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大糖尿病論壇設“糖尿病大血管並發症的中國證據”專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對“糖尿病與冠心病的中國證據——來自糖尿病人群的證據”進行了報告。紀立農教授從三方麵進行了介紹,首先是糖尿病與冠心病的相關性及危險因素,包括橫斷麵和前瞻性的研究數據;其次是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特征,包括影像學特征和介入幹預後臨床預後特征;最後,介紹了糖尿病人群中對冠心病的藥物幹預研究的中國證據。
2015北大糖尿病論壇設“糖尿病大血管並發症的中國證據”專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紀立農教授對“糖尿病與冠心病的中國證據——來自糖尿病人群的證據”進行了報告。
紀立農教授從三方麵進行了介紹,首先是糖尿病與冠心病的相關性及危險因素,包括橫斷麵和前瞻性的研究數據;其次是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特征,包括影像學特征和介入幹預後臨床預後特征;最後,介紹了糖尿病人群中對冠心病的藥物幹預研究的中國證據。
糖尿病與冠心病的相關性及危險因素
橫斷麵研究數據
2013年我國學者聯合對傳統心血管危險因素進行了係統綜述,總結出傳統危險因素對冠心病發生風險的影響,其中,糖尿病由50%增加到接近500%。
China Heart研究發現,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患者,77%的有不同程度的糖耐量異常,24%為糖尿病前期,33%的患者住院前已知是糖尿病,17%的患者通過住院期間OGTT實驗篩查發現是糖尿病。確診冠心病的患者,有接近80%患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比例非常高,這說明糖尿病與冠心病之間有潛在的聯係。
前瞻性研究數據
大慶研究發現,通過OGTT實驗新診斷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病變死亡風險比非糖尿病患者有明顯的增加,男性增加2.5倍,女性增加6倍。
另一項是中國香港威爾士親王醫院進行的前瞻性研究,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心病發生風險,開始於1994~1996年,共納入2135例香港T2DM患者,隨訪至2012年8月。
入選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基線水平是3.59mmol/L,4.4%患者接受他汀藥物治療,0.7%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療,心血管危險因素幹預因素較少,隨訪15後,20%的患者發生急性冠脈事件,5%的患者因急性冠脈事件死亡。與基線數據對比發現,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在男性為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在女性則未發現相關性。但此研究為單中心有限人數的研究,還需更多的研究去進行驗證糖尿病人群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分布和控製情況。
新進行的CCMR(Chinese cardio and metabolic research)研究,探究代謝性心血管疾病的中國情況,由北大人民醫院牽頭,3B(blood pressure,blood lipids and blood glucose,血壓、血脂、血糖)研究是其中一部分,已獲得了初步數據。全國共100多家醫院參與,納入接近25 000門診患者,3B研究從中選擇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隨訪3年,年齡均大於40歲,平均66歲,男性占45%,吸煙患者15%,不運動或者偶爾運動患者。平均已確診糖尿病7.2年,高血壓9年,均伴有各種各樣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基線時,46%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水平(HbA1c)達標,但僅5.3%的糖尿病病人“3B”全部達標(HbA1c<7.0%,LDL-C<2.6mmol/l,BP<140/80mmHg),6.4%患者有穩定性心絞痛,6.1%有不穩定心絞痛,3.6%的患者已經接受過冠狀動脈手術,2.3%的患者已經發生過心梗。
3年隨訪結果發現,HbA1c水平呈逐漸下降趨勢,血糖達標率從46%上升到58%;血壓也呈現逐漸下降趨勢,收縮壓從140mmHg降到133mmHg,血壓達標率,從基線50%上升到70%;低密度脂蛋白也有下降趨勢,達標率從37%上升到接近43%。綜合達標率,從5.3%增加到11.3%。9.7%的患者又發生了冠心病。
研究也觀察了降糖模式與主要降糖藥、降壓藥及降血脂藥的使用情況。該研究中患者糖尿病病程較長,接受的治療較複雜。隨訪結束時,單用胰島素與胰島素、口服降糖藥聯合使用的患者加起來接近30%,在口服降糖藥的治療中,用的最多的是二甲雙胍,但與指南推薦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其次為α糖苷酶抑製劑和磺脲類藥物,噻唑烷二酮類藥物使用率較低,還有一定比例患者使用格列奈類藥物。降壓藥使用最多為鈣離子通道拮抗劑,第二位是沙坦類藥物,降脂藥使用最多的是他汀類藥物占30%,但據指南推薦差距仍較大。本研究為以心血管疾病為終點的臨床試驗提供了樣本量估算工具。
冠心病事件危險因素,第一是心血管疾病既往史,是最強的預測因素;第二是年齡,大於65歲;再者,低密度脂蛋白、血壓水平、體重指數均是預測因素,因為研究時間比較短,血糖指標未做分析。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特征
影像學特征
阜外醫院的研究發現,接受治療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無痛性心絞痛的比例明顯增加,高血脂比例也是明顯增加。
糖尿病與非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鈣化積分明顯增高,特別是積分較高的患者,糖尿病患者比例明顯增加;同時,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程度明顯增加。
介入幹預後臨床預後特征
阜外醫院的研究發現,接受胰島素和口服藥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介入幹預治療後,心肌梗死和死亡風險比其他患者明顯增高。
安貞醫院的回顧性隊列研究未發現,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比支架手術效果更好。但國際上隨機對照研究提示,糖尿病患者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比支架手術效果更好。
糖尿病人群中對冠心病的藥物幹預研究
現在唯一藥物研究是寧光教授做的一個小樣本研究,在已經發生冠心病的患者中,比較二甲雙胍和格列吡嗪對心血管事件的影響發現,二甲雙胍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高達46%。
另外在血脂幹預的血脂康研究分析發現,接受血脂康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和因冠心病死亡的事件顯著降低,預後也較好。但這個證據級別仍然比較低,還有待進一步的驗證。
更多精彩演講請點擊:2015北大糖尿病論壇專題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