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育

教學醫院的快速反應小組

作者:西萬 K. 薩赫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1-06-24
導讀

許多管理機構和醫療保健組織倡導建立快速反應係統,以預防住院患者不良轉歸的發生及減少醫療差錯。對於出現心跳呼吸驟停的住院患者,數小時前即存在生理指標惡化征象。因此,早期識別“驟停前”階段並進行快速幹預,將有可能預防心跳呼吸驟停的發生並挽救患者生命。

  許多管理機構和醫療保健組織倡導建立快速反應係統,以預防住院患者不良轉歸的發生及減少醫療差錯。對於出現心跳呼吸驟停的住院患者,數小時前即存在生理指標惡化征象。因此,早期識別“驟停前”階段並進行快速幹預,將有可能預防心跳呼吸驟停的發生並挽救患者生命。

快速反應係統簡介及研究目的

  快速反應係統由多學科小組構成,通常包括一名經驗豐富的護士和一名呼吸治療師,有時也包括一名內科醫師。該小組被稱為快速反應小組(RRT)或緊急醫療小組(MET),前者以護士為主導,後者則以醫生為主導。

  大量曆史隊列研究顯示,快速反應係統可減少住院患者心跳呼吸驟停發生率和(或)死亡率。然而,包括MERIT(急診醫療反應改良小組)試驗在內的其他研究則未能證實上述結果。盡管如此,眾多醫院仍建立了RRT。

  為評估RRT在教學醫療機構的效果,我們進行了曆史對照回顧性隊列研究。

材料和方法

  得克薩斯大學醫學分校(UTMB)是包括三家醫院的三級教學醫療機構。與多數教學醫療機構相同,UTMB有自己的急救小組,由3名高年資內科住院醫師、1名麻醉科住院醫師、2名重症醫學科護士和1名呼吸治療師組成,全天候診治心跳呼吸驟停的住院患者。在評估既往文獻後,UTMB複蘇委員會設立了由一名經驗豐富的重症醫學科護士和一名呼吸治療師組成的RRT,對住院患者提供全天候評估與治療。RRT啟動觸發點與文獻報告相近,即呼吸頻率>24次/分、氧飽和度<90%、心率>130次/分、收縮壓<90 mmHg、出現精神狀態改變或醫務人員認為必要。

  研究納入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間兩家成人醫院的住院患者。基線(幹預前)期為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幹預後期為2006年4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從RRT啟動表單獲取啟動原因、地點和即刻處置相關資料,並從出院數據庫中獲得患者最終轉歸數據。主要研究終點為在ICU外每1000患者日的院內急症[因心跳和(或)呼吸驟停等須胸外按壓或緊急插管]數和發生率;次要終點為急症轉歸、計劃外入ICU例數及總體院內死亡率。

結果

  研究期間共納入231305患者日,基線和幹預後期分別包括70208和161097患者日,兩組病例組合相似。幹預後期共啟動1206例次RRT(7.7/1000患者日),最常見原因為急性呼吸狀況改變,其次為急性精神狀況改變。啟動後,50%患者被轉入ICU,8.7%患者被轉入其他科室,其餘仍就診於初始科室。

  基線和幹預後期各出現58例次(0.83/1000患者日)和157(0.98/1000患者日)例次急症,發生率和轉歸無顯著差異;基線和幹預後期存活出院率分別為29%和33%(P=0.60)。在幹預後期入住ICU的患者,50%為計劃外情況。基線和幹預後期中前、中、後9個月總體院內死亡率分別為2.4%、2.06%、1.94%和2.46%。

討論

  本研究顯示,在既往設立全天候急救小組的三級教學醫院中設立RRT,未能對急症例數及其轉歸帶來具臨床意義的改善。院內死亡率出現輕度且非持久性降低,其一個可能原因為在幹預後期疾病嚴重程度出現輕微改變;其他原因可能為疾病長期趨勢及其他質量改善措施的實行。盡管無結局改善的明確證據,但設立RRT導致了計劃外入ICU例數增加。

結果分析首先,RRT設立前的基線院內急症發生率可能影響轉歸,基線急症發生率較高的機構改善較明顯,而發生率較低的機構則改善較小或無改善;其次,計算急症發生率的分母(如住院人數或患者日等)可能對結論產生影響,與每1000患者日相比,以每1000例住院為分母(其中包括ICU患者,但若ICU患者出現心跳呼吸驟停,則不被納入分子,因此會混淆結果)的研究更可能顯示RRT的獲益;第三,幹預量(即每月啟動次數)可影響幹預結局,在本研究中,基線急症發生率較低時,相對RRT啟動率亦較低;第四,RRT組成可能影響轉歸,配有內科醫師的小組可提供即時評估和早期幹預,但在以護士為主導的小組就不可能實現;第五,RRT本身可能具潛在負麵影響,RRT對患者的了解不如初始治療組,可能啟動不適宜或不必要的治療,若在製定決策過程中RRT未與初始治療組充分合作,則該狀況將更為普遍。

本研究不足之處首先,曆史對照設計使其易受疾病長期趨勢的影響;其次,主要終點同時納入了心跳呼吸驟停和單純呼吸驟停,而多數既往研究僅納入了心跳呼吸驟停;第三,未研究患者和護理者滿意度等其他RRT間接獲益。

  總之,綜合分析本研究和既往研究結果,目前尚不宜在全部醫院強製設立RRT。

  作者: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醫學分校 西萬 K. 薩赫(Shiwan K. Shah)等

  (摘譯 高曉方)

  本版選譯自《胸》(Chest)雜誌2011年6月刊 北京協和醫院呼吸科蔡柏薔教授薦稿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