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重視糖尿病與抑鬱症的共病

作者:上海市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精神醫學科 陸崢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2-04-23
導讀

         患者,男,32歲。2010年11月體檢時查出血糖高於正常。 確診2型糖尿病後用二甲雙胍治療,治療初期不能嚴格控製飲食及按時服藥,多次測血糖高於正常,最高一次空腹血糖為10.8 mmol/L。叮囑他須加強飲食控製及鍛煉,否則血糖控製不好就需要用胰島素治療。

關鍵字:  糖尿病 | 抑鬱症 | 共病 

  有證據表明,糖尿病抑鬱症具有生物學相關性,如皮質醇分泌節律紊亂和胰島素抵抗等均與其相關。抑鬱症可以是糖尿病的後果,也可以是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在臨床上,同時患有糖尿病和抑鬱症會大大增加治療難度,顯著增加患者的致殘率與自殺率。故重視共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在臨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

  患者,男,32歲。2010年11月體檢時查出血糖高於正常。 確診2型糖尿病後用二甲雙胍治療,治療初期不能嚴格控製飲食及按時服藥,多次測血糖高於正常,最高一次空腹血糖為10.8 mmol/L。叮囑他須加強飲食控製及鍛煉,否則血糖控製不好就需要用胰島素治療。

  患者感到壓力非常大,出現怕熱、多汗、手抖、易緊張、急躁等症狀。半年來空腹血糖波動在7~9 mmol/L,患者自覺無望,對治療喪失信心,對性行為失去興趣,勉強同房則勃起不堅,自卑自責。整日沉浸在鬱悶痛苦之中,少言懶動,影響正常上班。直到2011年9月來院隨訪,告訴醫生西藥早就不吃了,在吃老家秘製的中藥。

  精神科醫生經過詢問病史、精神檢查,漢密爾頓抑鬱量表總分為20分,診斷為抑鬱症。予鹽酸帕羅西汀20 mg 治療,參加定期心理健康講座。

  治療2周後隨訪,患者自述感覺心情平靜多了,出汗也少了,能堅持按時服藥、節食、運動及隨訪。1個月後,患者空腹血糖維持在5~6 mmol/L,性欲也增強,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病例討論

  糖尿病患者一旦被確診,初期多不能接受這一事實,大多會有沉重的心理負擔,年齡越小,負擔越重。其次,糖尿病治療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嚴格飲食控製、鍛煉、按時吃藥、定期隨訪、化驗血糖各指標,而且需要貫穿一生。在這過程中患者往往會產生無助和絕望之感,滋生抑鬱情緒,並影響治療的依從性,可加重病情。所以對糖尿病共患抑鬱症者,早期發現其抑鬱症狀非常重要。在治療糖尿病基礎上聯合抗抑鬱治療,往往會取得比較好的療效。

  該例患者經抗抑鬱治療(口服抗抑鬱藥聯合心理幹預),抑鬱情緒得到顯著控製,能坦然麵對患病現實,積極應對,也較好控製了血糖水平,提高了生活質量。(上海市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精神醫學科 管曉波 陸崢)

  糖尿病與抑鬱症共病機製

  糖尿病與抑鬱症共病既是一種器質性疾病,也是一種心身疾病,病理生理機製複雜,常常伴隨體內細胞受體及多種神經遞質的功能紊亂,也與內分泌和神經係統的異常有關。

  國內外研究顯示其主要病理生理的變化在於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的功能紊亂。大量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增加,造成機體適應機製的障礙,出現焦慮、抑鬱等症狀。長期抑鬱引起的慢性應激常伴隨HPA軸功能亢進和高皮質醇血症,增加血液遊離脂肪酸含量,加重2型糖尿病及其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上海市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內分泌科 雷濤)

  重視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臨床醫生對糖尿病患者抑鬱症的漏診率達30%~50%。為滿足臨床需要,應編製適用於糖尿病共患抑鬱症的臨床評估工具,為臨床早期診斷提供依據。

  早期治療包括常規降糖藥、抗抑鬱藥、心理治療。尤其是早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幹預很重要,增強患者信心,消除其疑慮及擔憂,改善情緒,有助於患者血糖水平的控製,能延緩糖尿病發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應重視糖尿病和抑鬱症共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尤其是要提高臨床醫師對糖尿病人群中發生抑鬱症的識別率和治療率。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