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作為一種日益普遍的慢性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構成了重大威脅。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管理中麵臨著血糖控製和心血管並發症的雙重挑戰。
【CMT&CHTV 文獻精粹】
導語:糖尿病,作為一種日益普遍的慢性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構成了重大威脅。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管理中麵臨著血糖控製和心血管並發症的雙重挑戰。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CD)作為一種潛在的飲食幹預手段,其長期對患者健康的影響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焦點。2023年4月,《Diabetes Care》雜誌發表了一項重要研究,深入探討了LCD與2型糖尿病(T2D)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關係,為我們提供了關於糖尿病飲食管理的新見解。
2型糖尿病(T2D)患者麵臨著血糖控製和心血管並發症的風險。在糖尿病的飲食管理中,低碳水化合物飲食(LCD)因其對血糖和體重的短期益處而受到關注。然而,關於LCD長期對T2D患者健康影響的證據不足,特別是在糖尿病診斷後,不同來源和質量的宏觀營養素對患者死亡率的影響尚不明確。此外,不同生活方式因素與LCD結合對T2D患者預後的影響也是一個研究空白。
2023年4月,美國糖尿病協會下屬期刊Diabetes Care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Low-Carbohydrate Diet Scores and Mortality Among Adults With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評分與新發2型糖尿病成人的死亡率》)的文章,旨在填補這一研究空白,探討LCD模式與T2D患者死亡率之間的長期關聯。
本研究為前瞻性隊列研究,研究對象為在Nurses’ Health Study和Health Professionals Follow-up Study中新診斷為T2D的參與者。研究者計算了基於總碳水化合物百分比的總體LCD得分(TLCDS),並進一步衍生了植物性(VLCDS)、動物性(ALCDS)、健康(HLCDS)和不健康(ULCDS)LCDS,以強調宏觀營養素的不同來源和質量。通過多變量調整的Cox模型評估LCDS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
在10,101例T2D患者中,研究人員平均隨訪139,407人·年,並記錄了4,595例死亡,其中1,389例歸因於心血管疾病(CVD),881例歸因於癌症。研究發現,與TLCDS增加10分相關的總死亡率多變量調整風險比(HRs)為0.87(95% CI 0.82, 0.92),VLCDS為0.76(0.71, 0.82),HLCDS為0.78(0.73, 0.84)。VLCDS和HLCDS也與顯著降低的CVD和癌症死亡率相關。具體來說,VLCDS每增加10分,CVD死亡率降低16%(95% CI 0.74, 0.95),癌症死亡率降低20%(95% CI 0.69, 0.93)。HLCDS每增加10分,CVD死亡率降低14%(95% CI 0.75, 0.97),癌症死亡率降低17%(95% CI 0.72, 0.96)。從診斷前到診斷後每增加10分的TLCDS、VLCDS和HLCDS與分別降低12%(7%, 17%)、25%(19%, 30%)和25%(19%, 30%)的總死亡率相關。ALCDS和ULCDS的增加與任何死亡結果無關。在考慮糖尿病症狀和藥物使用情況的敏感性分析中,LCDS與全因死亡率之間的關聯在沒有症狀的患者中略強,盡管沒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揭示了在T2D患者中,遵循強調高質量宏觀營養素來源的LCD模式與降低總體、心血管和癌症死亡率顯著相關。與LCD模式相結合的其他健康生活方式因素,包括不吸煙、適度至劇烈的體力活動和適度飲酒,可能為T2D患者帶來更多的健康益處。
此外,用植物源性的脂肪和蛋白質替代精製碳水化合物與顯著更長的生存期相關。這些發現支持了當前的T2D管理中的碳水化合物限製建議,並強調了在評估LCD的健康益處時,宏觀營養素的質量和食物來源的重要性。盡管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觀察性研究設計無法確立因果關係,以及可能存在的測量誤差,但研究結果為T2D患者的飲食管理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未來的研究應進一步探索LCD對T2D患者長期健康影響的機製,並考慮在不同種族、性別和年齡組中驗證這些發現。
參考文獻:
Hu Y, et al. Low-Carbohydrate Diet Scores and Mortality Among Adults With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23 Apr 1;46(4):874-884. doi: 10.2337/dc22-2310.
編輯:連翹
二審:清揚
三審:應泉
排版:半夏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