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人群而言,糖尿病是一個甜蜜而沉重的負擔。2013年權威部門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不到10個中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每2個成年人中,有一個屬於糖尿病前期。根據這項開展於2010年的調查,我國糖尿病患病率超過美國(11.3%),患者人數達1.14億,超過印度,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實至名歸。 談到糖尿病藥物治療,我們在談什麼? 糖尿病流行形勢雖然嚴峻,並發症的危害也很嚴重,但糖尿病卻是一
對於中國人群而言,糖尿病是一個“甜蜜”而沉重的負擔。2013年權威部門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不到10個中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每2個成年人中,有一個屬於糖尿病前期。根據這項開展於2010年的調查,我國糖尿病患病率超過美國(11.3%),患者人數達1.14億,超過印度,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實至名歸”。
談到糖尿病藥物治療,我們在談什麼?
糖尿病流行形勢雖然嚴峻,並發症的危害也很嚴重,但糖尿病卻是一個可防可治的疾病,不僅有多種類型的降糖藥物可以“擔此大任”,而且國內外權威機構已陸續發布各種指南,對糖尿病治療提出了明確指導,甚至規定了降糖藥物的使用順序。
指南對於糖尿病藥物治療有什麼具體推薦呢?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指出,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的首選是二甲雙胍;若無禁忌證,二甲雙胍應一直保留在糖尿病的治療方案中。2型糖尿病高血糖治療路徑 (注:藍色路徑是根據藥物衛生經濟學、療效和安全性等方麵的臨床證據以及我國國情等因素權衡考慮後推薦的主要藥物治療路徑,與國際上大部分糖尿病指南中建議的藥物治療路徑相似;橙色路徑為與藍色路徑相應的備選路徑。)
這一推薦主要基於二甲雙胍在療效方麵有堅實證據的支持:
臨床試驗的係統評價顯示,二甲雙胍可使糖化血紅蛋白(HbA1c)下降1.0%~1.5%,並可減輕體重;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結果證明,二甲雙胍還可減少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在我國伴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開展的針對二甲雙胍與磺脲類藥物對再發心血管事件影響的臨床隨機分組對照試驗結果顯示,二甲雙胍的治療與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顯著下降相關。此外,單獨使用二甲雙胍不導致低血糖,療效與體重無關等也是該藥被作為一線治療藥物的“加分項”。
由於二甲雙胍是全球糖尿病控製的核心藥物,在我國也有20多年的臨床應用經驗,我國內分泌學臨床專家和藥學專家自2014年起就聯合發布《二甲雙胍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並在2016年進行了修訂。該《共識》對二甲雙胍的臨床證據予以了全麵梳理(表1),已成為臨床醫生正確認識、合理使用二甲雙胍的重要學術參考文獻。
療效之外,還應關注什麼?
二甲雙胍療效確切,占據糖尿病藥物治療的核心地位,這好比給了我們一杆“好槍”,讓我們能狙擊糖尿病這個“死敵”。但是,光有“好槍”還不夠,需要有好的依從性來配合,才能讓“好槍”切實體現價值。
可惜的是,糖尿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一直差強人意,國內外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對醫囑的依從性僅為18.8%~29.8%,這直接關係到血糖控製水平,並影響了糖尿病患者的遠期預後。
影響用藥依從性的因素非常多,涉及醫師開處方到患者用藥的各個環節,包括醫師開處方、藥師調配發藥、藥師和護士的用藥交待、患者的用藥等。其中,藥物因素不容忽視。多項研究顯示,藥物不良反應是影響患者用藥依從性的重要因素,不良反應越大的藥物,用藥依從性越差,有些患者甚至因為無法耐受藥物不良反應而不得不停藥。此外,藥物劑型也與依從性相關。
如
何提高二甲雙胍治療依從性?
如前所述,依從性與藥物不良反應和劑型相關,這給了我們一個提示,能否通過劑型改良來減少二甲雙胍的不良反應,從而提高依從性呢?
答案是肯定的。
國內有學者隨機選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間在其所在醫院進行觀察治療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試驗對象,並將其分為實驗組(®鹽酸二甲雙胍腸溶膠囊治療)50例和對照組(鹽酸二甲雙胍片劑治療)50例,療程為6 個月。結果顯示,采用®鹽酸二甲雙胍腸溶膠囊(實驗組)治療效果確切,不良反應小於鹽酸二甲雙胍片劑(對照組),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腸溶膠囊為何能有這樣的優勢,其“奧妙”在於囊殼中加入了特殊的藥用高分子材料和經特殊處理,使其在胃液中不溶解,僅在腸液中崩解溶化。聖永製藥所生產的腸溶膠囊在胃內,或者泡水裏甚至沸水裏,都不會被溶解。這一腸溶膠囊製備技術已獲得專利證書,在雙層防酸、保證腸溶特性之外,為減少二甲雙胍的藥物不良反應提供了技術保障,進而為提高依從性提供了簡單易行的方法。
總之,優化糖尿病藥物治療之道不僅在於遵循指南選擇療效確切的藥物,還要關注藥物治療的依從性,甚至後者是決定治療效果優劣的重要因素。二甲雙胍在2型糖尿病藥物治療中的基石地位毋庸置疑,加上腸溶膠囊在劑型工藝方麵的改良,既保證了療效又減少了不良反應,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有實力成為更理想的降糖藥物治療選擇。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