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美好的一天,還能從雞蛋開始嗎?

作者:汪芳 來源:汪芳心視界微信號 日期:2015-04-21
導讀

雞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源遠流長,是生育與生命的象征,而且總離不開強身健體和美好的祝願。我就是一個愛吃雞蛋的人,無論是蒸雞蛋、攤雞蛋,還是煮雞蛋、雞蛋羹,都來者不拒。記得小時候外婆跟我說雞蛋有營養,吃了身體會棒棒的。時值“雨生百穀”的穀雨,想起當年母親給雞蛋染色,囑咐我們吃了這“五彩蛋”就能健康長大、圓圓滿滿…… 說到此不禁要問: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雞蛋呢?是不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呢?

關鍵字: | 雞蛋 |

血脂和膽固醇高的人要少吃雞蛋——對於這條不成文的律例大家似乎習以為常了,更有甚者視雞蛋如“炸彈”敬而遠之!不過美國最新飲食指導準則的出台似乎打破了這一格局,相關谘詢委員會聲稱:“人們攝取多少膽固醇,與罹患心髒病可能沒有明顯的關係,無須規定人們少吃蛋黃和海鮮等。”(潛台詞就是無需為了控製雞蛋攝入來預防心腦血管病!)如今消息不脛而走,以身試法的也大有人在,到底咋回事呢?

前幾天的一台養生節目聘請了專家來解讀該布告,便被耳尖的王阿姨記在心裏。我想她本也是個愛吃雞蛋之人,聽聞雞蛋與心髒病沒有什麼太大關聯,便痛痛快快地吃了起來,並把平時堅持吃的他汀藥給停了,結果才一個多周,低密度膽固醇便從2.6mmol/L飆升至9.1mmol/L!化驗單一出來王阿姨瞠目結舌,直奔醫院找我訴苦來了……

我相信類似王阿姨的大有人在,一來對養生節目中專家的解讀理解不透徹,二來美國這則報告本身並不適合我國國情。

考慮到特定的社會經濟狀態、文化教育程度和民眾飲食習慣,美國在最新飲食指南裏為雞蛋平反隻能算是自娛自樂,還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金標準”。

●首先,血漿膽固醇水平受多種因素調節。

高熱量、高脂、高飽和脂肪酸飲食能夠促進膽固醇合成,提高血漿膽固醇水平;饑餓、低熱量飲食或肝吸收膽固醇較多時,可抑製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HMG-CoA)活性,從而減少膽固醇合成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

而飲食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磷脂酰膽堿的合成,提高磷脂酰膽堿膽固醇酰基轉移酶(LCAT)活性,生成較多的膽固醇酯,進而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此外,食物中的纖維素能幫助減少膽固醇吸收,阻止膽酸鹽腸肝循環的藥物也可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

●早在19世紀末,科研人員通過高膽固醇喂養新西蘭兔,發現高脂飲食可明顯增高血脂,並引起血小板數增加、黏附力增強,前列環素/血栓素A失衡,纖維蛋白原及纖溶酶原含量增高,脂質過氧化代謝產物丙二醛含量升高,且在胸腹主動脈形成明顯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歐美國家陸續開展大樣本的流行病學調查,證實血脂升高與冠脈事件的發生呈正相關。我國由於長期堅持“偏素飲食”,人群血脂基線水平及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明顯低於歐美國家。

●相關研究還表明:單純飲食和運動能夠降低血膽固醇7-15%,實際的下降幅度與原來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表明——適度控製高膽固醇攝入有益心血管健康

●現已明確,亞洲人跟歐美人的基因、飲食結構均有較大差異,形象說來黃色人種好比“食草動物”,白色人種更像“食肉動物”。自然選擇的結果就是歐美人對高蛋白、高膽固醇食物的代謝能力較強!

●最後,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的積累,突然改變飲食結構往往會帶來不適。也許很多年前歐美人麵對雞鴨魚肉大快朵頤的時候,我們還在吃糠咽菜,但事實卻是當時我們的血脂水平很低。改革開放之後,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盡管國人血脂平均水平仍低於發達國家,但近些年來其升高幅度卻很驚人。有肉吃有酒喝的日子讓很多人最終惹上“富貴病”!

總之,高膽固醇攝入能夠增加心腦血管病風險,這也是我們長期指導大家特別是心腦血管病患者飲食的關鍵所在。

人體內膽固醇來源於2個方麵

①肝髒合成也就是內源性膽固醇。成年人除腦組織外各種組織都能合成膽固醇,其中肝髒和腸黏膜是合成的主要場所。體內膽固醇70%~80%由肝髒合成,10%由小腸合成。攝入膽固醇後,肝內含量升高,可反饋抑製關鍵性酶使肝內合成減少,但不能降低肝外組織的合成,故仍可升高血漿膽固醇水平。

外源性膽固醇即來源於動物性食物。如蛋黃、腦、內髒等。膽固醇廣泛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但人體自身也能利用內源性膽固醇,所以一般不會缺乏。可見飲食控製膽固醇攝入即不影響生理的需求又是很有必要的。

我們有自己的傳統和習慣,老祖宗留下來的理論和經驗也是經過了無數實踐驗證的,即使推翻重來也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證據。畢竟美國的報告研究的主要是美國人而不是中國人,所以大家不要盲目追求新奇和跟風。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指南雖然表示飲食中的膽固醇與心髒病無關,卻也不否認血液中膽固醇與心血管病風險之間的利害關係,這其中的“矛盾”值得玩味。還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歐美國家經過飲食控製,心血管病死亡率逐年降低。反觀我國這幾年一直呼籲重視心血管疾病,但直至現在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下行的拐點非但沒出現,甚至日益攀升!所以吃雞蛋這事,大家還是尊重事實量力而行吧!

小貼士

一個普通大小的雞蛋約含有200毫克膽固醇,占了每日推薦攝入量的2/3,正常的節製是應該的。不過也要看到雞蛋當中含有許多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成分,如蛋黃中的卵磷脂有助於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維生素B6和葉酸有助於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濃度。

我的建議是,如果本身很健康又特別喜歡吃雞蛋或素食者,每天可以吃1個;就算已經明確有高膽固醇、高血脂,也沒必要完全不吃,每周吃2-4個還是可以的。(當然還需嚴格控製其他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並加大蔬菜的食用)

另外,各類他汀藥的湧現,為防治心血管病提供了有效的武器。(不過研究發現應用他汀類藥物在降低肝髒內源性膽固醇合成的同時,患者腸道內外源性膽固醇的吸收會代償性增加。)

再者,與國外習慣“大劑量降脂+嘴上適當放開”的理念不同,我們更強調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配以常規或小劑量藥物調節,使其即有效又安全的長期使用,才能長期明顯獲益,正所謂“潤物細無聲”。

總而言之,飲食控製是基礎,這也跟我們一致倡導的膳食平衡不謀而合。

我的童年雖然生活拮據,卻總有一些特殊的時刻讓我滿心歡喜:塞滿糖果的布口袋,熱滾滾的薑湯,搖進夢鄉的蒲扇,還有剛煎好的雞蛋……以前一口氣吃好幾個,現在為了健康考慮每天吃一個,我想這也是個很好的習慣。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