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療

作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田慧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1-04-27
導讀

         患者男,80歲,冠心病17年,11年前曾發生急性下壁、後壁心肌梗死(MI),10年前接受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5年前被診為慢性心衰(心功能Ⅱ級)。

關鍵字:  老年 | 糖尿病 | 降糖治療 

  

把握“力度”,平衡獲益與風險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療中的常見不良反應, 與服用胰島素促泌劑和胰島素注射直接相關。

  有報告指出,多次發生低血糖的老年患者再發低血糖時,症狀可不明顯,稱為低血糖性自主神經障礙或無症狀低血糖。一項納入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前瞻性研究顯示,47%的患者可出現無症狀低血糖。此外,低血糖可引起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又可加重低血糖,甚至危及生命。

  努斯夫(Nesfo)總結相關文獻發現,非糖尿病組與糖尿病組患者無痛性MI發生率分別為6%~15%和32%~42%。對於有心髒基礎疾病的患者,低血糖可誘發無痛性MI,大大增加其嚴重程度。揚(Yang)等的研究提示,合並低血糖的ST段抬高型MI患者30天死亡率升高,入院血糖水平是與短期死亡率相關的重要因素。

  在老年糖尿病治療中,血糖過高會導致微血管及大血管並發症的慢性損害,而低血糖會導致急性不良後果,甚至較高血糖更嚴重,由此可見,對於合並MI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預防低血糖發生十分重要。本文從一例較典型的嚴重低血糖增加死亡風險病例入手,探討如何把握降糖力度,平衡降糖獲益與低血糖風險。

  

典型病例

  患者男,80歲,冠心病17年,11年前曾發生急性下壁、後壁心肌梗死(MI),10年前接受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5年前被診為慢性心衰(心功能Ⅱ級)。2型糖尿病13年,先後服用磺脲類、二甲雙胍、阿卡波糖等;近3年聯合胰島素治療,具體用藥情況、症狀及檢查結果如表所示。患者入院2周血糖平穩後出院,數周後於清晨睡眠中死亡,當時血糖水平不詳,疑為心源性猝死。

  

如何平衡降糖獲益與低血糖風險

  主導因素:加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訓

  ●掌控飲食量、運動量和降糖藥用量三者的平衡能力是重中之重。患者自我調整三者變量,就能夠使血糖控製最優化,使低血糖發生率降至最低。

  ●降低降糖治療導致低血糖的風險須專科醫生與患者共同努力,是糖尿病患者教育的重要方麵。也是目前糖尿病整體治療須加強的方麵。

  分析胰島β細胞功能調節能力和組織髒器功能

  ●血糖控製容易度和低血糖發生風險與自身胰島β細胞功能調節能力和組織髒器功能水平直接相關。

  ●根據胰島β細胞功能和髒器功能,臨床可將老年糖尿病大致分為4種:

  ①胰島β細胞功能代償能力好(自身分泌胰島素水平高於正常人),組織髒器功能大致正常;②胰島β細胞功能代償能力尚好(自身分泌胰島素水平不低),已有髒器功能異常;③胰島β細胞功能衰退(長期糖尿病患者),組織髒器功能大致正常;④胰島β細胞功能衰退(長期糖尿病患者),已有髒器功能異常。

  ●胰島β細胞功能越差,對飲食變化和降糖藥物所致血糖波動的調節能力越差,越易發生低血糖;髒器功能不全對低血糖自身感知和承受能力有負麵影響。

  合理選擇降糖藥物

  ●對於上述分類中第1種類型的老年患者(特別是<80歲者)而言,在生活方式改善基礎上,及時加用非胰島素促泌劑類的口服降糖藥,既不易發生低血糖也容易良好控製血糖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有利於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延長無低血糖風險治療間期,更好地防治高血糖引起的血管病變,減少晚年糖尿病相關損害。

  ●臨床應盡量避免為老年患者選擇主要經肝、腎代謝,半衰期長,對心髒有負麵影響的藥物(如格列本脲),此類藥物易致藥物蓄積,產生低血糖。

  ●對於需要接受胰島素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首先要告知其如何防止低血糖,有條件可選擇長效胰島素製劑控製空腹血糖,速效胰島素控製餐後血糖;使用預混胰島素時,要注意預防兩餐之間可能發生的低血糖。

  設定個體化降糖目標

  ●有研究顯示,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和死亡率之間存在J型曲線關係,即高血糖和血糖過低均會增加住院患者的不良結局 ,應建立全麵的血糖管理概念,了解空腹血糖、餐後血糖、血糖波動、HbA1c的意義,為患者設定個體化、安全有效的降糖目標。

  ●對於一般情況好,全身髒器無明顯功能障礙的患者,因長期良好血糖控製對微血管病變有益,應盡可能使血糖水平達標。

  ●對於存在嚴重心髒及其他係統基礎疾病的老年患者,血糖控製應放寬,既要避免長期血糖水平過高的慢性危害,又要力求避免嚴重低血糖,將低血糖和糖尿病並發症風險降至最低。

  ●近期多項大型研究顯示,對已存在大血管病變者嚴格、過快降糖均不能得到好的結果,有梯次、適度降糖可改善微血管病變。對於上述根據胰島β細胞功能和髒器功能分類中的第4種類型老年患者(特別是80歲以上者),控製血糖的目的主要是不發生高血糖毒害、不加重髒器功能損害及不增加死亡風險。

  ●對於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又無優化看護水平的高齡患者,或者預期壽命<5年的患者而言,控製血糖的目標是不發生高血糖危害。

  ●HbA1c控製目標應因人而異,臨床可根據所用降血糖藥物、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選擇不同的HbA1c(<7.0%或<7.5%)目標。為使老年糖尿病患者綜合獲益,血糖控製應較寬鬆,HbA1c應設定在一個合理區間,對於預期壽命不長的患者,因血糖過高的危害不會立即出現,HbA1c控製水平可適當放寬。

  

■啟示

  我們應充分認識低血糖對存在基礎心髒疾病老年人的危害,並高度重視低血糖的預防。在老年糖尿病管理中,應強調個體化,HbA1c控製標準應合理、適度放寬,並全麵控製其他危險因素;同時,磺脲類藥物的胰外降糖及非降糖作用不容忽視。臨床工作應以循證醫學為指導,科學、全麵治療糖尿病,改善患者預後,提高生活質量,減少不良心血管事件,降低患者死亡率。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