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妊娠與糖尿病

作者:洪潔 寧光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1-06-10
導讀

         妊娠合並糖尿病(DM)包括DM合並妊娠與妊娠期糖尿病(GDM)兩個方麵,其臨床過程複雜,母嬰並發症多,如何正確處理是圍生醫學的重要課題。其中,GDM患者因孕前無代謝紊亂,血糖相對容易控製;而已有DM的患者,妊娠可使病情加重,使血糖難以控製,母嬰易發生多種並發症。

關鍵字:  妊娠 | 糖尿病 | 並發症 

inserted image
 

  妊娠合並糖尿病(DM)包括DM合並妊娠與妊娠期糖尿病(GDM)兩個方麵,其臨床過程複雜,母嬰並發症多,如何正確處理是圍生醫學的重要課題。其中,GDM患者因孕前無代謝紊亂,血糖相對容易控製;而已有DM的患者,妊娠可使病情加重,使血糖難以控製,母嬰易發生多種並發症。

  因此,如何加強孕期管理,更好地控製DM合並妊娠患者的血糖,降低母嬰並發症,須進行探討。

  妊娠中的糖代謝變化

  相對低血糖及高遊離脂肪酸狀態 葡萄糖是胎兒主要能量來源,也是合成脂肪和糖原的原料,而其每日攝取的葡萄糖全由母體供給,故母體有加速饑餓傾向,其空腹血糖值常低於非孕期,且妊娠後期空腹血遊離脂肪酸高於非妊娠期,甚至出現酮體。

  妊娠特有的抗胰島素因素 隨孕周增加,絨毛膜及胎盤分泌多種激素,均有拮抗胰島素作用:① 胎盤泌乳素,妊娠3~4周開始分泌,足月時增加近4倍,是抗胰島素中作用最強者;② 黃體酮,大量時可使血葡萄糖/胰島素比值下降,有外周性對抗作用;③ 胎盤胰島素酶,可分解胰島素使之失活;④ 類固醇激素,尤其在妊娠末期,遊離及結合皮質激素均增加。

  炎症因子 人類胎盤可分泌幾乎全部細胞因子,而細胞因子濃度變化與胰島素抵抗密切相關。2型DM患者本身營養狀況、體內細胞因子及激素水平存在異常,在妊娠後,母體異常代謝狀態會直接刺激脂肪和胎盤細胞,增加炎症因子分泌,加重胰島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

  糖尿 在妊娠4個月後,腎小球對葡萄糖的濾過率往往超過腎小管回吸收率,葡萄糖腎閾降低,孕末期可出現間歇性糖尿。

  妊娠高血糖對胎兒的影響

  胎兒生長發育異常因高血糖刺激產生高胰島素血症,使蛋白質合成增加,巨大兒發生率上升。在DM合並妊娠伴微血管病變時,胎盤血循環障礙,絨毛水腫,血流量下降,致組織缺氧及供血不足,使胎兒生長受限(FGR)發生率增加。

  胎兒宮內窘迫 高血糖降低胎盤對胎兒的血氧供給,且胎兒高血糖及高胰島素血症增加機體耗氧量,引起宮內缺氧。

  自然流產、畸胎、胎死宮內 病程長或血糖控製不佳的DM患者,尤其在受精及早孕期高血糖者,可引起胚胎卵黃囊發育受損,影響營養物質傳遞,從而影響肌醇代謝,導致胚胎發育異常。同時,高血糖伴生長遞質抑製因子產生增加及花生四烯酸功能異常,可致胚胎畸形。

  胎兒並發症多可引起新生兒低血糖、高膽紅素血症、低鈣血症及肺透明膜病、呼吸窘迫綜合征、紅細胞增多症及電解質紊亂等。

  糖尿病患者妊娠中的常見並發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一種嚴重並發症,對於DM合並妊娠女性,血糖的輕微升高也可迅速引起DKA,其原因或與胰島素抵抗增強有關。妊娠期DKA常因新發DM、感染、依從性差、胰島素泵失效及使用β2受體激動劑和糖皮質激素等誘發。嚴重DKA可危及母嬰生命,為DM妊娠女性死亡主要原因。

  母體低血糖 在早孕階段,因妊娠嘔吐和雌激素水平增加,機體對胰島素敏感性增加,低血糖發生率會輕度增加。

  糖尿病慢性並發症 血糖控製不佳者,DM腎病、視網膜及神經病變等DM慢性並發症發生率增加,病變進展迅速,少數甚至雙目失明或因尿毒症死亡。

  感染 血糖升高增加感染機會,尤其會陰部、生殖道及尿路感染等。發生感染後必須使用抗生素,但可能對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產科並發症 DM尤其孕前伴高血壓患者,妊娠期間發生妊高症、先兆子癇、胎盤功能減退及醫源性早產等風險顯著增加。

  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監測及評估

  妊娠前谘詢 顯性DM患者妊娠前應行全麵體格檢查,並進行Priscilla White分級(上表),D、F、R、H級不宜妊娠。

  自我血糖監測(SMBG) 應行全天血糖監測,包括每餐前後、睡前及夜間2點、4點血糖監測。妊娠期理想血糖標準為空腹≤5.8 mmol/L,餐後2小時≤6.7mmo1/L。動態血糖監測可作為SMBG的補充手段,用於1型DM尤其是伴無知覺低血糖者。

  糖化血紅蛋白測定 孕期初診時每月測定1次糖化血紅蛋白(HbA1c),直至HbA1c達到6%,其後每2~3個月測定1次。

  DKA監測 當DM妊娠女性血糖>200 mg/dl (11.1 mmol/L)或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發熱及進食差時,應嚴密監測DKA相關指標(尿酮體、動脈血pH值及血電解質等)。

  甲狀腺功能檢測 對所有DM女性患者,應於孕前或早孕期進行甲狀腺功能及相關抗體檢查。

  心血管危險因素評估 對於DM女性患者,應評估其高血壓、脂代謝紊亂、尿微量白蛋白、吸煙及早發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孕期監測血壓,及時發現妊高症;孕中晚期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或鈣劑;35歲以上者孕期監測靜息心電圖或超聲心動圖。

  腎功能監測 應於初診時進行尿素氮、肌酐、尿酸、尿蛋白定量檢測及尿培養,並每1~2個月複查一次。合並微血管或大血管病變時,須適當測定24 h內生肌酐清除率。

  眼底檢查 初診時進行眼底檢查,其後每1~2月複查一次。若孕前發現有增殖期視網膜病變,應及時行激光凝固治療;於孕期發現者,若增生血管位於視乳頭周圍或伴有玻璃體出血,亦應及早治療,否則應定期隨診。

  胎兒監測

  B超 妊娠18~20周時常規檢查,排除致命性畸形;妊娠晚期每3~4周複查一次,監測胎兒發育及羊水情況。

  超聲心動檢查 在DM妊娠中發生的胎兒畸形以先心病占首位,超聲心動檢查產前診斷率可達80%。

  甲胎蛋白測定 用於篩查神經管畸形。

  胎盤功能檢查 用於了解胎兒宮內情況及成熟度。

  糖尿病妊娠患者常見並發症治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對於出現DKA者,須每1~2小時進行一次動脈血氣分析;以小劑量胰島素(負荷劑量0.2~0.4 U/kg ,維持2~10 U/h)加入生理鹽水靜滴。若血糖降至13.9 mmol/L時尿酮體仍陽性,將生理鹽水改為5%葡萄糖,直至尿酮體轉陰再改為皮下注射。因患者血糖水平往往低於非妊娠DM患者,甚至<12 mmol/L,有時須在治療開始時即予5%葡萄糖;同時,在12小時內補充生理鹽水4~6 L(第一個1小時補充1 L,其後2~4小時補入500~1000 ml,然後以250 ml/h繼續補入直至總補液量的80%);血鉀正常或降低且尿量>40 ml/h者,靜脈補氯化鉀1.0~1.5 g/h,若尿量<30 ml/h,則待尿量增加後再補;若pH<7.10,應靜點5%碳酸氫鈉100~200 ml或用注射用水稀釋為等滲溶液(1.4%)於30~45分鍾內靜脈滴注,至pH≥7.2時停止;吸氧,囑患者左側臥位以避免主動脈-腔靜脈壓迫;持續胎兒監測,若出現無反應或反複晚期減速,提示胎兒有一定程度危險,但並非立即分娩指征,隨著高血糖和酸中毒逆轉及母體病情穩定,胎兒缺氧情況會有所好轉。若發生早產,可選用硫酸鎂保胎,盡量避免使用β2受體激動劑;在積極治療的同時,應注意尋找誘因。

  常見感染

  當血糖控製不佳或出現FGR時,應警惕無症狀菌尿症風險;當出現下泌尿道感染時,易逆行感染而引起急性腎盂腎炎;對前二者應行尿液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根據檢查結果,選用對胎兒無害的敏感抗生素。

  對於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以陰道塗藥為主。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 洪潔 寧光)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