關係十分複雜。通過觀察社區人群我們發現,全身性肥胖患者的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是非全身性肥胖患者的2.11倍。進一步校正腰圍以後,風險程度降低明顯,危險比(HR)為1.43 。校正脂肪肝患病情況,結果和校正腰圍相似,風險程度降低更為明顯,HR為1.21 。

進一步研究發現,中心性肥胖患者的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是非中心性肥胖患者的2.37倍。進一步校正體質指數(BMI)後,風險程度略下降,HR為2.05。校正脂肪肝患病情況,風險程度降低較為明顯,HR為1.41。脂肪肝患者的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是非脂肪肝患者的3.89倍。進一步校正BMI或腰圍以後,患病風險程度未見明顯下降,分別為3.66和3.36 。

按照全身體脂含量分層,發現隨著體脂含量增加,空腹血糖上升不明顯(P for trend =0.30),而餐後2 小時血糖呈現顯著的上升趨勢(P for trend =0.02)。隨著皮下脂肪麵積的增加,空腹血糖(P for trend = 0.08)和餐後2 小時血糖(P fortrend = 0.60)均未呈現明顯的上升或是下降趨勢。然而,隨著內髒脂肪麵積的增加,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P 均≤ 0.001)。隨著肝髒脂肪含量增加,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均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P for trend <0.001)。

總之,內髒脂肪麵積和肝髒脂肪含量和血糖、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而皮下脂肪和血糖、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並不顯著。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專題:2015CDS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第十九次全國學術會議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