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古代,華夏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製。而對於中國民俗來說,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風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月餅也就逐漸成為中秋佳節的重要標誌。“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至今家喻戶曉,源遠流長。
相傳在古代,華夏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製。而對於中國民俗來說,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風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月餅也就逐漸成為中秋佳節的重要標誌。“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至今家喻戶曉,源遠流長。
月餅雖好 食用不當也會傷身
目前,市麵上的傳統月餅內餡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種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蓮蓉、紅小豆、棗泥等,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植物性的種子含不飽和脂肪酸高,以油酸、亞油酸居多,對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有益;含礦物質,有利於提高免疫力,預防兒童鋅缺乏、缺鐵貧血;蓮子、紅小豆、芝麻含鉀很高,具有營養心肌、調節血壓的功效。
月餅雖好,但作為一種高糖、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被戲稱為“三高”食品。
南京某媒體曾專門從市麵上選購了多款不同類型的月餅,請南京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對月餅糖分進行監測分析。結果顯示:一款大家普遍認為“不甜”的鹹辣口味廣式香辣牛肉月餅,每100克含糖量高達36.69克。如果用家用勺子來稱量的話,至少是3勺糖的分量。此外,較受市場歡迎的雙黃蓮蓉和紅豆沙等蓉沙餡料月餅,總糖含量也普遍偏高,分別位居第二,第三。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成年人每日的糖攝入量不能超過50克,最好是控製在25克以下。一些含糖量較高的月餅,一天吃一塊,就可能超標。
除了被詬病含糖量高外,近年來,諸如“50克蛋黃月餅油脂含量相當於25串烤串”、“吃1個月餅等於喝3勺油”等醒目標題,也時常見諸報端。
射向“三高”人群的“糖衣炮彈”
目前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高脂、高糖的攝入,與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月餅內餡中雖然有蓮子、核桃、棗泥等具保健功能的食材,但由於加工過程中添加了大量的糖和油,造成人體過多攝入會迅速使血糖、血脂升高。
長期的血糖過高,一方麵使得血液粘稠度增加,損傷血管內膜,促使血脂在管壁沉積、血液中血小板等成分聚集,促使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另一方麵會促進內分泌失調。久而久之,形成血管硬化、閉塞,引起高血壓,甚至腦梗死的發生。
隨著大家對健康飲食越來越重視,月餅廠商開始推出“低糖”、“無糖”月餅來迎合大眾的需求,但大家可以仔細地對照一下此類月餅的配料表,即便沒有直接出現蔗糖的成分,往往會有木糖醇或其他種類的甜味劑。雖然目前對於此類“代糖”產品的危害性各方莫衷一是,但月餅本身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進入人體後還是能轉化為高熱量,對於“三高人群”來說,仍然要警惕“糖衣炮彈”。
“淺嚐輒止”為佳
可以看出,月餅雖然美味可口,但如果食用不當,會影響健康。中秋佳節來臨之際,吃月餅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吃得適量。
月餅雖好吃,但不能“饞嘴”。因為月餅中含有較多的油脂、蔗糖和配料,其熱量非常高,千萬不能把月餅當飯吃。建議成年人一天食用不超過1/2個月餅,糖尿病患者、老年人和小孩等食用量應減半,以一天不超過1/4個月餅為宜。
2.吃的時間要得當。
因為大部分月餅比較甜膩,如果早晨空腹吃月餅會刺激胃酸分泌引起反酸。因此,吃月餅最好在兩餐之間、半空腹狀態下食用為宜。不僅早晨不適宜吃月餅,晚上睡前吃含高膽固醇的蛋黃月餅也不合適,特別是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更應引起注意,防止意外發生。
3.搭配茶飲。
著名詩人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怡”。可月餅吃多了難免會膩,所以古人便想了一個辦法,月餅配香茗。這樣不僅能消食解膩,茶湯中的茶多酚已被論證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抑菌抑酶等多種生理活性。另外,也可搭配酸味水果,比如橙子、柚子、奇異果、山楂等,不僅可以緩解油膩的感覺,還可以起到促進消化、解油膩的作用,是健康的食品搭配。
如果平時血糖控製不佳或重度肥胖者,盡量還是不要吃月餅了。
吃啥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家齊聚一堂、開開心心,
幸福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